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陣曲  

(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p9r7hob

從文章的段落一路讀下來,我想,跟原作者胡又天比較起來,
我算是稱得上比較「喜歡」五月天的。(純為我的猜測)

而,單就技術面寫作的部份,我覺得這跟決心也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簡言之,我肯定這個台灣代表性一線樂團願意「出聲」的這份心力,
然,一些前製面操作上的細膩度,若能再更進步我相信可以更好。

畢竟,想成就一樁美事一向不算是太容易,
但是事實就是,光是創作本身,以一位同樣當過「作詞人」的身份為出發點,
我深知,文字需要越精準,才會越有力道。

平時自己的信手書寫,隨意就好,而,要公諸於世的,想要出手,
就選擇的體裁,還有用字、立場、態度的斟酌,確實需要非常充足的準備。

本文不討論「執行動機」或「道德良心」,
只就歌曲的「歌詞寫作」一事進行專業分析與討論。

不喜創作討論的人或死守護航的五迷,敬請慎入。或是自動跳過這一篇。

--

(轉自《流行詞話》四十九期)

文/胡又天

原本是首古裝偶像劇主題曲,配上台灣時下社會運動的MV,就連結起議題,也激出新聞報導和
網上討論了。我也來發揮本職學能,同大家分析一下它的歌詞。

--

入陣曲

詞:五月天阿信 曲:五月天怪獸

A1
當一座城牆 只為了阻擋 所有自由渴望
當一份信仰 再不能抵抗 遍地戰亂饑荒

A2
蘭陵撩亂茫 天地離人忘
無畏孤塚葬 只怕蒼生殤

B1
夜未央 天未亮 我在倖存的沙場
只盼望 此生再 奔向思念的臉龐
淚未乾 心未涼 是什麼依然在滾燙
入陣曲 伴我無悔的狂妄

A3
當一份真相 隻手能隱藏 直到人們遺忘
寫一頁莽撞 我們的篇章 曾經如此輝煌

A4
丹青千秋釀 一醉解愁腸
無悔少年枉 只願壯志狂

B2
夜未央 天未亮 我在倖存的沙場
只盼望 此生再 奔向思念的臉龐
淚未乾 心未涼 是什麼依然在滾燙
入陣曲 伴我無悔的狂妄

C1
忘不記 原不諒 憤恨無疆
肅不清 除不盡 魑魅魍魎
幼無糧 民無房 誰在分贓
千年後 你我都 仍被豢養

B3
夜未央 天未亮 我在倖存的沙場
只盼望 此生再 奔向思念的臉龐
淚未乾 心未涼 是什麼依然在滾燙
入陣曲 四面楚歌誰獨唱

B4
夜已央 天已亮 白晝隱沒了星光
像我們 都終將 葬身歷史的洪荒
當世人 都遺忘 我血液曾為誰滾燙
入陣曲 伴我無悔的狂妄


入陣去 只因恨鐵不成鋼

--

這是一次很不賴的「兩可雙關之術」示範:原本一部古裝偶像劇的主題曲,換了畫面即切合了
台灣時事,而點出題旨的C段歌詞亦是電視劇片頭所未錄,大陸觀眾從各種管道看到這完整版
後即能會心,實在是個向祖國輸出民主、暗渡自由精神的好榜樣。只可惜,歌詞的遣詞用字還
是太多錯誤,阿信驅遣文言的能力顯然不足,他試著用古典詩詞的句法造句,然而都很生澀。

從A2段開始講:「蘭陵撩亂」本身還可以,但後面接「茫」就不順;此外,蘭陵是故事主角
高長恭的封地,但戲劇中事、現實中事和蘭陵那塊地方都沒有關係,這歌詞之後講的也不是山
東蘭陵或者某個蘭花樹很多的丘陵的事,而是天下事,那「蘭陵」擺在這開頭就沒有必要,我
們可以視為硬放。那能怎樣改呢?可以考慮改「海內皆撩亂」,較可承上啟下,不要那個畫蛇
添足的茫字,也不用強押韻,首句可以不押的。只是和前段末句犯重了,那就要改前段末句,
或亦再改這句。

「天地離人」也是硬湊,我們看得出他大概想表達什麼,但這四個字裝不下,後面接「忘」也
不是好的形容詞,忘什麼?

「無畏孤塚葬」尚可,但通常講自己不怕的話會用「不畏」,用「無畏」或「毋畏」通常是勸
說別人。考慮到這第三句寫的是主人公的情懷,而第一句寫了宏觀的全景,那第二句就應該用
特寫筆法,突出主角的形象,而不是仍然模糊地寫個不清不處的天地離人。所以第二句要改就
要重寫。

「只怕蒼生殤」的「怕」字也下得不好,憂、憫、哀、憐等字才應該較接近他想講的,怕什麼?
再怕,它還不是照樣來?「蒼生殤」亦生硬,沒有人這樣寫的,它通常不會獨用,會配別的字
如早殤、殤折、國殤以明意指。

B1 段「夜未央,天未亮」是病句,因為「夜未央」是指還沒到半夜的意思,以前高中老師解
釋是「未盡」,但未盡是引申義,不是本義──「央」是「中央」,《道德經》說「荒兮,其
未央哉」指看不到中間,《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是還沒到半夜。漢代長
安建未央宮,這未央有祈求國祚綿延,永遠上升,不到由盛轉衰的頂點,這才有「不盡」的意
思。是故,說「夜未央」,猶言「尹雪豔總也不老」。回到正題,還沒到半夜,天當然未亮,
除非你在南北極。那還說「天未亮」不是廢話嗎?就算我們不挑這個,前後兩句的意思一樣,
也犯了「合掌」,而天未亮的詩意又遜於有典故的前句,這就浪費了這可從另一方面遞進詞意
的三個字。

「我在倖存的沙場」不通:要解釋成是「倖存的我在沙場」才通,沙場是無所謂倖不倖存的。

末尾自謂「狂妄」也不妥──既然「無悔」就不該說自己「妄」,不如說「狂放」。A3 段「寫
一頁莽撞」也是把貶義詞當了褒義詞用,阿信以前常這樣做(如〈倔強〉),但你如果明明是
有覺悟的為了大義而作,又何必標榜「莽撞」來肯定意氣呢?「覺悟」和「意氣」的層次是差
很多的。而且,有許多貶義詞,是不適合轉成褒義詞來用的,因為貶義內嵌在它的字形裡面,
你即使翻轉掉習慣用法和社會脈絡,也翻不掉它本身的圖象,如「狂」字尚有進取之意,「妄」
就翻無可翻。

A4 段,「丹青千秋釀」文意不整,「一醉解愁腸」雖然普通,可是你前面激越得很,沒有給
愁作鋪墊啊,怎麼這裡才突然冒出來?這兩句又是什麼意思?你要用筆墨釀歷史的酒,喝掉歷
史解愁腸?你不是要反抗,要救國救民嗎?醉著能救國嗎?還是你放棄了?接著看下面:

「無悔少年枉」,問題亦大:「枉」就是不正,是帶有道德價值判斷的詞,作者的意思應該是
不後悔少年時因莽撞而犯的錯,但是大剌剌地用「枉」字配「無悔」實在很奇怪,你怎麼又無
悔,又說自己做的是錯的、徒勞無功的?和前句合看,這似乎是自暴自棄的酗酒者才會有的表
現。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寫得這麼不堪?

「只願壯志狂」也不通──你要壯志狂,一轉念就可以做到了,還「願」個什麼?這兩句,如果
把「狂」字挪到前句,後句改用「壯志揚」會通順得多,但也扭轉不了前兩句的自溺。當然作
者這樣寫可能有特別的用意(這是常見的開脫之詞),但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來,而且直覺不
通順,從音韻上考量也不會非此不可,那就可以判定它沒寫好。另,舊體詩詞除疊字外一般會
避免重複使用形容詞,這裡「狂」就和前段重複了。

C1 段,「忘不記 原不諒」不通,沒人這樣講的。你可以說忘不卻、忘不掉、但「記」是「忘」
的反義詞,不能這樣和「不」字搭吧?我們也不必祭出國文課、中文系的功夫講語法,只須確
認這樣寫不合習慣,感覺突兀,那就可以說它不對、不好。而且,你既然說「憤恨無疆」,那
前面就不該說「忘不記 原不諒」,因為這表示你有想去忘記和原諒,但如果你是憤恨的,你應
該根本不會想忘記它、原諒它,那就應該說「不能忘」「不可諒」。也不該說「不可諒」,因
為諒是理解,仇敵也是應該理解的;講究用字,應該從「赦過宥罪」的赦、宥的同義詞去尋,
若找不到押韻的,再另想辦法。

後面「幼無糧 民無房」又生澀,也對仗得不好,因為「民」包含了「幼」,不宜並立對舉。
「無糧」是古代的大問題,但「無房」是現代都市、工業社會才比較大的問題,這樣並舉,都
有一邊照顧不到。何如改用「長」或「老」與「幼」相對,後面改說較寬泛的「無望」或「無
養」(養讀四聲,奉養的意思)?

B3 段,「四面楚歌誰獨唱」很怪,可以理解是你一個人要在四面楚歌的包圍下堅持唱反調,
但可以不要用「唱」字嗎?不如改「獨抗」,較貼近事情的本質,用「唱」字就只是表象,而
且前面、四面都已是「歌」,這裡還用「唱」就不妥,像是唱和的意思,但他意思是抵抗,那
就該改用抵抗的字才好。

B4 段「夜已央 天已亮」,看過前面央字的解釋就知道這句也不對了。要講長夜過半的話,可
以寫「夜既央」,沒有「已央」這種說法。

「葬身歷史的洪荒」不通,「洪荒」指的是史前時代,大地都還沒有被人類開發那時的景象,
這就不能配「歷史」,道理很簡單:有了歷史就不再是洪荒了,你得改用別的詞。或把「歷史」
改成「末世」,或把「洪荒」改成「墳場」之類。改「末世」其實也不宜和「洪荒」對,因為
末世時人類文明還沒結束,末世之後才可能復歸洪荒。

最後「入陣曲」也像是為了題目而硬放在這邊的,和史上、劇中的蘭陵王入陣的典故也不太合
──蘭陵王入陣,是王事,是拯救危難,就本質來說,是盡責,不是逞英雄;我們可以借用他
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氣勢,或者因他保衛的是一個混蛋政權(北齊高家非常暴虐、異常變態)
而同悲,但不管怎樣,不應該配「妄」字,不然你就把他的盡責、他的意義與價值,以及你的
認同都否定了嘛。

這個「妄」字,實在是此曲最大的致命傷:電視劇把歷史簡化很多,都還知道把蘭陵王塑造成
盡職責、顧大局的人,解救洛陽那一仗也不是孤注一擲地悶頭暴衝,而是有分工部署,有政治
作戰,最後才有個人武勇的發揮,才有軍士作〈蘭陵王入陣曲〉舞之蹈之。而這首〈入陣曲〉
歌頌的,卻是「狂妄」,義憤填膺就去開幹,幹不好、幹不成、幹錯了、幹砸了也無須後悔,
這是什麼道理啊?

近年日本出現一個新名詞「中二病」(像中學二年級、不顧事理、一意孤行的叛逆期青少年),
就差不多是這個調調吧。這樣好嗎?答案很明顯吧。捉錯了蘭陵王故事的用神,還算小事;現
在你配了個新MV,把它和現下的台灣社會運動連結起來,這問題可就大了!

當權勢力和保守人士,最常有的對社運份子、進步青年的刻板印象,就是不理性、偏執、意氣
用事;不曉實況,只憑片面認知去蠻幹;不是真要實現公理正義,而只是想洩憤、想滿足自我
感覺。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可能全是啊。我們有很多立心誠正、做事踏實、發言審慎的公民
團體與個人,他們的實蹟在客觀上節制了許多媒體欲反映的暴衝的民粹傾向;而這首歌頌「狂
妄」的〈入陣曲〉出來一唱,卻是把人家最想給你戴的不理性、偏執、意氣用事......等等「愚
蠢」的帽子都戴實了!這是在聲援還是在幫倒忙啊?這種鼓勵,有助於把事情幹好、幹對嗎?

這首歌本身寫成這樣,是作者的缺失,問題也還不大,但如果大家只因為「五月天這個長紅的
主流樂團也表態聲援公民運動了」這個打到政治正確G點的一點,就歡喜雀躍、按讚叫好、吹
之捧之,而不細看它的詞曲,也不討論有沒有不妥善的地方,那麼,那些不理性、偏執、意氣
用事......的帽子,你也就自動戴上了。

歌詞還沒談完。重複出現的「入陣曲」倒字,「曲」三聲出不來,唱一定唱成四聲的「入陣去」,
所以末尾乾脆改成「入陣去」倒也自然,然而之前的詞曲配合畢竟沒做好。國語歌不必每個字
都要講究聲調相協,但作為主題的「入陣曲」幾字應該講究。

最後「只因恨鐵不成鋼」也有些引喻失義:鐵成鋼要鍛煉,要講組織、講紀律,可你這整首歌
嚮往的是自由,這樣不太搭吧?難道是像共產黨的老段子「對人馬列主義,對己自由主義」嗎?
想想,社會運動典故中,與鋼鐵相關、較為人所知的,也就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中譯版在大陸曾經很普及。可你五月天又不是共產黨,這詞曲也和講究組織紀律的共黨文化根
本不合。我猜阿信寫這句只是信手拈來,大概沒有想到這個典故,不然他或許會迴避一下,台
灣人知道這小說的也不多。如果是戒嚴時期,新聞局憑這句就可以查禁,警總也可以把你抓進
去,但現在國民黨不反共了,所以就算阿信真有徵引這個典故的意思,也很安全。

如果要為作者開脫,或可說這可能是趕工之作,但錯還是錯。阿信是有創意和自己思想的創作
歌手,但他們出道以來,在唱功和文字方面一直有種種不足;他們仍然走紅,除了時運,或許
也是因為其不完美、不精細,讓人能產生「他們和我也差不多」的親切感,從而對其「熱血」
生出死忠的認同。正是這「熱血」及其擁躉的認同,掩蓋了他們的缺陷,讓他們得以一路強撐
到今,然而不足還是不足,以至粗糙如此。

勉強寫作自己並不在行的文言歌詞,也不是不可以,有努力過的話,人家看得出來,行家也會
諒解的,但這〈入陣曲〉顯然連許多字詞的正確意思和適當用法也沒查過,就這樣率意寫完交
差了,又教人怎麼肯定你呢?而今配上台灣社會問題的MV,一些人是喝采了,但是注重文學的
人,看到你五月天這樣有影響力的大團,作出來歌詞也如此的不通,而歌迷繼續叫好、社運同
仁也只因他們表態了就肯定或叫好,又會作何感想?

一定又有人說「反正大眾水準也就那樣,有幾個人搞得清楚?感覺有到就是了。」我勸大家少
說這種話。明明只要有基本國語程度和閱讀能力就可以發覺不對,只是太多人因為明星光環和
被製造出來的「怎樣寫都可以」的觀念阻礙,不願或不敢質疑。

師大附中出身的五月天樂團,都算是我的學長;高三的時候我在教室聽同學彈唱〈憨人〉,也
頗有感動。開始研究歌詞以來,雖然屢屢察覺他們歌詞的問題,也不願批評過甚,只約略談過
一些。然而這次事情大條了,我不想看到這首歌成為又一個「盲目吹捧」和「率意輕蔑」對立
的榜樣之後,大家對公民運動和流行歌詞的觀念依然沒有進步,所以謹此將歌詞從頭到尾批過
一遍,也不能管會不會讓誰不高興了。中間有些疏漏,大家不妨自去鑑別臧否。批評若有失當,
也請不吝賜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