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8868  

(影像來源:TK@ Santorini, Greece)

文/TK

「你結婚了沒?」

不論是我周圍遇過的德國人還是英國人,在我與他們有限的交談經驗,印象中他們從來
沒冒出過這些問題。可能是我幸運,也可能這真的是一種常態。頂多最接近這個領域的
一次,是了解國情的:「Tony 啊,臺灣人現在大概是幾歲結婚呢?我們_______人,
是 blahblahblah.......」

他們很常問我的,就是我昨天在幹嘛。或是我上週在幹嘛。然後那件事情好不好玩,我
的感受如何。同樣的,我的回問也大概是這個方向,這是一種默契。任何想挖個人私領
域的問題,他們視為「人際的地雷」。

我漸漸發現,不只是日常交談,包括申請工作的履歷撰寫(西方世界只需要薄薄一張陳
述完工作資歷即可)「自動不觸及」這方面的刺探,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交際禮儀,
已經不是該被拿出來「教」的事情。重視、保護個人私領域的社會,形成的是一種對於
他者尊重的意識:「除非你自己願意說,不然有些問題我不該問。如果我在這個場合問
出來,失禮的,丟臉的人,我很清楚,就是我自己」。

這一點對一個臺灣人來說確實蠻新鮮的。因為在本島國,這類以「關心」為名包裝,實際
上冒犯對方的問題屢見不鮮。「該如何應對」,是許多被詢問者內心不快的來源。

「有對象嗎?幫你介紹一個。」

「買房了沒?蛤?還在租喔?哎呀~房租多少?希望幾歲前置產?」

「結婚了啊,打算生嗎?生幾個?有想過教育嗎?有考慮移民嗎?」

在一次晚飯時間,我曾經和西方友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笑著說,自己也有這樣被東方
面孔的人劈頭問過的經驗(實在是很冒犯)。我進一步問:如果有個人死纏爛打,一直當
面問這類問題,他們會怎麼做?

「你是說東方人嗎?」一位來自曼徹斯特的英國友人說:「那......我不會理他,只對他回
一個微笑。如果他不懂,再問了一次,我就會說『十秒前,我有做一些表示。如果你剛剛
不懂暗示,我現在可以再做一次』」。

因為我認為英國人講話較迂迴、委婉,有時候可能會聽不懂他們背後的真正意思。我:
「那......如果他還是沒有警覺到這是個非常不禮貌的問題呢?」他說:「那我最終只好直接
告訴他『你的這個問題已經冒犯到我的隱私』」。

他笑著說,如果這句話他還是聽不懂,「那應該就是語言能力的問題了」。

後來,他還特別向我詢問,學了一句中文:「對不起,不告訴你」。

他說以後可以用來應付這類不禮貌的人。奇妙的是,他講著講著,還會自己配上揪咪的表情
與手勢,他說這是他從我們的臉書牆上學的。

他認為,對於這種不尊重他人隱私的文化,不要縱容,不要勉強,更不要回答。國家的國格、
文化與素養,始於個人的教育。你勉強了自己,除了你不開心,他也失去了一次被教育的機會。

你妥協一次,後面還有千千萬萬的妥協等著你。而且他冒犯完你以後,還會再去冒犯別人。
所有在這個社會造成的巨大改變,都始於原子般最小的個人。

「如果你回答了,表示說你願意繼續妥協在這種文化。雖然你憤怒,但是毫無用處。你沒有
嘗試去阻斷,只能配合對方演出。這樣一來,你要怎樣等到改變的那一天到來?」
他選擇先相信一個人「無知」。全盤知道後,再犯,那才是「無良」。

「無良的話我愛莫能助。個人素養的問題,我幫不上忙。他必須自己去面對正面人人笑臉迎
逢,一轉身背後卻始終被人家討厭、輕蔑的人生。」

講完以後,留著搖滾樂手長髮,壯碩的他,喝了一大口啤酒。

「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該長成啥樣,不是嗎?」

然後,他又對我比了一次揪咪。

 


(原刊登日期:2014年11月5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ghome 的頭像
    twghome

    The Chosen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