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胡晴舫:藝術應站在政府對面
 
【聯合報/胡晴舫】 2011.12.01 02:36 am
 
 
所有偉大的藝術都在政權框架之外發生,甚至,根本在主流圈子的品味之外。傅柯曾說,他喜愛
的小說很少寫進法國文學史。

二億《夢想家》爭議,讓藝文界團結連署,一舉澆滅政府的文化煙火,可喜可賀。同時,暴露出
文創在台灣以最快速度淪落成某種專門承包政府文化工程的產業,再度引起政府如何補助藝文界
的討論。

藝術永遠站在權力的對立面,藝術家期待政府補助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通常只有政治極權社
會(尤其廿世紀出現的共產國家)最喜歡文化部,高舉文化大旗,灌輸意識形態,修剪文化歧見,
讓藝術失去思想的殺傷力,用國家名義豢養特定的文化團體、藝術家、作家,誰不聽話就餓死他,
打入大牢。

所有社會自由的根源皆來自文化的想像力。由政府以及特定圈子拿國家資源扶植他們個人認可的
文化對象,為什麼要給任何人這麼大的權力?

美國六○年代討論政府為何需要補助藝術,包墨爾(Baumol)與包溫(Bowen)兩名學者當時
提出「成本病」(Cost Disease),因為表演藝術缺乏經濟生產力增長,「在表演藝術世界裡,
危機顯然是一種生活方式」。然而,隨著數位技術發達,城市人口根基拓寬,表演藝術的成本與
利潤出現了變化,譬如電影製作成本明顯降低很多,機動性強的小劇場與小樂團,更容易在城市
角落尋獲自己的觀眾。

即使在台灣藝文界最羨慕的法國,文化補助仍常引爭議,預算掐在文化官僚手上,最後變成依賴
關係網路、利用遊說影響分配,往往只有名氣大的計畫或團體才能得到資源。尤其法國迄今文化
階級觀念深重,巴黎長期獨占最大文化預算,遭外省詬病已久,遑論少數族群。

諷刺的是,當代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兩項藝術成就,印象派繪畫以及新浪潮電影,都在主流系統之
外自行發芽繁茂。十九世紀末印象派誕生時,依賴私人收藏家買畫,備受學院派嘲弄漠視,迄今
也還被塞在奧塞美術館三樓的畸零空間,而非掛在宏偉大廳。新浪潮電影也是靠一群體制外的年
輕人,獨立金主贊助,預算極低,發展出一片欣欣向榮的作者電影潮。九○年代法國採保護政策,
結果電影工業反倒一蹶不振,黃金時期宣告結束。

底線是政府不該涉入文化生產,真正的文化推手仍是市場。政府應是文化保護者、文化環境的創
造者,透過產業政策,提出減稅方案(小劇場票房不課稅、企業贊助可減稅、機構低稅收藏藝術
等),鼓勵社會各處自發撫育自己喜愛的文化藝術,培養無數大大小小品味衝突並存的藝文園丁,
而不是政府自命獨裁園丁,挑選花種,統一花圃。

市場規模過小,是台灣藝文界永遠的痛。創作時常漫長,作品推出後的經濟效益不成正比,且不
信任市場品味,因此許多藝文人士希望得到政府贊助,以延續自己的創作。可憐的是,不論藝術
多麼崇高,創作這一行的本質卻跟開麵攤沒什麼兩樣。沒有人應該保證你的商業成果。我們不能
想像一個強調古法揉麵的麵攤老闆,要求政府長期贊助他的手藝跟店面,我們藝文創作者也該學
會承擔自己的市場風險。市場過小既是原罪,如何跨出台灣,擴大市場規模,才是台灣藝文界需
要積極思考的課題。

莎士比亞當年是商業劇場龍頭,巴爾札克以為自己寫的是大眾小說。所謂的經典,就是涵蓋了各
個時代的讀者口味。時光,無非也是另一種市場的鍛鍊。

(作者為作家)
 

 

來源: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75309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