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
2012-02-13 01:38 中國時報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
身為台灣人,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但是仔細想
想,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
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
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
以至於他不得不選擇進入那個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在得到當前的榮
耀之前,他所曾經過的這些彎曲挫折,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
這樣的林書豪,似乎才是我們在「與有榮焉」時所應深思的一面。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這樣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
惜了嗎?那不是只有「不會讀書的孩子」才作的事嗎?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不就表示一
種挫敗嗎?後來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若早知道
要去NBA打球,那些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又為何非要去挑戰那幾乎沒有亞洲
人可以生存的地方,經歷這麼多失敗、冷落、與屈辱?如果走一般人的路,作爸媽可能還
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呢!
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
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強迫性焦慮」。嘴巴上說是為了子
女好,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
興趣,只想培養他們才藝;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只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
心的道路: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這樣的想法雖是出
自於父母親的「善意」,但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
本原因。事實上,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去年十月份,林書豪與其母親吳信信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讓我們有機會更了
解是甚麼樣的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
程。因為信仰的關係,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的這件事上學會放手,讓他追尋上帝在
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
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學
習到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引導合適的道路,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
並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可能會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無法馬上有清楚的
結果可以期待,但我們卻可以與孩子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21300348.html
--
(節錄自:從林書豪現象談集體自慰症候群、作者:林俊義)
我們要反省的是,如果林書豪在台灣長大求學,他的籃球才華會不會發揮,為什麼他在美
國就光芒四射?為什麼過去台灣人離開自己的土地,才會在美國的土壤上展現各種不同的
才華?
這種集體自慰行為過了,一陣虛脫後,就會產生自以為了不起民族的幻覺。有好基因也要
有優質的環境來配合才能發揮。這種集體自慰行為只會讓台灣人忘掉對台灣當下政治、社會、
經濟、教育環境問題的關懷,執政者及媒體故意添油加醋,大肆渲染讓執政者樂得無事,
躲起來看好戲。如此一來,人民在幻覺中持續墮落,執政者也在竊喜中持續腐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