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籃球人怎樣看待鄰家小孩林書豪給我們啟示?
文/徐武雄
我們籃球人怎樣看待鄰家小孩林書豪給我們啟示?
那個黑頭髮、黃皮膚的鄰家小孩林書豪來臺灣了,也在姚氏籃球義賽出場;
那麼,我們籃球人從他「身上」看到什麼?選材與態度、指導與訓練、籃球環境
等是毫無疑問事實;就讓我們輕輕的去探討吧。
『選材、態度』
企圖心強烈的球員,多數會在成功路上「領先」,這是從書豪身上看到的訊
息;我們把臺灣、中國大陸等地所有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高中甲組籃球選手找出
來問:你以後想要「做什麼」?假如答案是肯定、正面的,是從小就立志要到NBA
的;那麼,這位球員將是「可造之材」。反之,假如該高中球員的答案是負面、
或者毫無計畫、還是只想藉由籃球「保送上大學」等;此時相關教練、老師或家
長等人,你就可以因材施教了。
像最近三、四年所見所聞,週遭太多「有天份」的籃球選手,就因為球員態
度不佳、行事缺乏計畫等,進而「隱居」於菜市場杯賽中。
曾看過一位國中一年級就將近 180cm 身高,還是左撇子、彈性好、傳球有
概念很有水準,運球切入乾淨俐落,投籃時機選擇更是超出彼時一般大學甲二級
水準的球員等等;只是,他想玩、他不能接受艱苦訓練,家長也不能配合,就這
樣沉淪於「濫球」之中。
再者,我們很多高中、大學等籃球教練在選材時,往往都沒有「考慮」球員
的「態度」;單純只看他在國中或高中時期球打的不錯,或者某球員身材不錯,
就毫不考慮將之納入、招聘到所屬學校。在臺灣就有很多這種「被動的球員」,
莫名其妙被一些高中或大學籃球教練「找」去打籃球;然後,「鴉烏烏」的這樣
過了一生。
其次,我們的高中或大學籃球教練在選材時,也往往缺乏和球員討論「他的
未來」這樣情事;你高中或大學籃球教練在招聘優秀國中、優秀高中球員時,應
該就幫他「規劃」好未來,然後和家長、球員、甚至球員的國中、高中籃球教練
等四個相關人員的「座談會」,好好的談一談,這些優秀球員未來怎麼樣走比較
好。
只是,也由於多數都缺乏前述動作;所以,許多未成年的國中、高中球員根
本就「不知道」他的未來。因此,包括球員的家長,也對子女的未來「迷茫」,
不知如何是好;至於,那些優秀球員的導師、優秀球員的基層教練等人,更因為
和高中或大學籃球教練接觸少;由此,就更不用討論說,可以提供什麼有理想意
見了。
『指導與訓練』
選擇了基層球員之後,我們多數高中與大學的籃球教練,都沒有適當的執行
「指導與訓練」,是這些球員同樣和林書豪一樣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球員,卻沒
辦法直接從亞洲環境「晉級NBA」的最大關鍵,這是我們亞洲的基層籃球教練該
檢討的地方。
例如一個身高190cm或者180cm左右的高中或大學球員,假如未來想要晉
升為NBA球員,想當然要扮演的角色多數是1號控球後衛,或者2號得分後衛等;
因此,你處於亞洲的高中與大學籃球教練,就要及早規劃、安排與指導,該球員
學習與適應這些角色的技巧與觀念。
尤其,那些身高約190cm或180cm的球員,假如反應與敏捷性不錯,他們
基本上就應該學習並扮演控球後衛或得分後衛等等角色;為此,基層籃球教練應
該及早規劃、安排與指導該球員,學習與適應這些角色的技巧與觀念。如此,身
高190cm或180cm左右的亞洲球員,怎麼沒辦法像林書豪一樣的表現?
像張宗憲、陳江華與周儀翔等人,他們的基層籃球教練,假如在他們高中的
那三年之中,好好規劃、安排與指導他們學習與適應控球後衛或得分後衛角色的
技巧與觀念;以張宗憲、陳江華與周儀翔等人現有水準往前去推論,他們早就該
晉級NBA了。
很簡單的思考是,為什麼張宗憲現在,還對2號得分後衛的基本功投籃、空
手跑位與跑位後接球攻擊、藉由空手掩護後的跑位再進行接球攻擊等「三大要求」
還不熟?為什麼陳江華到現在,對於控球後衛在防守方於後場實施緊迫的時候,
還沒有辦法因應?為什麼陳江華打控球到現在,還不懂得什麼叫組織?這「二項」
不是控球後衛最基本的要求嗎?你們相關的教練過去都在「教與練」些什麼?
『籃球環境』
臺灣與中國大陸的籃球環境不佳,是抑制多數籃球選手沒辦法像,林書豪一
樣「努力」去追求「籃球路」的主因;尤其,臺灣根本沒有「職業籃球」,那些
基層球員誰會努力投入訓練,好追求以後藉由「籃球找到工作」?臺灣那些基層
籃球教練,95%以上都是由教師「兼任」,那一位身兼數職的教練,可以專心
把籃球隊教的好?
更甚,看臺灣政府每年健保局「虧損數億」;這些根本就是百姓民眾不喜歡
運動,只喜歡玩電腦、打電動、到KTV唱歌等等引起的「病痛」所產生的後遺症
花費。很荒謬的是,政府官員已經「知道」,多從事休閒運動,可以降低病痛的
次數,提升身體免疫能力的好處;可是,政府官員他們卻不知道,籃球是臺灣青
少年最愛,也是臺灣民眾「運動人口最多」的項目。
政府官員他們不知道努力投入改善「籃球環境」,間接就可以促進民眾去從
事休閒運動,進而降低健保局的虧損;而,改善籃球環境最直接的辦法就是:
一、增設專職籃球教練:
增加國小、國中等基層的籃球教練「專職人數」;不要讓那些基層籃球教練
要教書、要帶班級、甚至身兼組長、身兼主任行政工作等。基本上,臺灣基層,
很多青少年學生,因為沒有適宜、又擁有充裕時間的籃球教練去指導,所以,很
多青年學生根本「不會玩籃球」;扣除掉幾個比較像樣的學校籃球隊,在臺灣,
多數學校籃球隊與青少年學生,他們是不大會運動、不大會打籃球的。所以,應
該增設專職籃球教練,讓他們專心去指導青少年與民眾打籃球;如此一來,多數
人都會打籃球,籃球水準自然會提升,林書豪第二就會出現;間接的,民眾就會
喜歡去從事籃球運動,甚至去看籃球賽等等,相對民眾的病痛就降低,健保局虧
損也減少了。
二、編撰籃球教材:
身為大專籃球教練講習會多年的講師,我們卻「看不到」適當的、各層級的
籃球教材,這是相當諷刺的事;如果,政府官員可以把,多年來半官方的籃協一
直沒做的「籃球教材」適當編撰完成,讓很多民眾「知道」籃球怎麼樣玩,籃球
技術水準怎麼沒辦法提升呢?當一般民眾,都可以藉由籃球教材的自我學習,進
而去玩籃球的時候,林書豪第二不就簡單可以出現嗎?
三、促成籃球職業化:
很簡單的思考,當籃球可以當做「一份工作」的時候,想要投入籃球專業訓
練的基層球員,自然而然就會增加;當,籃球運動人口增加,相互之間良性競爭
下,籃球技戰術進步、籃球水準自然提升,為什麼不會出現林書豪第二?只有,
用籃球沒有辦法「當做工作」的時候,沒有辦法用籃球來當做「謀生技能」的時
候,籃球的運動人口才會逐漸減少;如此一來,那會變成「惡性循環」的,不獨
是籃球運動水準降低,看籃球賽的民眾減少,籃球相關產業低迷不振等等,就是
可以想見的事。
四、多辦乙組籃球賽:
很多美國的NBA球員,都是在國中、高中階段,就參加當地的「乙組籃球賽」,
藉以鍛鍊球技與吸收經驗;然後,循序漸進的進入大學、進入NBA這樣的環境。
可是,在臺灣,除了台北市有個較具規模、半官方的「李文元杯籃球賽」之外,
政府協助半官方的地方民間團體,辦理了多少乙組籃球賽?
看政府接待林書豪的講話與內容,臺灣籃球要出現「土產NBA球員」似乎遙
遙無期;尤其,當行政院
體委會的政府官員都知道,新的籃協還在為「人事」努力了,為什麼不能「拉籃
球一把」?
所以,林書豪來臺灣,在我們籃球人看來,只不過是眾多新聞裡的點綴而已。
Published Friday, July 30, 2010 10:11 PM by a徐武雄
來源:http://tinyurl.com/2bf7ngx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