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7011    

(影像來源:TK)

2015年4月3日 20:49

文/張鐵志

幾年前,在新加坡一個高級商場角落的咖啡廳,我訪問新加坡的知名異議人士徐順全。

他在1992年成為新加坡民主黨秘書長,之後多次參與選舉挑戰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也多次挑戰
法律舉辦遊行,成為政府的眼中釘。2001年,他因為批評李光耀和總理吳作棟,被告誹謗,幾
年後被法院判定必須賠償台幣一千萬左右。2006年,他因為「無准証演講」被判有罪,但拒絕
繳罰款而選擇入獄五週。也在那一年,他被法院宣告破產,無法參與之後的選舉,也不能出國。

他的小孩在身邊快樂地玩著,光鮮亮麗的商場中的行人開心地購物著,他們不會注意到,在這
個角落坐著一個新加坡的黑暗故事,在全世界都很少被訴說的新加坡故事。

李光耀過世後,各種賦予他巨人、傳奇的頭銜不斷在空中飄揚,新加坡的奇蹟故事也不斷地被
訴說。

李光耀確實創造了一個世界歷史上的奇蹟國家,一個奇異的政治經濟體。這個國家從官僚到馬
路都乾淨整潔,政府對人民的「微控制」與高度現代化的背景,常常讓人想起某種科幻電影。

李光耀自己驕傲地認為,新加坡的模式是成功的,甚至是被人民廣泛接受的──很多人相信新加
坡人民和政府之間有著這麼一種社會契約,他們讓渡了某些自由(政治自由或是吃口香糖的自
由)來換取一個高度發展的美好社會,而這個社會契約的表現在人民行動黨一直在競爭性選舉
中獲得選民支持。

的確,即使不少人批評新加坡模式或者李光耀主張的亞洲價值,但這些批評常常預設了新加坡
人真的對此種發展模式有共識。但這恐怕是對新加坡的重大誤解。

新加坡人真的都接受、認可這個「新加坡模式」嗎?

回顧二次戰後,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是全世界最快速經濟成長的經濟體,而被稱為東亞
四小龍。八十年代,台灣和南韓開始民主化,香港和新加坡卻仍然維持威權體制。此後這兩個
地方經濟依然成長,然而,他們也恰好是全世界已發展經濟體中最貧富不均的兩個地方。

這是意外的巧合嗎?

李光耀說他最重視人民的生活與福祉,但新加坡的吉尼係數(GiniCoefficient)長期維持在國際
公認的0.4的警戒線之上,並已從2001年的0.454上升至2012年的0.478;在二十一世紀前十年,
更是不斷惡化。顯然,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過的更好,而且是好的非常非常多。2013年,一個
新組織「新加坡人對抗貧窮」(Singaporean Against Poverty) 成立呼籲新加坡人重視他們的貧窮
問題。他們說:「我們要大家思考新加坡的窮人。他們是誰?為什麼他們要過那樣的生活?他們
如何生存?我們希望展開一場對話。」

問題是,這個對話為何在過去無法展開?民主體制在理論上會比獨裁體制平等,因為勞工可以
透過組織、透過抗爭、透過選票,去影響制度與政策(雖然現實上金權政治往往抑制了這個勞
工行動的可能)。在新加坡的半威權體制,一方面對表達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的打壓,當然讓
體制的受害者無法表達他們的聲音,另方面新加坡雖然有選舉,卻這選舉卻完全表達民意。

這涉及新加坡模式一個比較少人理解的祕密:長期來都有相當一部分民眾對體制不滿,甚至已
經表現在選票上,但是因為選舉制度的扭曲,讓這些選票無效。(時代雜誌在李光耀的訃聞說,
人民行動黨長期大勝,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有執政成績,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掌握大多數資
源 – 這是忽視有許多新加坡人其實不滿執政黨,但是因為下文的制度性原因無法呈現。)

從1980年代以來,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拿到的選票比例都是三分之二左右,或者說有三分之一的
民眾是不滿的,但由於選舉制度的不公平性, 人民行動黨的席次都超過九成。如1984年,反對
黨新加坡民主黨和工人黨拿到超過百分之三十的選票,卻只獲得國會79個席次中的兩席;且由
於此次選舉對人民行動黨的警訊,他們更修改選舉法律,增加「集選區」,讓反對黨更難選。
1991年人民行動黨得票再創新低,拿到 60.97%.的選票,卻囊括81席次中的77席。2006年大選,
他們獲得66%的選票,拿到84個總席次的82席。最近一次大選,2011年,人民行動黨獲得五十
年來最低的得票──但即使它們只獲得60%的選票,卻仍贏得87議席中的81席,但這個席次已經
是反對黨歷史性的勝利。

一個國家有三到四成的人長期對執政黨不滿,很難說這個國家是接受李光耀和人民行動黨的統治
或甚至和人民之間的契約。更何況,這三成多不滿的選票是在反對黨和媒體自由都受到嚴重打壓
的前提下;沒有有力的反對黨和媒體,很難進行更有效的社會組織與動員。(徐順全最了解這個,
因為他付出了很高代價,而他當然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在選舉時執政黨還有另一種對選民威
脅:如果某選區選出反對黨,該選區將會獲得較少資源。李光耀在2011年大選前就威脅特定選區,
如果人民行動黨失敗,他們會後悔。更嚴重的是,新加坡仍保留殖民政府的國家安全法,限制人
民集會結社自由。

在2011年的大選中,人民行動黨遭到歷史性的挫敗,部分原因是因為社交媒體的來臨讓反對者有
新的動員與傳播渠道,執政黨也表示他們聽到了這些反對聲音。這幾年他們確實也開始了稅制和
福利改革,顯然,民主競爭確實有助於改革社會不平等。

當李光耀過世後,政府決定將原來唯一合法的示威地點「芳林公園」改成悼念地點,禁止任何示
威行動時,且一個十六歲的青年會因為錄製視頻質疑李光耀而被逮捕時,這只說明這個新加坡模
式的虛假與脆弱 – 因為他們害怕這個其實是強迫建造起來的模式受到任何質疑。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otes/9663129134028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