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ric  

ifanr 四月 22, 2013

照片來源:jdlasica

Eric Schmidt 對數位世界的洞見

衛報記者 Alan Rusbridger 前幾日採訪了 Google 董事長 Eric Schmidt,談到了很多有趣
的話題。包括訊息流通、關閉 Google Reader、移動的未來以及教育等,有些預見和理念我
們可能已經有一些了解,但並不全面,通過這段訪談可以加深理解,有些則是產品背後的故事。
這段訪談可以凸顯 Schmidt 在很早就對數位世界的一些洞察,這些洞見放在今天依然有效。

這段訪談比較長,我截取了部分進行編譯。更多可以點擊原文連結


關於訊息流通的力量

「我認為 Google 和網際網路讓人們可以在供給平衡當中流動起來。不再是機械化的工作,而
是更富創造力。更多的創造力催生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收入。幾百年來,人們從農村搬往城市,
因為城市比農村效率更高,訊息流通更快。

創意會驅動創新,創新帶動新的商機、新的工作,這就是經濟學。這是英國工業革命教會我們
的,如果政府加不干涉、任由訊息流通發生,那麼人類的創造力將會促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
好。」


關於隱私

「我擔心我們必須通過鬥爭才能維護自己的隱私,否則就會受傷。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因為很
多工具和科技產品都聚合了大量個人訊息。

比如你作為記者採訪時用筆記記錄,萬一筆記丟失了怎麼辦?如果中國的黑客侵入了紐約時報
和他們的內部服務器,作為中國的異見人士你會怎麼想?你肯定會擔心,這種擔心是人與人在
訊息流動時經常發生的問題。


關於關閉 Google Reader

「我確實很喜歡 Google Reader,但我必須說的是還有很多其他好的替代品,我們的工程師
得去做其他優先級更高的產品。我和 Larry Page、Sergey Brin 的思考方式不再是把帽子丟
出柵欄,看看會有什麼發生,我們對於公司產品和問題對全世界的影響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有一個計劃我們內部稱之為『春季大掃除』,Google Reader 是其中一個例子。」


關於媒體和移動的未來

「由於我們掌握了消費者更多的訊息,移動廣告會越來越有價值。我們知道消費者的位置,包
括他們貢獻的個人生活記錄,廣告會因此變得更加精準。

5 年後,你的讀者會是什麼樣?他會有一個超級強勁的平板,上面有一個訂閱器,裡面的內容
關乎讀者個人以及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將比今天的報紙更為有趣。這是可能發生的,讀一則
故事,探尋它的起源、歷史、定位或者辯論。報紙會在這樣的模式中重生。


關於開放與封閉

「技術樂觀者認為網際網路和個人的力量足夠強大,使得政府無法做到阻礙訊息的流通。但聰
明的政府做到了,他們有聰明的工程師去找到方法。

我寫過的一本書《The New Digital Age》裡有一個單字叫 Balkanisation,意思是用國家
的區網取代全球網路。朝鮮就有自己的網路,他們專門有人複製審查過的內容放在內部伺服器
上,然後稱之為網際網路。這是我看來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有一種連接網路的東西叫 DNS,如果被禁止了便無法連接網路,比如並不是所有國家的網際
網路都能連上 Youtube。同樣有人使用 VPN 來應對,這就像是打地鼠游戲,但能使用 VPN
的只是少數精英人士,大部分人不得不和訊息分離。」


關於教育

「在發展中國家首要的教育問題是什麼?識字和兒童教育,我們完全可以百分百解決它。只需
要在手機中下載語言的教材就行,因為人們要用手機,人們也會用它來學習,這很簡單。

對於孩童來說,沒有課本怎麼辦?解決辦法是透過平板電腦載入當地語言的數學、科學課本。

在大學裡,我們提供了在線課程 MOOCs(線上開放式課程),發現 90% 訪客都不是來自美
國或者其他發達國家。如果你去盧安達、肯亞等國家,會發現大量聰明的人才沒有課本、渴望
知識,在線教育可以幫助他們。

但他們還需要寬帶,你在城市裡可能有這些,但有些農村就沒有,除非政府足夠明智去農村部
署 3G/4G 網路。在南蘇丹,人們藉由小小的 SD 卡和北蘇丹人們、政府異議人士交流訊息,
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支手機。

這些被證明成本極其低廉,而且已經具備規範。發展中國家的人們遠比我們想象的聰明,雖然
他們的資源十分有限,但會通過手頭上的工具想方法獲取訊息,SD 卡就是一個例子。」

 


來源:http://www.inside.com.tw/2013/04/22/inside-the-mind-of-eric-schmid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