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競賽上,反韓台灣球迷竟高舉北韓領導人的肖像應援(照片引自 Dailian)
--
球場上 韓國媒體如何看台灣「反韓」情緒
文/楊虔豪(MIRUKU)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台灣對上韓國一戰,儘管結果敗北仍順利晉級。這場比賽中華隊打得
辛苦,而「台韓大戰」也再度掀起社會對韓國的敏感神經。台灣球迷在場上拿著具仇恨意味
與煽動性的標語旗幟為台灣選手應援,已吸引到韓國各家媒體的目光並進行報導。
▲WBC競賽上,反韓台灣球迷竟高舉北韓領導人的肖像應援(照片引自 Dailian)
--
球場上 韓國媒體如何看台灣「反韓」情緒
文/楊虔豪(MIRUKU)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台灣對上韓國一戰,儘管結果敗北仍順利晉級。這場比賽中華隊打得
辛苦,而「台韓大戰」也再度掀起社會對韓國的敏感神經。台灣球迷在場上拿著具仇恨意味
與煽動性的標語旗幟為台灣選手應援,已吸引到韓國各家媒體的目光並進行報導。
不論你是哈韓、仇韓,不如都先來知韓。
這一期台大意識報,有一場很棒的探討,歡迎大家閱讀。(我在此轉錄於下方)
內容很親民,不講高深理論或質化分析,而是一位韓國人在台灣的親身觀點。
--
校園意語: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
時間 上午12:17
標籤: 056刊,校園意語
撰稿◎日文一 梁德莎
受訪者簡歷
金俊植,首爾大學中文系三年級生,來臺逾半年,目前是臺大中文系的交換生。自今年十月初
開始,每周五於大陸社舉辦韓國現代史讀書會。
美國戰地記者 Chris Hedges 說:
醫界毀壞健康,律師毀壞正義,大學毀壞知識,
政府毀壞自由,媒體毀壞資訊,宗教毀壞道德,銀行毀壞經濟。
不知道,各位覺得:台灣,入圍其中幾項?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對於南韓,從心理學角度,我們會有的「認知失調論」,
再看到這篇文章,確實頗有感觸。(圖片蠻搞笑的......但是也不無道理...)
若要將本篇的文章反省力道施展到最強,可以搭配這篇閱讀:哈韓反韓,都要知韓。
--
台灣必須認清的殘酷現實:只有台灣仇韓,韓國早已不把台灣放在眼裡
本文寫於2012.05.16
文/zen
日前遠見雜誌製作了韓國專題,專題報導中透露了幾個殘酷的現實,是台灣必須面對的。
一、已經沒有亞洲四小龍。過去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年代,與香港新加坡南韓並列亞洲四小龍,
甚至曾經一度是龍頭,後來跌到敬陪末座。然而,現實情況是,新加坡香港與南韓早已往已開
發國家移動(年均所得超過兩萬美金),只有台灣還停留在亞洲四小龍過往榮耀裡。
(圖片連結:http://goo.gl/aXy4pV)
一篇非常用心的長文。值得各位細細閱讀。
-- |
作者:朱立熙 |
日期:2010-12-14
|
逢甲大學「文明史」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戰後韓國民主轉型 演講日期:99年12月07日(二)下午7:00 演講地點:啟垣廳(人言大樓地下一樓) 主講者:朱立熙 老師 |
這篇文章是一年前中國時報刊登的,
放在近期的「楊淑君失格事件」一同來探討,還是很有趣。
--
2009-12-16 中國時報 【柯裕棻】
上星期東亞運男子跆拳道決賽中,台韓交鋒,韓國選手傷及我選手喉部,然我方裁判
鄭大為當場判定韓國選手無犯規,我方因傷落敗。領隊曾志朗返台後怒責裁判不公,網友
連日聲討該裁判「不愛國」,輿論一片譁然,民間仇韓言論再度蜂起。
2010-11-24 中國時報 【劉昌德】
台灣社會對亞運國手楊淑君遭到失格判決義憤填膺,仇韓情緒從運動場蔓延,演變為拒絕
韓貨、甚至向韓僑學校丟雞蛋的作法。許多人都能理解,運動場上的不公平,不見得需要
上綱到國族仇恨;但如果把國族主義的表現,簡化地視作「短暫激情」、「不理智」的情
緒與行為,而貶低或忽視,並不足以解決台灣社會的焦慮。唯有正視仇韓這種虛幻情緒的
真實基礎,才能找到可能的超越之道。
楊淑君事件造成仇韓集體延燒,看了幾則新聞,頗憂心台灣的現狀:
有人用火燒韓國的國旗,有人在餐廳門口掛「韓國人與畜生不得進入」的牌子,
媒體對於這些畫面,都有如聞到血腥味的殺人鯨,聞到就來,來了就take。
我想請陷入這個憤怒暫時無法克制自己的朋友,想一想:我們抗議,最後要的是什麼?
過度的民粹、羞辱,如此一來,我們的「層級」和傷害我們的人有任何不一樣嗎?
楊淑君已經說了,她不要金牌,
只要還她一個公道就好了,並且籲國人停止傷害其他國民的行為。
我也誠心希望不要再有韓國人在台灣受到傷害。
記得,我們的對手是「顛倒是非」的「主辦單位」,
而不是所有一出生就拿著「同一款身份證」的人。
台灣,請冷靜。
跆拳未戰即敗/民粹能解決問題?
【聯合報/陳京生/射箭協會工作人員(台北市)】
2010.11.18 02:07 am
亞運場上眾所期待的漂亮寶貝跆拳選手楊淑君,竟然未戰即敗;被宣告失格,當場痛哭。
瞬時間所有輿論強烈表達抗議不滿,甚至台灣媒體記者集體退出國際跆總的說明記者會
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