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慈善,假慈善?我不懂,大家討論吧!
文/九把刀
有一件事,其實我沒有定論,但想拋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
大陸企業家陳光標特地拿了五億新台幣跑來台灣救濟窮人,
引起不小的風波,先看兩段影片吧。
因為他蠻喜歡自己拿錢發給窮苦人家,而不是透過慈善機構,
他也曾與自己即將發給窮人的鈔票來一張金光閃閃的大合照,
也喜歡合作單位送給他的勳章別了滿身,
所以陳光標的慈善行動常常被批評是高調行善,作秀等等。
這件事,老實說連我都想不清楚我心中的感覺是好是壞,
但我天生就喜歡想事情,
難得遇到這種連我都無法決定該用什麼態度、甚至是什麼觀點去看待陳光標的「善行」,
我想將我可以想到的不同「觀點」通通拋出來。
如果要贊同陳光標硬是要親手發錢給窮人的行為,
首先,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電影畫面:
時代是古裝劇,背景是饑荒,一個有錢的員外開自己家裡的米倉施捨給窮人,
這個員外不僅發米,還親自發米,
他笑容可掬地舀著一瓢又一瓢的白米給窮人,窮人滿臉淚水地道謝,說:
「大慈大悲!蒼天有眼,保佑員外多子多孫多福壽!」
是吧?
每次電影這樣演,大家都不會覺得那個員外很機八,
反而覺得那個員外很有心,不僅施捨自己的米給大家吃,
甚至還親自參與施捨米的動作,而不是僅僅交給家丁奶媽去做,
捲起袖子走入群眾,評價更高。
所以幾乎可以說,陳光標若是在一百年前做同一件事,不可能會有爭議,
還會獲得比現在還要多太多的高評價。也不可能有人酸他,也不會有人質疑他的動機。
但以上這一段文字,我用了「施捨」這兩個字,很多遍。
在這個講究自尊心的年代,「施捨」是萬萬不能用在善行上的,否則就會引起反感,
因為「施捨」這兩個字充滿了你賤我貴的優越感。
換個字使用的話,我會用「分享」。
「分享」好聽多了,有一種眾生平等、資源共享的意識。
繼續說好的部份。
有一些人是徹底的結果論,某個程度我也贊成。因為這是絕招!
這些人會說,他不打嘴砲,而是扎扎實實拿出了五億分給窮人,
也許作法有奇怪之處,但總比什麼都沒有做來得好五億倍。
如果從這一個大絕招型的論點來看,的確很多人都做不到陳光標的行善金額,
況且陳光標這種分錢出去的行為根本無法抵稅。抵稅這是很多富豪之所以捐錢的目的之一,
或者說,捐款可以抵稅這件事的確強化了富豪行善的可能性,這樣也很好。
不過有錢人想得比你我都還要高招許多,很多超級有錢人老是把錢捐給自己成立的基金會,
左手捐給右手,又可以避稅,講出去又很好聽,簡直是過太爽。
比起來陳光標大大方方把錢分出去了就是分出去了,就這點而言其實很豪爽。
繼續說好話時間。
陳光標直接分錢給窮人,而不是透過機構,
我認為在行善的「立即性」上遠勝交給慈善機構,因為以下的事時你可能不知道:
你捐一百塊錢給慈善機構,慈善機構合法可以拿其中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十五塊錢,
當做是執行善款的行政管銷費用,
如果陳光標將這五億交給任何的慈善機構,會有七千五百萬被當做人事相關費用,
老實說,這絕對不符合陳光標的意思(把錢給窮人),
所以還不如直接將這七千五百萬再分出去。
剛剛說到「立即性」,我的意思是,
將錢委託給有關單位去執行,沒有拖上兩三個月我輸給你,
因為慈善機構會不斷評估這一筆錢如何使用會比較有效率,
但如果陳光標的目的就是把錢發給窮人,
那他僅僅需要一本非常可靠的窮人名冊就可以了
(好吧,他還得租下一個很大的廣場讓他發錢),
而不是一個慈善機構。就這一點來說,陳光標直接發錢完就是正確的選擇。
反觀我,我在八八風災的時候捐了五萬塊錢出去,
但我一點也不信任政府的效率,也不信任弊端叢生的政府部門的良心,
所以沒有一毛錢是交給政府執行,而是通通捐給了紅十字會。
台灣正要不停的戰鬥,讓我們一起並肩作戰吧!
綜合以上,所以某種程度我可以理解
陳光標不喜歡把錢交給其他慈善團體、與政府部門去執行善款的理由。
如果陳光標很喜歡親自發善款時候的自己,那也是他的個人感覺,無關道德。
在說好話的部份裡,我能想到的最後一個論點還有一個,同樣請大家先想像一個畫面......
如果陳光標親自發送的不是錢,而是睡袋,
而是棉被,而是便當,而是麵包,而是一箱又一箱的乾糧,
我幾乎敢說,沒有人會度爛陳光標,還會一致感謝他。偏偏這次他要發的就是錢!
發錢讓人感覺銅臭味十足,但偏偏錢就是最有效的物質交換基礎,
讓窮人可以拿錢去買剛剛我所提到的每一個他所需要的東西!
每次風災水災,各地都有善心人士捐各種物資給慈善機構,
有人捐衣服有人捐泡麵有人捐礦泉水等等,
結果就是等待救濟行動告一段落,就會出現塞暴倉庫的種種物資,嚴重造成效率落差,
你的愛心傳不到災民手中,等於你捐一個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但如果你捐的是錢,就可以讓慈善機構去判斷,水應該買多少才不會浪費,
泡麵已經夠了所以不需要再買泡麵,而是去買帳篷甚至是屍袋等等。這就是慈善機構的專業。
但災民也有自己的利害判斷,如果錢可以直接交給災民,
老實說,他也會知道怎麼使用最能夠幫助自己度過眼下的難關。
錢,擁有可以交換所有物質的能力,就是赤裸裸的效率。
好了,好話說完了,來說一點來自批判角度的觀點。
先說一點理性的。
把錢發給窮人,其實很不可能改變一個家庭窮困的狀態,
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或是飽餐幾頓而已,
許多慈善機構的成立,其實是在解決長期的問題,
他們會定期照顧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
有的志工會負責送餐給獨居老人,有的志工會輔導窮人家的小孩子功課,
我長期定額捐款的富邦文教基金會會提供原住民小孩的課業輔導與獎學金,
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我同樣長期定額捐款的世界展望會,
他們輔導偏遠部落的小孩上學,蓋學校,還實行一村一水井的鑿井計畫,
都是對貧困結構問題的改善,而非一時的救助(當然即時的救助也很重要啦)。
接下來會開始不好聽。
雖然我們常說做人要有禮貌,別人幫你,你就要說謝謝。
但很矛盾的是,我們的教育也教育我們,施恩不求圖報......否則就是沽名釣譽。
以這個標準來看,一定要親自看到窮人的感激與奉承的陳光標,百分之百就是沽名釣譽之徒。
然而施恩不求圖報這一點也很矛盾,至少跟慈濟的行善觀點矛盾,
慈濟常說行善積德,但這個積德,其實就是在圖報,
不見得圖一個現世的好因果,至少也要圖一個西方極樂的貴賓席。
啊,我怎麼說著說著就讓自己又陷入與慈濟為敵的恐怖險境了呢?哈哈哈哈哈哈!
(關於慈濟,請看我這一篇很古老的網誌......)
三少四壯,消費悲傷:http://www.wretch.cc/blog/Giddens/3589349
我常在小說裡提到:「有權力的人如果不使用權力,就等於沒有權力」。
延伸這一句話------有錢人如果不花錢,就等於沒有錢。
有錢人如果不展示是自己有錢,恐怕會有一種空虛寂寞感。
所以許多富豪蒐集各式各樣的名貴跑車,但幾乎都沒怎麼開過,但他就是爽,
因為我們只能夠蒐集火柴盒大小的汽車模型,他卻可以有幾個倉庫的名車可以摸來摸去。
有的富豪會買遊艇買到蒐集遊艇,有的會買飛機買到上癮,有的會買帝寶,
有的則蒐集明星女朋友(真是高級的蒐藏品味啊!),都是在炫耀自己的財富。
炫耀財富有罪嗎?沒有,但我們這些賤民就是看了不爽,
這種不爽就是最直接的批判,覺得這就是社會的不公義。
但我們的不爽無法直接說出來,要經過包裝,
才不會讓我們的不爽感覺很表面......哈哈!
絕對,有些富豪用來炫耀財富的方式之一,就是大張旗鼓做慈善。
我們不會因為一個有錢人買了一百台一塵不染的高級名車,而對他心生感激,
但我們會因為一個有錢人幫一個窮人蓋了一個遮風擋雨的避難所,給予他大善人的肯定。
於是有錢人做慈善,往往超級高調,
比如很多慈善基金會根本就是用有錢人自己的名字去成立的,
有時候有錢人蓋一棟樓給窮人住,都還要在門口立個碑表揚一下自己,
有些有錢人幫學校蓋了一間圖書館,那間圖書給就非得用他的名字命名等等,
就是深怕別人不知道那是他出錢幹的好事。
就連大家都很信任的慈濟,
在蓋房子給災民暫住的時候還放了幾個大石頭,
提醒災民要時時刻刻、好好感謝慈濟的天大恩惠。
延伸閱讀,大愛石的真相:http://www.wretch.cc/blog/Bernstein/15978698
我沒有說高調不好,畢竟!畢竟你是要高調做好事呢?還是要高調做壞事?
當然是選前者,有時候越高調越好,
大家都知道拋磚引玉四個字怎麼寫嘛。這也是為何行善要高調最好的理由。
做慈善也有很多種方式,但直接發錢,還自己親手發,這絕對是高調中的最高等級,
就像是總統閱兵的快感(參見漫畫獵人,螞蟻篇),
可以一邊發錢,又一個接著一個聽著窮人對自己的感激,有的還會下跪飆淚,
發錢的人一定沉浸在「我真是一個大好人」的快感裡,覺得自己絕非為富不仁的有錢人。
或許是為了提醒自己是一個大好人,也或許是為了提醒別人他陳光標是一個大好人,
每次發錢,陳光標的隨從就會在旁邊拍他行善發錢的畫面,發到哪,拍到哪,
也所以要一手拿他的錢,就得另一手拿他的慈善形象光碟,
不過或許陳光標忘了這些窮人家裡很可能沒有DVD播放器可以看。
(巴菲特,死掉的時候可望以人類有史以來捐最多錢的慈善家的身分,
而非人類史上最會投資的人)
但我們這個社會,其實是對這種高調行善存在著反感,這是情感問題,
那種發錢的畫面有時會讓人感到虛偽造做,
不免讓我們覺得,這不是行善,
那不過是一個超級有錢人在買一個我們無法購買的另一種昂貴的商品------
那就是大慈善家的桂冠!
(比爾蓋茲,成立的慈善基金會正試圖解決非洲的貧窮問題、醫療問題等等)
說到情感就特別傷感情,
特別是當一個我們都認為比台灣還要落後的地方(唉,請不要戰這點)的富豪,
竟然要跑到台灣來發錢,實在是太屈辱了(這不是我的想法,而是我的觀察)。
就好像有一個伊拉克富豪千里迢迢跑去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發錢,
我猜很多美國人也會感到很不爽。
(李連杰,壹基金創辦人。呼籲以小錢匯聚成大錢)
話說這種屈辱感,其實相對的是對政府無力處理貧富差距感到憤怒的宣洩,
我們自詡是一個進步的、有愛的現代社會,
卻讓夜晚的火車站長椅上、公園涼亭的石椅上躺滿了無家可歸的遊民,
長期以來政府無力改善這些問題,貧富差距越來越誇張,
才會讓相對落後國家的慈善家有機會來台灣發錢行善。政府當然要好好反省。
慈善是有錢人最好的門面,不管他們行善的目的是什麼,
博取美名也好,自我感覺良好也罷,真心真意助人當然更好,
對這個社會到底還是有幫助的,所以我不管他們心中怎麼想,還是希望他們常常這麼做。
要說缺點的話,只要不喜歡,
自然可以列出一長條冠冕堂皇你不喜歡陳光標的理由,
但就連慈濟這麼老字號的慈善機構都做得出要災民感念慈濟的種種行徑,
陳光標喜歡一手交錢一手扶起窮人,也就不奇怪了。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媒體怎麼呈現這一個人、怎麼操作他的形象,
幾乎就決定電視螢光幕前的大家怎麼看這一個人的觀點,所以別傻呼呼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或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陳光標的內心世界,
一手發錢一手握手的行為也永遠有爭議, 可這也不重要,
對我來說,這件事可以讓我思考什麼是慈善、思考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對我來說就很足夠了。
大家覺得呢?你們怎麼看這一件事?
到底是高調行善的人比較虛偽呢?
還是一定要人「為善不欲人知」的人比較虛偽呢?
(不要再說見仁見智這種廢話了,誰不知道見仁見智啊哈哈,
所以就大方地說出你的贊同與否定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