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  

(圖片來源: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3-02/16/114688188_21n.jpg

2013-04-25


文/陳樂融


兩岸訪問我深談「我是歌手」節目引發台灣熱議的雜誌〈三聯生活週刊〉、〈遠見雜誌〉,很多
人還沒看到,最近一週報紙消息已可陸續證實我之前若干觀點,再稍作整理陸續發布:

文化部長龍應台說:「台灣當前要努力的方向,不是與另個崛起的大國比資金。」「我們要緊緊
看好的是,我們是不是有原創者。我們要比的是說,台灣做為原創的源泉、我們做為原創大國的
地位是不是可長可久。」「台灣真正要重視的,就是繼續堅持音樂的原創,這是台灣真正的文化
國力所在!」

原創當然重要,但我怕「原創」會成新的緊箍咒,一如「文窮而後工」曾主導(其實可能只是誤
導)千年文人應該「淡泊」(甚至窮困潦倒)的意識型態與生存情結的緊箍咒。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百分百原創嗎?當然不是,透過正規取得國際版權再加以「接地氣」改裝,
超高製作費和行銷資源,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一檔叫好叫座節目。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原創,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奇蹟,也早顯示不一定要做 RAW MODEL
才能生存並影響世界。創意是分許多層次、領域的,根據先行、既存的點子,合理改造、調整、
翻轉都是創意學的重要部分。

蘋果電腦的早期重大「創新」,還來自賈伯斯去全錄公司實驗室參觀,看到滑鼠驅動圖形用戶介
面,才獲得重大啟發呢。

文創界的創新(innovation),跟一個小說家、詩人謹守自我探索的原創(original),產生與
壯大的「生態」完全不同。多少文化人完完全全搞錯了。

部長此話等於明言了台灣民間繼續為自己的「原創力」努力吧,政府不可能有那麼多錢,民間企
業也不可能有那麼多錢,台灣資金少不重要,市場小不重要,產業鏈不健全不重要,在大陸版權
談判上毫無定價權不重要,當然,缺乏可以當流行音樂界好朋友推手的電視台,自然官方也覺得
不重要?

只要有原創,只要有地下樂團、街頭藝人繼續存在,每年有幾萬首(無收入的)原創歌曲發表在
網路、酒吧和自製 CD 裡,就叫做遍地開花、蓬勃發展?

然後再有幾個標竿旗艦藝人或團體如周杰倫、五月天、閃靈、蘇打綠、MATZKA 等能揚威海外、
征戰各地,就是「台灣音樂文化國力」,就能讓文化主管機關欣慰,也對上級和立法院、輿論交
出了成績單?

有原創能力的人最好自求多福,成功的定義就是不在於你有多原創,而在你能走紅,尤其漂洋過
海去任何地方當「台灣之光」,回台就能接受表揚追捧讚賞背書,好像這塊土地多麼有功培育了
你。

如果有天大陸產業主導台灣音樂和藝人的出路、資金、意識形態,那就是罪在台灣音樂人不夠原
創、背棄了原創,也怪不得社會、政府。

莫怪我一直對中華民國首屆文化部、文化部長嚴厲,所有還關心這議題的人:認清了,就好。這
時代再沒人說真話,就更寂寞了。

--

2013-04-26


在台灣一堆討論「我是歌手」現象的文章中,中國時報「楊渡專欄-讓台灣創作在大華文市場繼
續唱下去」值得一讀,儘管我有同意有不同意處。

基本上,這是一篇出於關心,但對兩岸商業機制和政治體制避重就輕之作,某些點稍嫌顧影自憐,
某些點又太一廂情願。

「如果不是這個舞台,林志炫會在那裡?彭佳慧會做什麼?辛曉琪和楊宗緯呢?他們是不是要慢
慢的在台灣消失?」

這段話好感性,但這幾位資深唱將一直還是有電視錄影、商演、久久出一張專輯,彭佳慧甚至在
台北EZ5固定駐唱(想看的人每週買票都看得到)。

楊宗緯更還是新生代人氣巨星,數度受邀大型頒獎典禮獨挑組曲大樑,出了三張專輯,合作過的
都還是大公司大經紀人大製作人,撐不上潦倒,也絕沒消失。

「如果不是這個節目,如果不是林志炫,誰會記得周杰倫和方文山的〈煙花易冷〉有多好聽?誰
會知道台灣曾創作如此優美的歌來詮釋古典詩詞?誰會知道台灣的詞曲創作有多棒?我們有沒有
足夠的珍惜呢?」

如果上一段稍微矯情,這話堪稱激情。周杰倫是當今天王,「煙花易冷」是周董2010年主打紅
歌,並未如此無人聞問。要可憐台灣優秀詞曲作者創作出來的遺珠之作,還輪不到這首吧?文化
人沒聽過,不代表普羅大眾沒在商業市場上投過他票。

我還挺期待文章說說出些產、官、學、民各自可以如何「足夠的珍惜」台灣這些「多棒的詞曲創
作」,但結果只是空話一句。

讓我隨便舉個例子吧,在一片偷懶專放新歌的音樂電台當道之際,台北之音曾在2002-2008年
間自發採取「專放五年以上經典好歌」的經營區隔路線,就同時達成了培養社會中堅份子凝聚力、
延續經典舊作傳唱度以及鎖定成熟商品市場廣告主三重目標;在我認為,就是一種媒體與唱片工
業「魚幫水水幫魚」的成功策略。

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多了,莫非非要等文化部籌設之「文創產業發展研究院」運作個五年八載後,
才會有一本白皮書出爐?那官方的智商也未免太低了。

「市場的大小,會決定它可以包容多大的內容、多少的人才。台灣已成小眾的好歌手,卻是未曾
被好好開發的大陸市場的大眾。」

文章舉例陳綺貞,是個壞例子,綺貞在大陸被視為「小清新」,好似不夠主流,但她多年來在台
灣(甚至香港)都是靠不用宣傳演唱會就能秒殺、足夠自給自足獻身自己喜歡音樂類型的天后。
她在台灣少上媒體,但絕撐不上「小眾」代表,她的收入與成就感肯定比某些常上版面的歌手、
演員還好。

當我們說台灣的小眾可以外銷去大陸淘金,莫忘大陸並非一個嗷嗷待哺的音樂荒漠,他們早有了
自己二、三十年發展的文化與軌跡,大陸也有自己的主流、支流、潛流,也有無數的小眾忿忿不
平地等待知音,或者默默接受了自己次人好幾等的命運。台灣的小眾歌手過海峽去,未必就能成
氣候,再返鄉揚眉吐氣。

別忘了,這次有台灣歌手所謂「翻紅」,但他們在台灣並非籍籍無名,只是變得更紅(或在異地
首次取得巨大成功)罷了,而真正從幾乎 nobody 一夕暴紅的,其實是大陸歌手黃綺珊;台灣人
捫心自問:這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流媒體百千萬裡挑一力捧的好機運,真會隨時掉到台灣小眾
歌手身上?

沒有媒體力量(不管傳統電視或者網路),小眾的一步一腳印,就只能繼續去大陸酒吧或各地音
樂節唱唱,繼續打辛苦的地面肉搏戰罷了。那是在哪裡都一樣的沒有僥倖與奇蹟,楊渡為這些資
深唱將感嘆:「是台灣品味改變太快,所以他們早就退出主流市場?」說對了,文化與藝術,還
是常常成也群眾與媒體,敗也群眾與媒體。

--

2013-04-27


接續前篇,「楊渡專欄-讓台灣創作在大華文市場繼續唱下去」後面還有如下論述,看似有理,
但仍值得商榷:

「如果沒有全球英語市場,BCC再厲害,也無能為力。而公共電視要變成BBC,唯一的機會是:
全球華文市場。這一次,只要看看湖南衛視以及十三億人口所形成的觀眾與利益,就知道這個華
文市場的力量。它足以支撐起:一,一個巨大的廣告消費市場,二,多個不同文化品味的分眾市
場。」

一下跳到台灣最新一批董監事名單仍難產的公共電視,作者未免跳 TONE 稍為厲害了,拿湖南衛
視比台灣公共電視又比 BBC,實在沒意思。

BBC 必須先在國內成功,在國際的英語市場也才能立足,並非國內沒興趣沒收視率,卻能行銷全
球英文市場。而且,它面對的全球英文市場是沒有法令刻意屏蔽阻擋、且能合法收到授權費以回
饋母體的市場。

台灣公共電視在國內都還有各方政治勢力拉扯,預算嚴重不足,節目導向歷年也有眾多勢力掣肘
處,此時忽然寄望它攻佔(顯然以大陸十三億人口為主標的)的所謂「全球華文市場」,調子未
免懸得太高,太不實際。

大陸廣電出版表演市場,根本還是個國家機器和黨意志強大管控的市場(一如1949年之前國民
黨統治的中國大陸和1949年到解嚴、台灣走過的漫長威權時代),從成立公司、項目許可、內
容審查到通路渠道無一不受有形或無形的「老大哥」影響,說關就關,說不准就不准,說下檔就
下檔,說限縮就限縮;根本不是像台灣或美國可由商人儘量發揮聰明才智、各顯本事、沒事還可
抗議政府的情況。

「巨大的廣告消費市場」是形成了,但沒有台商(遑論軟性文化個體戶)直接享受的份,「多個
不同文化品味的分眾市場」確也成立,但一如我上文所述,大陸幅員遼闊,自己就有一堆不同品
味分眾在爭食有限資源;台灣分眾比如台語歌曲市場,也頂多以福建省為假想市場(且沒有台語
這詞而只有閩南語),成為泱泱大國一個省份的地區文化表現與市場。

不管以人口論還是文化源頭論,如果沒有非常強大官民結合的力量,台灣為何能成為龍應台部長
期許的全球「閩南語文化輸出中心」?在商言商,台語歌手和創作人現在能成為福建省一省的附
庸就偷笑了,去福建賺個人錢的越來越多,豈還有動輒又自居「中心」的資格?

台灣喊過多少「亞太XX中心」?怎麼多數人反而感覺台灣越來越邊陲了?

「台灣文化界看《我是歌手》,不是嫉妒它,不是自卑自怨,而是正視它的現實,趁著大陸創意
產業尚未成熟,正在努力吸收外來資源的此刻,趕緊用台灣較成熟的軟實力,去卡位,去結合,
去創造,去打下十三億市場的江山。」

「大陸是一個商業廣告商機已經成熟,但音樂創造力還未成熟的市場;而台灣是一個創造力非常
飽滿,但商業廣告逐漸縮小的市場,這兩者互補起來,對台灣流行音樂是最有利的。」

這兩段都顯示了作者身為文人的期許,但作為從業人員,我抱持審慎悲觀。我同意「看《我是歌
手》,不是嫉妒它,不是自卑自怨,而是正視它的現實」(這也是我這幾週一直排斥台灣上下過
度重視到了吹捧或自己嚇自己地步的原因)。

但原諒我沒膽氣輕易同意作者的期許,我不同意「大陸創意產業尚未成熟」就代表台灣有多成熟,
也不代表對岸相對第一世界尚未成熟就會需要台灣「較成熟的軟實力」;進一步說,當他們需要
的時候,個人和個別公司是打工的,未必叫做整體「台灣創意產業」的機會。

一如大陸電影集團吸納了香港一流編導演北上打工,卻也讓劉德華等關心香港的電影人,喊出正
宗港片已面臨市場和人才危機。

林志炫彭佳慧賺歌手錢如此,王偉忠詹仁雄瓊瑤阮虔芷去做節目拍戲拿製作費如此,賴聲川去賣
表坊舊戲版權重做如此,大陸方還是主導權一方。這不是大陸單挑台灣「欺負」(儘管台灣的確
有容易被欺負的危險),全世界大中小企業進軍大陸受到的限制和挑戰(和某些坑殺),也不少
吧?但多數人還是說「不能不去」,分一杯羹、吃點燒餅掉下來的碎屑,也好。

不用親自上前線的人總想以大陸為「用」,卻不知現實是大陸可輕易用你。你閉起眼嚷著當「中
心」,人家憑市場與政治,不用囉嗦自然成為中心。你想用人家的人口紅利興旺你日漸困窘的娛
樂影視音市場,人家政府卻擔心自己國內產業和家長尊嚴而沒理由對一塊沒收回來的土地白白讓
利。

天真的台灣人始終別忘:一切還有「老大哥」在定調兩岸關係是張是弛呢。

--

2013-04-30


前面幾篇談的似乎都關乎嚴肅的政策、對策,本篇談點輕鬆的生意,作為壓軸。

當一開始台灣媒體訪問一些音樂人、綜藝人如黃國倫、陳國華等人(包括我)的時候,大家都談
到某個交集,就是這不過是一個綜藝節目、一場秀。意思是,It’s no big deal.

說是戲、是秀、是綜藝節目,並沒有妄斷這一切都是造假、內定這意思(至少我沒這意思),也
不在貶低台灣歌手的實力與成就;而只是對於朝野某些過份熱心、在意的批評或吹捧,表示不大
理解。

我說這是秀的原因還包括,這應該單純從生意面優先討論。

我們應該羨慕人家節目從廣告和周邊賺很多錢,參賽的歌手賺很多錢,而不必先擔憂這擔憂那,
為這個抱不平為那個抱不平,甚至扯到「統戰」與「抬轎」——事實上局中人個個名利雙收、和
樂融融。

我那時更直接對記者預言:別管什麼流行音樂的信仰,也沒人真在意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前景,接
下來一切都是錢在說話。

歌手們和所屬的經紀公司唱片公司,肯定會有一波西進熱潮。因為,錢在哪裡,眼球在那裡,未
來的逐鹿只好在中原。

果然輿論憂國憂民沒兩天(感嘆一下人家電視預算高、自豪一下台灣歌曲歌手軟實力多優秀),
影劇版立刻直接關心那幾位歌手商演唱酬漲幾倍、幾十倍,誰的演出多幾場。

緊接一周更誇張,每則新聞都是錢,因為其他幾個大陸同質選秀或競賽節目助陣,哪個人去當選
手100萬(以下皆新台幣)、跳水100萬、當導師評審400萬,乃至最新傳言陶喆的1000萬。
不但顯得台灣電視台基本歌手通告費1350元、選秀評審數千到一兩萬的價碼少得驚悚,也讓不
少人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瞠目結舌於對岸大宅門的豪闊和大牌藝人的日進斗金。

這時候,很多人還哪在管「要不要去」,而是忍不住打聽「要怎麼去」了。

我對商人、藝人、文人或任何人西進,都沒有任何苛責或不屑,但眼前的態勢的確由對方做主:
A咖當導師,B咖去比賽,C咖或不是咖想進都進不去。

而且,人家節目一做起來,生殺大權就更大了,各種人情關係、裙帶壓力也會出來。別的節目不
論,「我是歌手」一季才幾個名額,十三集大約可容十二人上陣,大陸總要佔個過半(莫忘一開
始根本只有齊秦一個台灣大牌),港台(下季說不定還有星馬)都要有代表以顯示大一統,大牌、
中生代和新生代都得顧及,以網羅所有觀眾年齡層;還最好把不同路線做些分配(流行、搖滾、
美聲、抒情、另類等)。

你說說看,有幾個台灣歌手幸運能擠進去?

最後,莫忘「葡式蛋撻效應」,當任何東西遍地開花,就代表關注分散,越多後浪混在一起,就
越看不清每朵浪花。隨著越來越多台灣藝人去比賽或當評審,觀眾和媒體肯定會越少興致。第一
季「我是歌手」最後,台灣人還會心疼林志炫和楊宗緯,等台灣臉孔在各大陸衛視參加比賽多了,
哪還有這麼多同情心?

當選手如此,當導師評審也不是絕無風險。觀眾眼睛是雪亮的,就算你唱歌是A咖,但你當導師
沒亮點、說話或台風不動人,固然賺飽高額出場費,卻未必能幫形象加分;甚至,乾坐在哪裡聽
歌而不是唱歌表演的A咖,確實會少了很多神祕(我支持蔡依林不去當導師評審)。

台灣選秀節目如「星光大道」、「超級偶像」,前兩三屆都曾有不錯的收視率和社會關注度,如
今呢?一旦做起來的大秀,都有黯淡、甚至落幕的一日,只待下個不知哪種型態的大秀出線。

所有的肯定否定都會過去,唯有 The show must go on.

(本系列結束)


來源:

http://fc.ktchiu.com/?p=3737

http://fc.ktchiu.com/?p=3729

http://fc.ktchiu.com/?p=3730

http://fc.ktchiu.com/?p=3731


--

(最後補充樂融哥談到楊渡的那篇文章,也值得稍作參照)

楊渡專欄-讓台灣創作在大華文市場繼續唱下去

2013-04-17 02:00 中國時報

文/楊渡(作家)

 上週手癢寫了電視觀察之後,幾個文創界朋友要我一定得看《我是歌手》總決賽,他們想問我如何
觀察此事。我是流行音樂的「業外人士」,僅能從創意產業的層面,作一個初步觀察報告。

 第一感想是:不知有多久了,我們未曾如此專注聽一個歌手,用心在唱歌;用生命在唱歌,用嘹亮
歌喉,召喚一種古老的聽歌的喜悅。不用去計較名次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第一名。但每一個歌
手,不是因為外貌,不是因為八卦,而是真的在「唱歌」,這才是最動人的。如果不是這個舞台,林
志炫會在那裡?彭佳慧會做什麼?辛曉琪和楊宗緯呢?他們是不是要慢慢地在台灣消失?他們不是青
春偶像,但歲月讓他們更滄桑更有韻味,他們還有機會被聽見嗎?

 如果不是這個節目,如果不是林志炫,誰會記得周杰倫和方文山的〈煙花易冷〉有多好聽?誰會知
道台灣曾創作如此優美的歌來詮釋古典詩詞?誰會知道台灣的詞曲創作有多棒?我們有沒有足夠的珍
惜呢?

 感到高興的是台灣的歌,被全大陸聽見了。感到悲哀的是:為什麼我們的電視彷彿只是消費歌手,
要他們參加無聊的談話節目,要他們自爆穿什麼內褲,和男友一個月做愛幾次?

 第二感想:人才輸出問題。這些歌手都是台灣培養的人才,實力唱將,可是台灣沒有好好用,沒有
機會被用上,為什麼?是電視節目太爛?是電視台太混?是台灣品味改變太快,所以他們早就退出主
流市場?可是他們在大陸卻變成一個被重視的明星唱將,為什麼?

 關鍵在台灣市場太小,小市場只能容納某一種品味,而無法用更多觀眾,培養不同品味的觀眾。舉
例來說,陳綺貞在台灣是小眾,可是在十三億的大市場中,她是都會小資的代表,都會小資可能不多,
但整個大陸加起來就很多,她立即變成大眾。林志炫、彭佳慧可能不是大眾,但他們的歌聲,吸引大
量的人。

 市場的大小,會決定它可以包容多大的內容、多少的人才。台灣已成小眾的好歌手,卻是未曾被好
好開發的大陸市場的大眾。大陸的文化市場剛剛開放,它有太多機會,等待台灣的人才去創造,去開
發了。人才輸出,對台灣有百利而無一害。

 第三:一個大華文市場的時代來臨了。

 多年以前,公廣集團要成立時,當時有一個理由認為,唯有結合無線三台的資源,將幾個電視整合
成大資本,才能將台灣的公共電視,變成英國的BBC。當時我的反應是不可能,因為BBC靠的不
只是資本和人才,而是全世界的英語市場。如果沒有全球英語市場,BBC再厲害,也無能為力。而
公共電視要變成BBC,唯一的機會是:全球華文市場。這一次,只要看看湖南衛視以及十三億人口
所形成的觀眾與利益,就知道這個華文市場的力量。它足以支撐起:一,一個巨大的廣告消費市場,
二,多個不同文化品味的分眾市場。

 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用 Bob Dylan 的全球巡演為例。他全世界走透透,流浪演出,尋找自己的支
持知音,這些知音散布全世界,絕對不是大眾,但全世界加起來,足以支撐他的全球之旅。如果只靠
美國市場,Bob Dylan 就無法如此了。同理,如果一個歌手在台灣不是主流,但全大陸加起來,足以
支撐夠大的市場,他的全中國巡演就足以形成一個新興的市場。

 台灣文化界看《我是歌手》,不是嫉妒它,不是自卑自怨,而是正視它的現實,趁著大陸創意產業
尚未成熟,正在努力吸收外來資源的此刻,趕緊用台灣較成熟的軟實力,去卡位,去結合,去創造,
去打下十三億市場的江山。文化不比經濟,它是需要蘊涵的。有這個人才蘊涵的台灣,不應該自閉自
限了。

 別讓那些政治口號影響你的判斷。最愛台灣的方式,難道不是讓台灣的創作在全世界發光?在全中
國被傳唱嗎?

 對台灣的流行音樂來說,現在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大陸是一個商業廣告商機已經成熟,但音樂
創造力還未成熟的市場;而台灣是一個創造力非常飽滿,但商業廣告逐漸縮小的市場,這兩者互補起
來,對台灣流行音樂是最有利的。

 發揮台灣七O年代那種一卡皮箱走天下的開創精神,去打天下,這才是台灣創作充滿活力的發光的
所在。

 以上是我的初步觀察報告。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417000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