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      

下面有所有系列相關議題文章的連結,
整個列表的內容,都可以幫助你了解這個議題。(還有國外的案例作為參照)

我整理並更新出了一個系列文章+圖文大懶人包,
搭配三月九號的遊行(加了很多資訊)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轉錄!

自己也可以稍作閱讀,理解核四該不該繼續興建的議題。

三月九號,有空的人,歡迎你參加你那個區域的非核活動,讓自己的權利有一個發聲的機會。

--

德國廢核的真相與迷思(上)


文/房思宏(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2011年3月11日於日本東北發生的強震,除帶來驚人的海嘯外,也重創位於福島的核電廠。

福島核災讓許多國家開始反思核能安全問題,德國政府重新調整其核能政策,決定加速讓既有核電
廠除役,執政聯盟於2011年5月底決定立即關閉17座核電廠中的8座,並將在2022年關閉所有核
電廠。德國政府此一決定固然讓反核運動大為振奮,但同時也帶來不少質疑聲浪,例如紐約時報在
當時即評論此一政策走向可能影響德國企業的競爭力,而關閉核電廠所帶來的電力缺口則可能必須
透過對法國購買核電來填補。

這類論述亦常出現於國內主流媒體及社會討論中,簡言之,對德國此一非核化政策的質疑大致來自
以下面向:一、德國乃透過向法國購買核電來填補電力缺口。二、為因應電力需求,德國將更依賴
石化能源,結果是排放出更多溫室氣體。三、加速非核化步調後,德國電價將會大漲。聯合報也於
今年6月9日摘譯德國明鏡週刊線上版的報導,指出德國廢核後上漲的電價已經造成1成家庭用不起
電。

但同時各種正面消息也不斷釋出,在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的情形下,5月底路透報導指出,德國正午
時的太陽能發電總量來到22百萬度(GWh),足可供應一天上班日3分之1或一天假日半數左右
的用電。國內的今週刊也於6月初推出「綠色德國奇蹟」專題,報導討論德國加速非核後如何維持
經濟發展,再生能源又是如何在政策、社會各層次受到支持而蓬勃成長。

由這些立場各異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作為主要工業國中第一個宣佈並採取具體措施走向非核化的國
家,各方都在觀察德國究竟如何做?非核化的目標究竟能不能達成?這當中又帶來什麼樣的社會經
濟問題?一年的時間或許過短,筆者也不同意德國模式可以直接拿來與台灣做比較,不管所欲比較
的是正面或負面的部分。但德國這一年來的經驗的確可以拿來作為台灣進一步思考氣候、能源以及
核能政策的素材。筆者同樣好奇該如何評估認識德國這一年中的努力,閱讀相關資料後,本文試圖
回應上述三項質疑。


German Protest  

在進入正式討論前需釐清的是:德國並不是在福島核災後才突然決定走向非核,冷戰時期德國雖持
續興建核電廠且依賴核能,但來自民間反戰、反軍工業、反核的聲浪卻從未停息,1986年發生的
車諾比核災,更讓德國社會開始反思核電安全問題,非核廢核的民意也逐漸成為德國社會中的主流
聲音,上一任紅綠聯合政府於2001年時即決定要在2023年達成非核目標,屆時所有德國核電廠
將會全數關閉。

現任的梅克爾總理雖然曾於2010年時定將核電廠的服役年限平均延長12年,使得非核化的目標最
遲需至2036年才能達成,但這一政策轉向並無法維持太久,2011年福島核災後更讓在德國有悠久
歷史的反核運動邁向另一波高潮,社會與政治壓力最終讓梅克爾總理回到原本的非核化期程,決定
於2022年全面關閉德國核電廠。

由此可知,德國的非核化進程是從10年前即開始推動,於此同時,德國自1990年代即透過立法及
政策上的鼓勵大力推動發展再生能源,至2011年上半年,再生能源已能提供20%左右的供電量。
簡言之,2011年這年一口氣關閉8座核電廠,雖然對德國的電力供應帶來挑戰,但德國之所以有
能力應對此一電力短缺,乃源自於過去10年間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提昇能源效率及減少電力需求
等政策的努力,這些政策同時也是為了讓德國能達成其嚴峻減碳目標而存在的(註一)。

認識此一背景後,就可以知道縱然在2011年一口氣關閉8座核電廠,但德國的非核化政策絕非倉
促上路,台灣媒體對此認識不深,因而誤導民眾認為德國瞬間產生的電力缺口唯有透過向法國購
買核電才有辦法填補。


Simpson  

事實上,歐陸各國電網彼此相連,加上電力交換計畫,為了減少電力在配送過程中的損失,各國
間電力出口進口實屬常態。2002年正式開啟非核進程前,德國在17座核電廠全數運轉時多數時
間都是電力淨進口國,反而是近10年開啟非核化進程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加上提昇能源效率、
節電等為達成減碳及非核目標的政策配合,德國電力出口劇增,成為電力淨出口國,即使是面臨
考驗的2011年,雖然增加電力進口量,但結算後德國仍為電力淨出口國。

雖然詳細的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2011年上半年間德國自法國進口的電力的確有著顯著成長,
考量到8座核電廠是在福島核災後被緊急關閉的,德國需立即面臨約9%的電力缺口(註二),
這種情勢應該可以理解。

而且如同筆者強調,電網相連的歐盟各國彼此買賣電力是常態,核電佔總電力約8成的法國,在
今年2月因酷寒天氣導致供電吃緊,因而需緊急買入約7%的電力,其中即從德國買進將近四個
核電廠發電量的電力。2009年的酷熱夏季,也讓多數位於內陸的法國核電廠供電效率大幅降低,
而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電力。事實上法國在過去數年間一直是電力淨進口國。

簡單來說,「以核電為主的法國能提供較穩定的供電」、「德國仰賴法國的核電才得以非核」、
「德國開始非核化後電力供應不足」等論調都是種迷思,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類迷思得以在社會
中流傳,背後又是哪些產官學結構在支持著,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省思的。

除此之外,既然歐洲電網彼此相連,那麼即使德國於2022年完成非核化,屆時應仍無可避免的
會面臨到進口核電的情形,筆者認為在反思德國模式時,也應該將歐洲整體的核電發展趨勢納入
考量。

福島核災後,德國、瑞士、比利時已經相繼決定開啟廢核進程,義大利也經公投否決核電發展計
畫,法國雖然一直大力擁抱核電,但新選出的左派總統歐蘭德有著強烈的反核立場,而且自
2017年開始,法國必須以每年5座左右的速度開始關閉老舊核電廠,延役計畫也在福島核災後的
安全考量而困難重重。


Portion 02  

國內媒體鮮少報導的是,在歐洲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中,核電因為其成本昂貴,早已在許多市場
中失去競爭力。目前在芬蘭興建的新一代核電廠,雖然有著來自法國核工集團的技術,但預算仍
嚴重超支,興建時程一再拉長。德國核電企業RWE及EON近來宣佈放棄在英國合資成立的公司,
英國政府則放棄不向核工業提供補貼的原則,在今年5月底提出的能源改革法草案中將核電納入
清潔能源中,以期補助核電產業的發展。

這些發展趨勢或許尚無法直接宣示核電發展將在歐洲日趨黯淡,畢竟法國、英國、波蘭及捷克等
國正在遊說歐盟讓核能享有與其他再生能源同樣的地位,以期提供補貼。但就目前發展趨勢看來,
核電佔歐盟電力供應比例並不會大幅成長,在再生能源能持續成長及國內用電需求逐步減少的情
境下,德國未來將進口的電力(包含核電)只會減少。於此同時,德國經驗也將成為歐洲其他國
家走向非核的重大參考。

在碳排放部分,先不論早已有研究指出,核電廠的生命週期亦存在為數可觀的碳排放。德國官方
數據顯示,即使在開啟非核及經濟仍持續成長的情形下,2011年的排放量仍比2010年減少1%。
更重要的,德國早已超越其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期程(2008~2012)所規定的21%減量目標,
在2009年底時德國已減少28.7%的碳排放,換言之,即使2011年因為驟然關閉8座核電廠真的
導致碳排放量上升,也實難苛責德國,況且此種情形並未發生。如前所述,這是德國過去10年間
非核及減碳政策同步著手的成果,下文將進一步討論。


註一:德國的減碳目標是於2020年時較1990年減少40%,2050年時減少80%到95%。為達
到此目標,德國再生能源的比例將在2020年時達到35%到40%,2050年時上升至80%。

註二:德國於2011年關閉8座核電廠前,核電約佔總電力22%,這8座核電廠的供電量又約佔德
國核電4成。

本文轉載自立報環境前線

--

核四預算追追追  

--  


(以下為迅速幫助你進入當今台灣狀況的速戰速決懶人包,
   我已經把這段時間所有部落格連結過的文章一次貼出,歡迎直接轉錄本文,分享最方便!)


本週(2/18)世界焦點新聞:

美媒(華爾街日報)點名「危險核廠」,台灣全上榜!

http://tinyurl.com/agu9ksa

引言搶先看:

「知名的美國「華爾街日報」,點名全球有14座危險核電廠,台灣4座核電廠全部上榜,
   報導還指出位在北部的核一和核二,最容易受到地震和海嘯雙重威脅,
   學者就說要是輻射外洩,最起碼要撤離150公里才安全,
   台灣南北距離不過400公里,到時候要逃也沒地方去,
   原能會則坦言當初興建核電廠時,就知道蓋在「斷層」附近,
   已經要求台電加快腳步,提高防震功能......」

--

寫給你老爸的溫馨寶島小常識 

http://anties.pixnet.net/blog/post/38622809

引言搶先看:

「我不是環保團體,也不是社運人士,
   我認為核電在台灣不是環保議題、也不是社運議題,而是一個『常識』問題。
   可惜的是,台灣人普遍欠缺這些常識。

   我把我能找到的台灣核電廠事故,以及國內外各方評論收集起來,歸納出四大常識。
   如果你看完之後沒有感到內心無比的澎湃,
   那我猜有兩種可能:(1) 你心臟太大顆 (2) 你下個月要移民......」

--

新聞專訪─

承包商面對專訪:你敢運轉核四 我逃命去

http://tinyurl.com/c6cbft8

引言搶先看:

「我們當初是真的認為核四不會運轉,只是公司趁機撈錢,隨便蓋。
   後來核四續建,我們公司沒了,看電廠不是鏽掉,就爛掉,
   工程還是層層轉包,不知換了多少包商,沒人可以負責,
   我雖覺得可怕,還是認為,這廠不可能運轉,只是提款機。

   但後來,我越來越害怕,因政治人物好像是要讓它轉,
   尤其我看到發電機運進去,太可怕了。

   我很有罪惡感,每天活在恐懼中,
   我很擔心核四廠一運轉就爆炸,我在台北市的房子就沒了......

   很多人知道核電廠危險,但無可奈何,台灣人是牛,知道要死了,
   只會流淚,不會跑,可是我不是牛,我要趕快跑......」

--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35515


引言搶先看: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真相十、非核家園才是真正的核安家園

    面對各方因福島核災而引發對台灣核電安全性的質疑,
    原能會要求台電公司檢討運轉中的核能電廠機組安全,於今年6月底前,
    針對以下11個重要關切議題,提出檢討報告:

    1.廠區交流電源全部喪失(全黑)事件,
       包括電廠正常/緊急電源檢視及喪失時之處理方式 ...」

 

--

(以下為有歐洲實例參照用的分析文,可以省思為何台灣需要停建核四,並且進而把核一二三廠除役)


1. 德國廢核的真相與迷思(上)

http://e-info.org.tw/node/78443  


2. 環境前線:德國廢核的真相與迷思(下)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9328


3. 迷途的廢核之旅—論德國廢核立法過程中的程序問題

http://cycu.lawbank.com.tw/Download/28/01840001.pdf


4. 廢核四電價根本不該漲四成,數據攤給你看

http://e-info.org.tw/node/83246


5. 德國為何敢廢核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43118


6. 2022廢核 德國國會壓倒性通過

http://e-info.org.tw/node/68231


7. 德國人欣然廢核的原因

http://e-info.org.tw/against/2001/against-01020601.htm


8. 台灣全面廢核 不能再等了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21004338



--

2013.02.22 

閱讀完短文後的私人後記:

Martin Luther King Jr.曾說:

「歷史將會紀錄,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沈默。」

人活在世界本來就存在著許多種責任:
把自己工作完成的責任;受人請託,給予適當回應的責任;
身處尊優,分配時依然靠攏平衡,考量到弱勢生存的責任。

論到「表態」這件事情,原本就更存在於一種責任。
是的,說了但是如果是錯的,當然要負責。
然,別忘記,不表態,也有不表態後需要承擔的責任。

任何事情都有代價。觀看,也有觀看的代價。

今天站在這個抉擇點的,是我,也是你。


arrow
arrow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