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V  

你知道每天你的觀點和情緒都可能是被操縱的嗎?

--

讀者投書:鄉民正義與新聞民粹化

文/張智琦(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2012-05-07
 

媒體戲稱「葉少爺」的高雄富家子弟葉冠亨酒駕撞死一名婦人,婦人的丈夫隨後疑因傷心過度
猝死,留下八歲女兒,整起事件引發網友激憤,葉冠亨過往的留言紀錄、照片被人肉搜索,網
友成立臉書專頁撻伐,「護子心切」的葉嫌母親也捲入砲火之中,數日間成為主流媒體的頭條
焦點。
 

這類新聞看來之所以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因為諸如Makiyo毆打計程車司機事件,以及更久
之前發生在東京的台灣女留學生命案,網友和媒體搬演的是同一套劇碼。Makiyo事件延燒時,
臉書出現數個「反Makiyo粉絲團」,Makiyo及其演藝圈友人都受到網友「抄家」式的調查。
而殺害台灣女留學生的張志揚,則是在日本警方列為嫌疑人後,網友蜂湧到他的臉書圍剿,台
灣媒體也加入公審行列,直至日本警方發布通緝令,張志揚的臉書突然關閉,隔天,他自殺了。

如果說這些新聞事件能帶來什麼啟示的話,首先值得注意的,就是網友不尋常的影響力。由於
網際網路的發達,新聞媒體的消息來源已不再侷限於權威人士和政府機關,更多是來自網友發
布、轉貼的訊息,而媒體的存續攸關消費者買不買帳,網友對特定議題的意見,近來甚至成了
商業媒體念茲在茲、一徑討好的對象。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無比弔詭的狀況,當媒體近用權因少數媒體集團壟斷而無法伸張時,網友卻
能微妙的介入媒體編採流程,引導媒體去報導群情激憤之事,發展到現在,整套守門人機制彷
彿是為了網友/消費者而服務。新聞走向的民粹化,也使得公共領域原應具備的理性溝通性質,
被激情的謾罵聲浪淹沒。

新聞民粹化的另一危險之處在於,網友以「正義」之名遂行的各種報復行動,侵害加害者的基
本權利及隱私權。葉少爺酒駕新聞曝光後,竟有多位網友冒用「葉冠亨」名義成立臉書,故意
留言挑釁,煽動受害家屬和加害者間的對立;Makiyo當初和司機一度達成和解的消息傳出後,
也有網友「變臉」痛罵司機忘恩負義,可見網友根本不在乎受害者的處境,他們渴望的是製造
一個全民公敵,透過仇恨語言、道德懲治來鞏固自我認同,排除異己的同時,達到集體狂歡的
快感。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針對這類新聞事件,大眾再也沒有權利保持批判距離去評論媒體的表
現──因為幾近完美的共犯結構中,大眾不僅不是被動的受眾,而且是掌握權力的參與者。為
了避免偽善的正義再次現形,防止躲在匿名身分背後的網友一再施展排他性暴力,媒體識讀教
育的普及比以往都更為迫切,除了「批判」能力的訓練,大眾更需要注重「反思」的養成。




來源:http://tinyurl.com/cta3xw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