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炯朗
不久以前,我讀了一本有趣的好書,書名是《Why Manners Matter》,作者是 Lucinda
Holdforth,「Random House Australia」出版。中文翻譯本書名是《禮貌的力量》,譯
者是郭寶蓮,「商周出版」出版。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我的讀書報告。
從古老的時代開始,人類彼此間就過著息息相關的共同生活,尤其是到了交通和通訊技術極度
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確是變得更小了,人和人之間互動也變得更加密切了。不過,我們
不要無可奈何地把共同生活看成一個不可避免的後果。相反的,我們要把共同生活看成一個自
然的、美妙的安排,在共同生活裡,體驗到和諧、平等、尊嚴、和自由。
在一個共同的生活環境裡,我們必須要有相當的規範,有人說這是因為人類天賦的動物本能:
競爭、好強、自私、獨占,脾氣有時候會變得暴躁,情緒有時候會變得激動,沒有適當的規範,
無可避免的後果是動亂、不安、破壞、和毀滅。但是,我寧願把人類的天性看成風、看成雨、
看成水,風會急,雨會暴,浪潮會洶湧,風要來就來,雨要走就走,潮起潮落,的確都是自然
的現象。林木可以防風,堤防可以護河,壩堰可以蓄水,而且迎風發電、引水灌溉更都說明了
順勢導引的功能。把人性的規範和導引看成獸性的囚禁,那就未免太消極和負面了。
當我們講到共同生活的規範和導引的時候,我們馬上會想到的就是法律和道德的功能,法律是
嚴峻、嚴厲的,法律由大家訂定,也必須由大家嚴格遵守,法律臚列出不可以做的事情:不可
以殺人,不可以偷竊,不可以不繳付所得稅。法律是共同生活裡最低的規範,不遵守法律就是
對共同生活直接的攻擊和破壞,因此不遵守法律的後果就是明確的懲罰。道德是嚴肅、嚴謹的,
道德標準告訴我們不應該做的事,例如不應該撒謊、不應該違背承諾、不應該造謠生非。不道
德的行為,會為別人所不齒,也會讓自己慚愧不安。
法律和道德是維護一個共同生活環境的兩個支柱,法律負起規範的責任,道德具有導引的功能。
面無表情的法官,目光嚴峻的警察,心高氣傲的賢達,道貌岸然的聖人,排排站在那裡,作為
擋風的高牆,遮雨的帷幕,讓我們可以安全地、平穩地生存和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在這裡頭加
一點什麼呢?讓我們在由法律和道德來規範和導引的共同生活環境裡,加上禮貌吧!
禮貌最簡單、也最完整的定義就是對別人的尊重、對別人的體諒。禮貌包括禮儀,因為禮儀是
禮貌形式上的具體呈現;禮貌也包括教養,因為教養是禮貌的內涵。
禮貌和法律、道德一樣,也是一種人為的規範,守法、遵循道德的訓誨、和遵守禮貌都不是與
生俱來的本性。十九世紀的美國作家愛默生說:「禮貌是一些小小的犠牲所造就出來的。」在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我們談到犠牲這兩個字,許多人會嗤之以鼻,在法律的威權和道德的壓
力下,我們已經作了許多的犠牲,難道我們還要作進一步而且似乎是不必要的犠牲嗎?
假如我們把法律和道德看成枷鎖和囚籠,同樣也會把禮貌看成另外一道枷鎖,另外一座囚籠。
但是我們何必採取這一個觀點和態度呢?在法律、道德、和禮貌相輔相成的配合之下,除了防
風、護河、蓄水、發電、灌溉之外,我們可以在沾衣欲濕的杏花細雨中漫步,在吹面不寒楊柳
微風中徜徉,蝴蝶會隨風起舞,鮮花會在雨水滋潤之下盛閞。禮貌涵蓋、補足許多法律和道德
並不涵蓋的地方,禮貌溫柔細緻,法律和道德卻是大義凛然;禮貌引人入勝,法律和道德卻是
咄咄逼人;法律劃分對和錯,道德劃分善和惡,禮貌劃分優雅和粗鄙;法律說必需,道德說應
該,禮貌說最好、不妨、和恰當。
為什麼禮貌是那麼重要呢?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自由、民主、平等、獨立是大家公認的普世
價值,禮貌可以和這些普世價值相容嗎?
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裡,禮貌就是為了尊重別人的權利、體諒別人的自由,為了讓別人多得一點
權利、多享一點自由,而對自己所作的規範和約束。排隊坐公車,排隊買電影票,走路不爭先
恐後,摩托車不亂停亂放,讓座給老弱婦孺;在社交的場合裡,不搶著講話,講話不滔滔不停,
耐心聆聽別人的意見,都是對別人權利和自由的尊重與體諒。禮貌帶來次序和安定,沒有次序
和安定,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權利和自由。
禮貌也是為了自己而對自己所作的規範和約束,唯有能夠規範和約束自己,才能夠在一個有權
力的高位規範和約束別人。讓我講法國歷史上的一個小故事,也是有深意的一件大事。法國在
十七世紀是世界上最富最強的國家,有一天,法皇路易十四剛剛在豪華的凡爾賽宮吃完晚餐,
正要離開時,他看見角落裡的一個僕人偷偷的把一塊甜點揣入懷裡,那一刻,路易十四完全忘
記了國王的尊嚴,衝過去舉起手扙,劈頭打下去,連手杖都給打斷了。事情發生之後,路易十
四覺得十分後悔,作為國王,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是嚴重的失態,他馬上去向他的妻子懺悔,
找神父告解,禱求上帝的寬恕。其實,那天晚上,路易十四剛剛接到北方戰爭失利的消息,他
的心情惡劣是情有可原的,即使位高如路易十四,要管治一個國家,也必須先從管治自己做起。
拍桌子、摔椅子,這些失態的作為,並不足以彰顯一個高官、一個大老闆的權力,它彰顯的是
不成熟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而它背後的就是不成熟的自我調息、自我控制的能力,這種人
能夠成大事嗎?
在一個民主的社會裡,禮貌會為我們帶來平等,有人說:在民主社會裡,沒有人可以擁有特權,
那不就是平等了嗎?但是我們都看到平等所引致的,是追求不平等的冀圖和願望。在一個民主
社會裡,人人有機會,個個奮勇爭先,每個人都想贏在起跑點,搶先一步,超人一等,導致到
抄捷徑,走後門的心態。在一個汽車公司推銷一款新的休旅車的電視廣告裡,一位年輕的女士
開著一台這款龐大的休旅車,在停車場裡小心翼翼地擠進兩部小車的中間,車停好了,才發現
車子實在靠得太近了,兩邊都沒有開門的空間,正好這一款休旅車的車頂裝有天窗,這位女士
從天窗爬出來,蹦蹦跳跳,揚長而去了。這段電視廣告沒有顯示,當兩旁的車主回來發現車門
開不了時的憤怒和沮喪。這段電視廣告無意中顯示出,在一個沒有特權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想
擁有特權,唯有依賴禮貌,依賴對別人的尊重,我們才能夠在自由民主競爭的環境中,找到真
正平和、平順、平靜的平等。
在一個獨立自由的社會裡,自尊和自信往往會延伸成自大和自私。一位爸爸帶著五歲的兒子在
街上走,旁邊一位行人提醒他:「先生請勿隨地吐痰。」在五歲兒子的面前被人教訓,也許必
須以吵一架、打一架來爭回面子。在美國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女士在電影院裡講手機,後
面的一位觀眾,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提醒她,這位女士以人身攻擊的理由告上法院,坐在後面
那個倒楣鬼罪名成立,被判罰款。幾天前,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段新聞,一位顧客在菜市場買了
兩個芭樂,老板秤下來是四十四塊錢,顧客說四十塊就好了,老板說非四十四塊不賣,兩個人
對吵對閙告到警察局,我相信互告的罪名是誹謗吧!因為沒有禮貌,不能夠成為罪名。的確,
在一個獨立自由的社會裡,禮貌讓我們抛棄了過份膨脹的自我,抛棄了自大和自私。
禮貌從那裡而來呢?從別人的身上,但也得靠自己的體會。作為一個大官、一個大老闆、一大
明星,他們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個老師、一個主管、一個父母親,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不久前,我在一份香港報紙看到一篇短文,題目是「高官不懂純潔語言」,談及香港最近一個
小小的語言上的政治風波。這又讓我想起幾年前台灣一位部長使用有爭議性的詞語的往事。政
治界、媒體界、娛樂界的人物,本來是對言語文字掌握得最好的人,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使用
粗鄙的語言的例子,更往往並非無心而是有意的例子,更看到打手和衛士替他們解釋辯護、群
起效尤的例子。從大人物、大老闆、和大明星的談吐舉動,衣飾打扮,我們期待的是純潔、優
稚、含蓄、謙卑的榜樣,但是我們看到的是粗俗、炫耀、和狂妄的舉止,我們要從正面和負面
的例子,觀察別人,從而自省,更作為他人的榜樣。
禮貌是和別人相處之道,禮貌也把我們的內在自我呈現出來。禮貌不是一層鍍金,不是一個假
面具,我們不是要用禮貌隱藏遮蓋我們的內在自我,而是要用禮貌自然地、輕巧地、優雅地,
烘托、展露、照亮我們內在的自己。禮貌能夠彰顯人性,在禮貌的呵護之下,每人都能夠展現
他內在的自己。禮貌讓人與人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沒有過份的踰越,不需要刻意建立防禦的
圍牆。禮貌讓我們和別人溝通得更好,禮貌的溝通是一個順暢、愉快、優雅的過程。
法律是嚴竣的教條,道德是嚴肅的規範,當人與人之間有了誠摯的尊敬和真誠的體諒,生命會
因而變得更美。禮貌為黑白分明的世界,帶來色彩;為冷熱兩極的世界,帶來溫馨;為剛沉的
世界,帶來輕柔;為匆促的世界,帶來舒緩。
禮貌是真有它的魅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