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產博士過剩 電影博士沒半個

2011-09-07 中國時報

文/林文淇(作者為中央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放映週報》總編輯)

對於國科會憂心國內目前每年博士班畢業生超過三千七百人,出現人才供過於求的問題,教育部
高教司長何卓飛指出現在每年產出的博士確實太多,尤其是電機、電子類研究所的博士。對於國
科會提出的警訊,他表示教育部將進行檢討。教育部的政策是博士班主要設置在研究型大學,
「非研究型大學要設置博士班,教育部將嚴格審查,並會勸招生狀況不佳的博士班乾脆廢掉。」

然而,國科會與教育部在檢討國內電子、電機與其他領域博士班過多的同時,似乎並未發現國內
高等教育另一個嚴重失衡現象:國內並沒有專門電影研究的碩博士班。

除了北藝大的電影製作研究所,國內並沒有專門培養電影研究博碩士生的研究所。國內有的是如
廣播電視研究所,大眾傳播研究所,戲劇研究所,或是中文、台文與英外文研究所,這些研究所
部分會加入電影課程。

台灣自一九八八年以來政府每年提供大筆電影製作輔導金與映演補助金,但是,這麼多年來,土
產的電影博士一個也沒有。國內電影研究學術單位的缺乏,也顯示在國科會的學門的劃分中。做
電影研究的學者,要選學門歸屬,能找到與電影研究最接近的子學門就是在藝術學門下的「機械
與電子影/音像」。

台灣沒有電影研究學術機構就像是一個企業沒有研發部門的技術領導,只憑直覺來生產,靠運氣
來銷貨。台灣極其幸運,在二OO八年出現了一部《海角七號》,讓九O年代以來奄奄一息的電
影產業突然有了一線生機。之後的《艋舺》、《雞排英雄》還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幾部影片陸續都有上億票房,加上《賽德克.巴萊》可預期的盛況來看,國片在今年似乎有重回
六O年代中至七O年代的黃金時期之態勢。

這個電影的產業復甦,台灣可謂足足等候了三十年。但是眼下立即將面臨的問題是:電影人才在
哪裡?國內大學沒有電影研究所,可供產業借鏡的電影歷史便不被重視,各級學校也沒有足夠的
電影教育的師資。如此一來,電影教育不普及,好的電影人才與創意就不易產生,台灣電影產業
即使有眼下如此難得的契機,恐怕也難開創持久的大局。

既然馬英九總統都走出總統府到凱達格蘭大道去看《賽德克.巴萊》了,國科會、教育部與新聞
局是否該一起討論看看,如何讓台灣早日能有土產電影博碩士?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9070001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