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ing in the rain.jpg 

(影像來源:Google Image)


本文無雷,請放心閱讀。


文/TK


電影進入有聲時代後(Talkie)眾多演員面臨了一段不小的掙扎時間,
我在部落格的文章曾經略提過這個階段的改變(要看請點我)。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Stanley Donen, Gene Kelly)
這是一部喜劇成份極重的歌劇電影,在當時算是引起了不小漣漪的作品,
身為導演的 Stanley Donen 與 Gene Kelly 也是本戲的演員之一。

裡面有不少情節,用很戲謔的方式呈現─
當攝影棚現場可以進行「收音」時,這群演員要怎麼面對這一大個危機,
看後不覺讓我驚嘆,真可謂「敘述電影史的優秀教材」;
片中有略提到的 Warner Bros 的電影 "The Jazz Singer" (1927, Alan Crosland),
算是當時讓派拉蒙 (Paramount) 讓出電影龍頭寶座的重要作品。

--

簡談一下「有聲電影」的二三事。

很多人視 "The Jazz Singer" 為「第一部有聲電影」,其實不然,
反之,它應該只算是第一部「大賣」的有聲電影。

由於不少觀眾想要體驗一下「可以直接聽得到對白」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當時本片的市場票房反應極佳,
可歸因於民眾對「聲音」這個新鮮話題的爭先恐後。

「誰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這依然是開放式辯論的命題,
唯一確定的是 "The Jazz Singer" 應該不是「第一部有聲電影」。
(當我們要用到「第一個」、「首創」等詞彙時,尤其是學術文章,真的記得要格外謹慎)

順道一提,既然我上文寫到:
Warner Bros 靠著 "The Jazz Singer" 成為了美國電影市場的老大,
也可以略談一下「派拉蒙」之所以在當時產業龍頭的爭霸戰會節節敗退的原因。

這主要可以歸因於當時的高層主管小看了「聲音技術」發展的重要,
因為這項技術發展的成本極高,而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小把戲,玩玩的 "gimmick" 而已,
認為總有一天,有聲電影的「新鮮感」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去,
卻沒想到後來電影產業進入了所謂的「有聲時代」,而且一去不復返,
在往後的很長時間內,Paramount 因遠遠落後眼光準確的 Warner Bros,
付上了不小追趕的代價,也學到了一門寶貴的教訓。

有不少獨立片廠也因為「聲音技術」這一項重大金錢發展限制的缺陷與劣勢,
進入了關門的狀態,或是慘遭大公司收購併入其中的命運。

真可謂:「聲音,改變了這個產業。」
(只是我們現在都對這項偉大發展習以為常)

聲音的出現,挑戰了導演、演員,與整個產業和體制,影響力非同小可。
說實話,這個技術並不算創新,它一直在那邊,
只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發展完畢,足以加入電影。

--

備註:

聲音技術可以加入電影,主要需要克服三個障礙:
同步化 (Syncronization)、
麥克風架設 (Microphone Positioning) 與聲音品質 (Sound Quality),
聲音的技術很早就出現了,而等到它「成熟」,並且可以為電影所使用,
這段等待時間之漫長,每一位電影的觀眾真的要深切去了解這份得來不易。


--

回來討論這部電影吧。

比起票房大作 "The Jazz Singer",
我深深覺得 "Singin' In The Rain" 是一個更為成功的作品。
(以它從「喜劇」的角度出發為我們來解說這一段歷史。當然,是用非常不正經的方式)

裡面的演員真的都是很傑出的舞蹈高手,
不論是音樂到節奏感強烈的踢躂舞,都成功地讓整部電影活了起來。

讓我佩服的是,這部電影今天(2009年)拿出來看,
還是很好笑,而且不落俗套。

用今天的角度來說,或許 "Singin' In The Rain" 的錄音與配樂不是電影史之最,
卻讓我們看到了思路清楚的電影人,為觀眾開一堂不容易教授的課程的決心。
(為避免讓各位踩雷,我只談到這樣就可以了,有機會可以去找一下)

這部距今已經有五十多年的喜劇電影,還是依然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鮮活的色彩與聲音,給了一部電影作品更多的完整性。

"Singin' In The Rain",有聲電影發展了三十餘年的日子,
Stanley Donen 與 Gene Kelly 用一種劃時代的禮讚姿態,向偉大的「聲音」致敬。

 


--


部落格延伸閱讀:


盧安達飯店:一趟重要的非洲行

Sicko:身為知識份子的良心

刺激1995:致敬.希望

理性與感性:精緻與細膩的人性

請小心台灣版的記憶拼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