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1.17/動腦雜誌

文/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

《海角七號》的票房創下佳績,不但是近十年來國片市場的驚喜,也已經成為台灣今年最
夯的文化現象。在種種解釋《海角》成功的說法中,有人認為本片是部落格和網路行銷的
成功案例。確實,《海角》團隊在網路行銷上想出諸如MSN大頭貼等等許多點子,網友的
討論也很熱烈。這個說法似乎可信,但我想提出不一樣的思考。

《海角》的每週票房變化,跟一般好萊塢大片首週最高而後逐週下降的趨勢,非常不一樣。
扣掉上映不滿七天的第一週(8月24日),《海角》第二、三、四、五週的大台北票房
分別是693萬、1195萬、1827萬和3775萬,每週成長率是72%、52%與106%。到了
第六週3642萬、第七週4739萬,還維持在高檔,也因此創造出全國票房累計超過三億元
(大台北票房乘以二)的紀錄;不過成長速度已經明顯減緩。

基於這樣逐週大幅躍進的現象,就推論這是部落格或網路行銷的策略奏效,我認為證據是
不足的。因為沒有任何具體調查足以顯示,網路行銷造就了這幾週的票房成長。這恐怕是
許多人對於網路行銷懷抱浪漫想像,而過度高估的看法;我的理由有兩個方面。

首先,電影市場的核心觀眾向來是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他們同時也是重度網路使用者。
換句話說,網路行銷的效果,很可能在前幾週就已經發揮了。到了第四週之後,《海角》
票房已經累計到達過去幾年國片票房最高極限,以及一般好萊塢電影賣座的最低門檻五千
萬;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如果票房要繼續往上升,就必須吸引那些一年只進電影院一、兩
次,甚至很久沒進電影院的三、四十歲以上觀眾。而這些人受網路影響的程度,隨著年齡
增加而減少;相對的,他們受到大眾媒體和親身口耳相傳的影響較大,而後者又相當仰賴
前者的炒作。

大眾媒體在第四週之後,發揮了類似火箭推進器的效果。特別是上映第四週的週末之前,
9月12日《中國時報》頭版以及內頁整版的報導,還冠上「全民運動」、「國片復興」等
象徵符號。《中時》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電視新聞台立刻跟進持續報導,落實了這場運
動。根據初步估計,從當時一直到十月上旬,各大報紙和電視新聞台每天的相關新聞多則
四、五條,最少也有一、兩條。後來包括「海角七億」的符號挪用,「馬拉桑」、「琉璃
珠」的周邊話題,在在顯示媒體的飽和報導,造就了「樂隊花車」效應,人際口碑也跟著
發酵。我認為,在這個時間點上,第五週票房出現將近一倍的大幅成長,絕非巧合。

《海角》的成功當然是一個喜訊,但網路行銷有其極限,不宜過度放大。大眾媒體的傳播
效果,依然是更高票房的關鍵,國片要真正復甦,還得靠大眾媒體的支持。問題是,下一
部國片,大眾媒體還會這麼捧場嗎?就像他們過去幾十年來,從未停止免費為熱門好萊塢
電影行銷那樣?關心台灣電影前途的人可以好好觀察一下。

--


部落格相關閱讀:


[魏導] 台灣電影何去何從?

[魏導] 別把電影當成圖利工具!

[賽德] 砸上億,探台影市場水溫

[票房] 從海角看國片行銷的盲點

[魏導] 在新加坡看《賽德克‧巴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