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Google Image)
本文無雷,請放心閱讀。
--
一次直接向各位推薦兩部電影,都是值得一看的好片!
看起來都有點像是會悶的電影,事實卻不然。
甚至,我覺得再看一次對我而言都沒有太大問題。
--
"Sophie Scholl" (中譯:帝國大審判) 這部德國出產的電影,
主要說的是 Adolf Hitler 政權瓦解前最後數日所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敘事重點不在 Hitler,而是在一位二十歲初頭的女孩 Sophie Scholl 身上。
全片的運鏡流暢,配樂和敘事手法也毫不賣弄,
冷靜、平實,旁觀者式的時間推移,
一個人在亂世中,「信仰」體現之深刻,震撼著每一個想過這個問題的人。
(這部電影真的也是耶穌基督的精神貫穿)
另外一個額外的力道算是:這是真人真事改編。
( 歐洲歷史上的「白玫瑰」,說的正是他們)
--
"Last King of Scotland" (中譯:最後的蘇格蘭王)
這是1970年代,真實出現在非洲烏干達歷史上的暴君。
(阿敏總統,名列人類歷史的「七大魔鬼獨裁者」之一)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敘事角度,各位有機會可以看一看,
真正有點不舒服的畫面,鏡頭也都算是點到為止,
(單純的「交待性質」,而不是「耍噁爛」)
對於我這個非恐怖、血腥片的支持者而言,大致上算是可以的。
這部電影的配樂和剪接,步調和節奏都顯得比 "Sophie Scholl" 快速,
如果你想要看部有內容、歷史意義,最好還可以說點東西的好電影,又怕自己睡著,
這部電影,或許你可以列入考慮。
--
順道一提,這兩部電影的主角(正好一個重心在男主角,另一個是女主角)
都在該年橫掃各大獎項的最佳男女主角大獎,聲勢驚人。
忽然想談一下阿敏總統的非洲式英文。(笑)
在2004年的電影 "Hotel Rwanda" 也可以聽到這樣的語調。
我昨天的心得是: 男主角 Forest Whitaker 幾乎真的整個人就是變成了阿敏總統!(驚)
其實在我的腦中,非洲腔的英文不太容易扮演,
如果是演員這種身份想來個「後天學習」,真的還是很容易破功的,
這讓我想到上一位讓我有如此好印象的演員,
第一個進來腦海的就是 Leonado DiCaprio(2006, "Blood Diamond")
演員有沒有真的下苦心,從語言的聆聽下手,算是蠻大比例的評分標準。
電影從1920年代進入有聲時代(Talkies),
許多本身鄉音較重、演技不夠同時「大膽」或「細膩」的演員,
(因為有聲時代,會有大量的close-ups,對很多演員都是重大挑戰)
不少人就從此被這個產業淘汰了,電影時代也進入另一個新紀元。
說到演員的「進入角色」爭議,
讓我想到俄國人 Stanislavsky 創的 Method Acting (表演方法),
後來造成電影界對於"understanding"與"becoming"的鬥爭。
這到今天,應該還是個「開放式辯論」的主題。
附帶一提,大導演 Alfred Hitchcock 其實非常討厭表演方法體系出身的演員,
他給了很多理由與見解,其實我覺得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製片商、導演、演員之間的互動與妥協,寫成了精彩的電影史。
總之,無論如何,一個演員要上得了檯面,真的需要下苦工去讓自己。
這是不論在什麼時代,都毋庸置疑的事實。
這兩部電影,希望各位會喜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