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覆 後車之鑑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9.09 04:10 am 

 
內閣閃電總辭,各方紛紛猜測馬吳兩人會挑選那些幸運兒入閣,開創新局。其實如何組閣,人人
都立刻高唱「用人唯才」的老調,也從來沒有一個主政者不自詡用人唯才;只是每次施政出包,
內閣潰不成軍、倉皇敗退,大家又立刻以後見之明指出某某不是人才、某某並不適任,顯示當初
主政者所用非人。如今又到了「用人唯才」的時刻,方遭人民以低到不行的民意支持度直接否定
其用人成效的馬總統,要如何才不致重蹈覆轍,真正為人民舉出槃槃大才呢?

我們並不敢妄言誰是人才,但卻深知,如何選才,一定會所用非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心中只有
自己、不見人民,用人只看表面文章不論真實本事,種種執著、迷信、算計掩住雙眼,認不清治
理國事必須具備的能力與條件。馬總統上任之初組成的內閣,應該完全吻合上述要件,因而其潰
敗只是遲早之事;不幸遇上八八水災以數百黎民做為犧牲而令其忽然垮台,就國事經緯萬端、大
局艱險詭譎,除了水患災情之外,尚有百廢待舉而言,內閣得以早日改組,反而是全國人民的幸
事。

上一任內閣一組成立刻受人質疑,網羅了一群剛從象牙塔中出來的蛋頭學者,頂著博士的光環,
卻向來不問人間事,豈能擔起當前無比複雜、艱難、細膩的治國重任?經過400天的實際驗證,
大眾終於認清,學者不等於人才,學位不代表幹練,因此,千萬不要再迷信學位。

但馬總統迷信的豈僅是學位而已!在上一次組閣時,就像一個藝術家在細心構圖一樣,除了博士
的光環要夠燦爛,還要看族群的比例是否順眼、女性閣員能否達到政見的許諾,當然,能否透過
有效的管道獲得主政者的青睞,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結果,大師完成了一幅色彩均衡、鮮活亮眼又深得我意的作品;只是要考慮的要素實在太多,難
免顧此失彼,只好犧牲一個可以輕易忽略的要件:人民的福祉擠不進畫作的任何一個角落,因而
種下了今天民意唾棄的苦果,一點也不冤枉。

大師又要作畫了,拱出「用人唯才」的大招牌,這一次可會得到教訓?學者敬謝不敏,其他迷信
可能一起打破?日來媒體開始鼓動另外一群燦爛奪目的人選:企業家;甚至繪聲繪影,聲稱企業
家入閣將是最新的取向,以一改過去舊弊、一新國人耳目。

我們悚然而驚,不能不鄭重指出:企業家與官員乃是不同的動物,恰如學者與官員一樣。企業家
不論如何精明幹練、事業蒸蒸日上,其中絕大多數都專精於十分狹窄的本業,卻欠缺廣博的見識
與開闊的胸襟,慣於在企業內獨斷專行、嚴罰重賞,但不擅調和鼎鼐、和衷共濟。國內前有企業
家從政格格不入乃至成為小白兔的案例;國外則南韓最傑出的企業家主政搞得灰頭土臉成為鮮活
的例證,如果再迷信企業家的光環,必將重蹈覆轍。

然而並非學者、企業家皆不可用,而是必須將其眩目的光環去除,拿來與其他廣為延攬的頭角崢
嶸之士等量齊觀,就其才具、專業、見識、胸襟、魄力、任事的勇氣一併品評,再三檢視,最後
以最能為人民謀福祉、最能為國家開新局的頂尖人選,組成一個真正唯才是用的內閣。

馬總統若深是斯言,勇於改過,完全不念一己私利、不究個人私情、不分族群、性別,將組成一
個卓越內閣當做第一等大事審慎將事,那會是國家與人民的大幸事,更將提升自己成為偉大的領
袖、治國的能人;即使不求連任,人民豈將捨諸?

--


對組閣工程的期許和提醒

【聯合報╱社論】 2009.09.09 04:10 am

劉兆玄退,吳敦義、朱立倫進,凸顯了幾項意義:一,內閣的定位由「行政內閣」變成「政治內
閣」;二,行政院將由「管理取向」向「服務取向」轉型;三,國民黨內的世代交替,將因新閣
布局而加速推動。

這三個意義,都值得正面看待。在變動越來越快的社會,一切按部就班行事的官僚體系,有時難
免跟不上社會節拍,或因溝通不良而招致民怨。由具有立法委員及地方執政資歷的政治菁英出掌
內閣,除可彌補行政菁英社會感應的不足,也更能跨越中央與地方的認知差異。至少,在野黨動
輒以「南北差距」指控政府高層「不知民間疾苦」,這樣的批評將逐漸失去作用。

馬總統在天災和民怨的強大壓力下,不得不提前進行內閣改組,對國民黨內的人才更替其實頗有
助益。藍營一向存在牢不可破的資歷倫理和勢力順位,新人往往陷於漫長的排班等待;如今,在
社會壓力下提前改組,內部的反彈可以降低,中生代新人則獲得一展身手的機會。這在未來的政
黨競爭中,應當是一個正面因素。

儘管外界對吳、朱兩人出線的反應不錯,但在整體內閣改組名單出爐後,民意可能還有另一番評
價。因此,我們要提醒吳朱二人,此次籌組新閣一定要竭思殫慮,不可再發生類似「綠卡風波」
等倒胃口的意外,以免新閣的第一印象留下汙點。內閣團隊除了要展現新意,更重要的是,用人
要著眼治國的縱深,並思考格局的平衡,不能以把閣員職位草率填滿為既足。

之所以要提出這項提醒,是因為改組的工程極端艱鉅,但時間卻是極其迫促,人有時難免被自己
的直觀蒙蔽。以劉內閣為例,個別而言,閣員個個都是菁英之士;但組成團隊後,卻出現「同質
性太高」的問題,終而因「博士內閣」無法因應接二連三的緊急事件,而必須改組。吳敦義和朱
立倫的背景,或許可以彌補劉內閣政治因應遲緩及社會介面不足的問題,但從某個角度看,吳、
朱二人的背景也相當雷同,如果皆在左近的同儕圈中尋才,難免又陷入另一種「物以類聚」的極
端,窄化了內閣開創性。

內閣的成敗,基本上繫乎兩大支柱:一是行政專業的能力,二是敏於因應的能力。前者是維持國
家穩健發展的基石,後者則是民意政治的要件。劉內閣雖後者較為不足,但專業表現卻有其長
處;吳朱內閣或者更敏於因應,但若疏忽內閣配置的縱深和整體行政綜效,終會耗蝕民意,進而
耗損國家元氣。別忘了,台灣經濟奇蹟是一批幹練、無私的行政官員打造出來的,但扁政府時代
「代罪羔羊」式的用人手法,大大斲喪了行政體系的專業和忠誠,至今尚未復原。這部分要做的
是「實功」,跟對付民意的「虛功」不同,吳朱內閣絕不可輕忽以對。

對於吳朱內閣,我們抱持期待,也寄予叮嚀。試想,在失去政權的八年,藍軍中多少人由中壯年
等成白頭:吳敦義已踰六十歲,方才首次入閣;朱立倫已近「知天命」之齡,還有人嫌他「太少
年」。從內閣改組求才孔急、卻未必能獲理想人選看,整個政府的人才斷層其實相當嚴重。吳朱
兩人在組閣時除了考慮執政格局和縱深,對第二線的次長級人事也應著力經營,安排新人增加歷
練的機會。那才不枉這次組閣除舊布新的契機。

劉內閣總辭,說明了民意的殘酷。但從阿扁任內六易閣揆卻終未能提升施政成效看,內閣改組有
時只是一個民意的宣洩口,卻對實際政務未必有提振作用。在眾聲喧譁的內閣改組之際,民眾如
何保持自己的清明判斷,乃至保持自主的政治參與,不要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才能真正洞悉政
治的是非利害。

 

 

來源: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125079.shtml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12514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