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錄自skykissx看板)


記者爆料 閣員買新聞吹捧政績

付錢大幅刊登活動新聞 新聞局長坦承作法不妥

2009年05月29日蘋果日報

【王家俊╱台北報導】

馬政府就職周年前後,政績新聞遭質疑「買很大」!曾任職《聯合報》
記者的朱淑娟日前在部落格(http://tinyurl.com/cm4bwu
爆料,「五一勞動節前夕,C報與U報報導《王如玄 搶救失業大功臣》
等新聞,媒體圈都心知肚明是置入性行銷,講白一點,就是某個政府
單位『買』了這則新聞。」

置入行銷

新聞局長蘇俊賓昨坦承,政院高層對政府部門這些做法十分關切,他已勸說閣員:
「不要搞這麼難看!」知情官員說,各部會年度活動及宣傳預算從三、四千萬元到
近億元不等,扁政府時由新聞局統籌集中採購媒體置入性行銷,國民黨去年執政
後,由於部分部會「被媒體K得很慘」,並認為與停止置入性行銷有關,於是某些
部會把文宣發包公關行銷公司,對方則承諾一年舉辦幾場活動、上幾家報紙、電視,
刊登版面及播出時段,置入性行銷隨之復活。

朱淑娟未在部落格點名媒體名稱,但對照當時刊登相關內容的媒體,C報應是指中
國時報,U報則是聯合報。


記者稱是「業務配合」

聯合報系發言人、《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昨回應,「各報都有類似(政績)廣告
吧!只要很清楚是廣告,就沒問題,至於標示清不清楚,就是界定問題了。」至於
報社是否收錢派線上記者採訪內閣官員報導政績,項表示:「指涉不夠具體,我不
懂什麼意思!」

《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說:「各報都一樣,近來政府廣告可說史無前例
的多!這些都是政府做的,難不成行政院也要檢討各部會嗎?」部分記者坦承,在
採訪前接到公司通知,這是業務配合新聞(簡稱業配),必須發幾則,並正面報導。

《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表示,《蘋果》歡迎政府刊登政績或活動新聞的廣告,
但版面上會讓讀者清楚辨識是廣告。如果形式上近似報導體,則會註明《廣編特輯》。
而且《蘋果》把記者與業務的角色分很清楚,記者有新聞壓力,不會有業績壓力。

內政部長廖了以五月二十六日找六名老人進內政部關心裝假牙權益,《聯晚》當天
即刊兩則新聞、一照片,官員透露,這則就是「業配」,且廖也下預算給《自由時
報》,對方註明廣編特輯,廖還動怒「我就是要民眾以為這是新聞,怎麼弄成廣
告?」《蘋果》昨致電廖,他請幕僚表明:「不清楚。」


學者:政院欺騙社會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狠批,馬總統曾簽署不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如今行
政院「帶頭違反承諾、欺騙社會!實在不應該。」且《中時》、《聯合》在國民黨
在野時反對置入性行銷,換黨執政後「拿錢寫政績新聞,如何監督政府?」台灣新
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說,政院放任各部會花大把預算置入性行銷,以商業利益操
控新聞自由,連親綠媒體都怕拿不到預算,批評力道大減。

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說,藍綠政府都有置入性行銷,如果是純廣告,放在廣
告版無可厚非,若是廣告卻以新聞方式呈現,「那是不對的!」民眾黃先生說:「
可惡,原來我們看的新聞都是政府寫的,還逼記者下筆。」他說,要辨別置入性行
銷很不容易,媒體光講政府好話就得提高警覺。

 

近來政府遭質疑置入性新聞摘要

5/26《聯合晚報》
內政部 1/4版 ●阿公阿露假牙:政府補助ㄟ

5/20《中國時報》
經濟部 半版 ●節能減碳經濟部啟動
客委會 半版 ●好客設計比賽展現創意
財政部 半版 ●賦稅大改革 提昇台灣國際競爭

5/20《聯合報》
陸委會、經濟部 ●半版 兩岸三通連結全球座談,搭配電費打七折新聞

5/13《聯合晚報》
內政部 半版 ●馬上關懷工作所得補貼,成效獲肯定,搭配行政院長劉兆玄、內政
部長廖了以照片

5/01《中國時報》
勞委會 半版 ●表揚全國模範勞工51人,搭配特稿《王如玄搶救失業大功臣》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

(新聞回應文章)

作者:skykissx


這一篇和上一篇,行銷獨裁有某種程度的呼應,兩者不完全相同,
(編按:這裡所指的「行銷獨裁」是板上原作者一篇關於此議題的校方開課介紹)
但提高更高一個層次來看兩者相似之處,便是媒體公關與政治的關係。
而第一次知道業配是什麼是看《有怪獸》這個紀錄片得知的,
那時才知道商業與政治偽裝成新聞的中立之姿潛到了閱聽人的腦子裡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7025229746349588683

--

相關閱讀的文章,還有 [轉錄][分享] 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
另外一個是比較系統性地討論 我上次在書店翻到但沒時間好好看的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8703

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

=====================================


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

‧朱淑娟2009.5.4

正當全民陷入失業的焦慮時,五一勞動節前夕,翻開C報,斗大的標題
寫著「王如玄:搶救失業大功臣」。雖然對媒體與政府合作「編業」早
有心裡準備,但看到這麼露骨的標題,還是嚇了一跳。聽說寫這則編業
的記者被同業取笑了一番。

我笑不出來,我很想哭。

當有權者變成真相的詮釋者

其他報的記者又有什麼資格笑C報記者?再打開U報,標題寫的是「短
就、充電、王如玄:盡力救急」。媒體圈的人都心知肚明,這些都是
「置入性行銷」,講白一點,就是某個政府單位「買」了這則新聞,而
「賣」了這則新聞的媒體,叫記者寫了這則報導。當新聞存在買賣關
係,要是你會怎麼寫?

然而讀者每天花10元買這份報紙,是真心相信這個媒體能給他們真相。
如果他們知道,這個買賣關係花的還是他們的納稅錢,你覺得他們會怎
麼想?新聞的買賣關係,已不單純只是買賣而已。


從歌功頌德、到政策辯護

置入性行銷並非始於今日,那個政黨上台都做過。只不過,過去的媒體
對置入式行銷還能掌握基本的份際,多半只接受「歌功頌德」式的合作
案,什麼花藝大賽啦、鮪魚很好吃啦、來個座談會啦之類的,基本上還
比較無傷大雅(當然我不是說這樣就可以)。

然而如今的置入式行銷卻進展到「政策辯護」,農民的苦、勞工的痛,
通通可以用錢擺平。於是我們來看看民眾讀到什麼:農村再生許農民美
麗的未來;失業根本沒什麼好怕的,因為我們有搶救失業的大功臣;
核能是最好的能源,減碳、便宜、又安全啊...。

而且,置入式新聞登出的時機掌握得還真好,不是公聽會當天、就是勞工
頭綁白布條上街頭時。新聞講究的是時效,如果當天這則事件的版面都給
買走了,媒體又有什麼空間可以平衡報導?

當記者變成業務員

置入式行銷手法不但從「歌功頌德」演變成「政策辯護」,記者的角色
也有明顯的變化。所謂「編業」(或業配,意思就是編務支援業務),
過去都是由業務部先把業務談好,記者再依指示寫新聞,基本上本身並
不涉及業務。

但如今,許多媒體老闆直接把業務目標加在記者身上,記者的考績表不再
像過去一樣,獨家有多少、專題寫的好不好,而是「幫報社帶進多少業績、
協助多少編業...」。

想想看,有了業績壓力的記者,還能把牙磨利,咬那個胡作非為、不負責任
的政府或事業?(事業雖然較少置入,但動不動抽廣告,說到底還是錢)
於是記者每天除了跑新聞,還得鞠恭哈腰問採訪單位「有沒編業可做?」
如果你打算跟這個單位要編業,下筆不慈眉善目都很難。

或許你會問,「這樣還幹啊?」是啊,批評別人很容易,但如果你是主流
媒體的記者,就能明白拒絕有多難。我相信只要是記者,都想望一個純淨
的編採環境,好好採訪、好好給人民真相。然而當事與願違,又往往無法
大聲說不。

那不單單只是必須領這份薪水,等著給兒子繳學費這麼簡單而已,因為你
總想,或許妥協一點點,可以換取更大的空間,只要你還站在舞台上,還
是有機會可以好好採訪、給人民真相....。

為何媒體淪落至此

說別人「淪落」或許不公平,當我還是所謂主流媒體的大報記者,聽到人家
這麼講,心情真的很複雜,很想反駁「不是的,我們不是這樣的,報社也要
生存啊...」,但這話又無法說得理直氣壯。

媒體當然可以做生意,她本來也是一個生意。只是,媒體畢竟不同於一般
生意,她有社會責任、有報導真相、揭發不法的天職,媒體不是常自許
「第四權」?也因為媒體能給讀者真相、新知、樹立權威報導,所以有人
願意付錢買報;當媒體閱讀人口多了,就能吸引企業登廣告。這才是媒體
「正常的」生意模式。


當沒人買報、登廣告了,媒體要生存,於是把編業當救命仙丹。生存,為賣新聞找
到正當性。然而這只會惡性循環,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就愈來愈不能吸引別人買
報、登廣告,就要愈依賴賣新聞為生。當監督者、被監督者角色互換,賣新聞這種
「皮肉生涯」又能做多久?不知報老闆有沒想過,究竟那一種作法比較划算?

只有自己,能給自己純淨的新聞空間

曾經待過主流媒體,我當然知道如今媒體生存多不易、記者的處境有多難。但我總
覺得,編業不是不能做,但編、業之間應該有最起碼的份際,畢竟失去靈魂的媒體
終究會被遺棄、而終至毀滅。

如果媒體能多一點堅持,向當權者計較;記者也能多點勇氣向報老闆說不。一個人
肯站出來、就能鼓勵十個人站出來、然後百個、千個。


當後有來者,浩浩蕩蕩,或許事情真的會有所不同。因為我想,能還媒體純淨新聞
空間的,只有媒體自己。

新聞來源: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com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35195


===============================

(上文之回應文章)

作者:hehe7749

這幾天,我的媒體友人在離開她心愛的媒體工作之後,沒多久,她寫了:
「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文章請點以下連結)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35195

果然在環保團體之間引起轟動,到處被轉寄,甚至還被長期關心環境
政治議題的好友改成「朱淑娟能,馬英九,你能嗎?」(文章請點以下連結)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35203

文章,又轉寄給社運界。

朱淑娟的離開只是我這幾年看到有理想的記者一一離開他們最喜愛的工
作崗位之一。因為媒體理想漸漸不在,媒體不再是媒體,而慢慢變成一
種工具,控制人民的工具。

朱淑娟這位媒體人,是我在擔任環保聯盟秘書長時認識的,她當時是某
大報環保記者,由於自我要求高,加上身材好,穿著有品味,每次出現
都會以國際巨星架勢蒞臨現場。一旦投入採訪,專注銳利的神情,連蟑
螂蚊子都不敢靠近。我跟一些記者,相處久大家也都成為好朋友。她每
次看到我發動裸體抗議,就跑來跟我說,你看我的好身材,下次脫一定
要找我。我當時心想,她怎那麼自戀呢?所以我叫她朱大牌,她叫我國
際巨星。只不過她是身材好的大牌,我是日益變形國際巨星。

當媒體置入行銷日益嚴重,財團政治力的介入無所不在,很多敏感、衝
擊政治財團利益的新聞漸漸無法上閱聽眾較高的媒體,這以環保團體受
到衝擊最深。

目前有線電視新聞台一則「置入性行銷」新聞約十萬,可以播出三次。
如果關係好,價格、次數與時段都可以談。所以如果你想將商品變成新
聞,只要花100萬,當天就有十家電視台都播出你的新聞。平面媒體、
雜誌,則透過專題、活動進行置入行銷報導。

以最近4月22日上午十點我們剛成立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到環保署諷刺
「環保署長變成衛生股長」(文章請點以下連結)

http://www.wretch.cc/blog/hehe77/9647624

同一天上午九點半,據傳聞環保署花一百萬公關費邀請電視台去採訪他們
舉辦的活動。但平面媒體與公視卻來捧環保團體的場。變成環保署新聞上
電視台,環保團體新聞上平面媒體。

2005年,環保團體從預警角度提出「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無可彌補」
的傷害。一開始新聞確實很震撼,當效應擴大時。突然,新聞出不來了。
或者,午間新聞出來,之後就沒了。很多記者私下來說:抱歉,業者施
壓要撤廣告,新聞出不來了,以後很難來採訪你們。某專題節目記者電
磁波專題,電視台被很多廠商威脅撤廣告,結果記者被要求寫檢討報告,
說難聽是寫悔過書。某記者寫消費者反應電話費問題,電信業者也威脅
媒體說要撤廣告。

最新一期動腦雜誌列舉2008年台灣500大廣告主,中華電信從2007年排
名第六名上升到第3名,廣告量約四億七千萬。台灣大哥大從2007年排
名第13上升到第8名,廣告量約三億三千多萬。去年500大,前10名電信
業就佔2家,高廣告量連電視台都不敢輕忽。電視台新聞不但可以控制,
連知名專業雜誌都可以把「有害」研究成「無害」,學術界為了取得
企業界資源,都可以昧著良心做研究。

這樣情況持續惡化,對於沒有資源的非政府組織來說,爭取媒體曝光原
本是成本低效果較佳的方式。當「黑手」介入媒體,也只能非常無奈。
我十多年媒體關係,以這幾年感觸最深。但我的廣告與社運的整合訓練,
對這種事情是很了然於胸。基本上我是不會太悲觀,因為在民主自由、
市場經濟社會,當媒體惡化,民眾還是會有機會去找尋真相,並用他們
方式來解決問題。而舊媒體崩塌與新媒體行銷模式展現也需要時間去醞
釀。雖然現在正處於黑暗與光明的交界點,光明最終還會戰勝黑暗。


本文與更多相關報導

http://www.wretch.cc/blog/hehe77&category_id=2396804


--


部落格延伸閱讀:

[有感] 另一種暴力之我見

[有感] 就算你是對的

[有感] 當我看蔣友柏的新年新希望

[分享] 毀掉人際關係的十個方法 (上)

[分享] 毀掉人際關係的十個方法 (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