ptt作者:UYC   (文章來源:studyabroad)

同樣的主題,同樣在談「看看」世界,同樣都從台灣到美國留學,
我想用另一個人在美國的生活方式來對應這篇文章:

我不知道原po對看世界的期待為何。雖然每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但因為
科技的發達,和那顆熱情的心,所以只要你想,當天就可以買張機票從東
岸飛到西岸、從學校開車到某個滑雪場、從住所搭車去看展覽、和教會一
起坐車認識周遭的這個小城鎮、搭公車到另一個校區參加英語club、走路
去圖書館和同學討論報告。

整天裡做的事情,除了身為人類都會做的生活起居之外,留學生的基本責
任當然是讀書,但是不一定也可以不用浪費時間和金錢來到美國「耍
廢」。於是,同樣的24小時、同樣的一個月、同樣的一年裡,有人在另一
岸參加了conference後,見識到什麼叫學術領域的討論;去了滑雪場,跌
個到處是傷,至少知道滑雪是怎麼一回事;看了各派畫展或博物館,可以
從中洞悉到該城市的藝術文化;認識周遭的小城鎮,才發現這裡真的有人
會騎馬出門的特殊景象;去參加了英語club才知道西方人的思維邏輯和文
化背景;和美國同學討論考試重點,才明白他們是用整個概念來簡述一個
章節的重點,而不是第幾頁的哪一段要背。

所以,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學校、同
一個班裡,每個人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生活樣貌、汲取屬於他們個人的留學
心得。

雖然生活穩定,但是可以變化;穩定,不代表耍廢,若想探索世界的好奇
心沒有存在,那你的人生場景,的確只是從台灣換到美國。

「看看世界」一詞,有很多不同的定義與個人的想望,所以不一定只能和
認識社會結構構成唯一關係。很多事的確不是只能靠在當地生活才能做
到,但卻也的確有一些事是在當地、在當下的親身體驗,才會知道那種衝
擊與感觸。

我在台灣,不可能有機會和美國教授、同學和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一起做學
術討論,當大家用英語口說發表或上forum討論同一章的內容時,你才會
見識到什麼叫critical thinking,你會深深地發現,他們的邏輯思維有
多清晰、你會清楚知道,為什麼同樣看完一個章節,你沒什麼心得或體察,
但是別人可以寫出一千字以上的文章?

美國的教育怎麼訓練出這樣的學生、日積月累下的成果,我們要如何精進
自己?

我在台灣,從來沒有看過有哪一個老師會視學生的成績為隱私,但是我來
這裡,「成績是種隱私」卻是一種自然的文化。老師發考卷時,有你分數
的那一面,一定是朝下遞給你,你永遠不會有機會看到全班的成績被公佈
在後面的佈告欄。

這個小點,給了我什麼?我終於知道台灣的小孩和美國學生在多麼不同的
教育環境下成長。台灣人普遍的沒自信、愛比較、以分數為重的生活型態,
其實都是在小時候的不同文化裡就被埋下無形的心裡問題。

當然,如果我只是想要在美國一兩年,回國以後,跟朋友講話應該是「你
可以每週看完本書後,找我討論你的想法」之類,或者告訴他們說老美的
樂觀積極與追夢的態度,讓我有多感動;他們那份自信從容、不受別人左
右的那份風采,讓我常想著怎麼幫助台灣的學生也能活出自己。

靠著書和網路也許可以獲得很多資訊,但是它無法取代「親身體驗」;同
理,你也許可以透過國家地理頻道,看世界各過的民俗風情與美景,但在
銀幕前的你,卻也永遠不會知道秋天的氣候是如何的涼爽、冬天的氣溫又
是如何的刺骨;夏天穿短褲可以隨性坐在講桌在課堂討論是什麼感覺、走
在零下二十度的風雪是什麼滋味;一個人初到新的國家,就要把空屋從無
到有的打理一切,是怎樣的辛苦;年紀不小的你我,又要像三歲小孩牙牙
學語般的去面對、適應與克服語言的挫折與不得不發言的勇氣,是怎樣的
心路歷程?.....

只要你保持open-minded,知道你為什麼要出國、瞭解你想給自己什麼樣
的留學經驗,你就可以不斷的去創造、不斷的列出新的收獲和發現。

有人即使唸了兩年名校回來,的確只帶回了一張文憑;有人也許唸了非名
校的學位回來,卻是收獲滿滿。

花同樣的錢、用同樣的時間、去同樣的國家,你可以選擇耍廢、維持不變
的生活型態與思維;你卻也可以選擇把它的價值爆充到最大值,讓它成為
你年老回憶時,讓它在你的腦海裡,成為最黃金無價的留學生涯,進而改
變了你的後半生。

即使我們待的國家都相同,但是每個獨一無二的你,可以讓它,很不同!:)


--

因為挫折,所以讓我們知道還活著的自己,還有值得挑戰的事想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