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胡晴舫


危機發生,社會體質馬上受嚴格考驗。廿世紀末,「全球化」詞彙流行之後,慣常用來區分國
家,一類全球化國家,另一類非全球化國家,後者只能被動遭資本劫掠然後淘汰。富者更富,
窮者更窮。但,看一眼歐元區危機,又得出另類分法:扎根型社會與出走型社會。兩類社會的
差異表現在市場對其未來的信心。然而,社會是否容易遭遺棄,跟統治菁英與人民經營自身社
會的態度有關,國際資本只是藉形勢獲利。
 

扎根型社會其實不懼危機,即便發生政治地震、金融海嘯或自然風災,市場遽然下滑,卻不影
響長期投資的意願,因為相信這個國家不會突然從地圖上消失,就像戰後的法國、深陷債務的
美國、福島核災後的日本,人們信任這些國家會由谷底反彈,只是時間問題。企業設總部,個
體安家於此,所有人在世界各地賺了錢,都會想方設法把錢匯過來,讓孩子註冊就學,自己規
劃退休。

很多貪官汙吏毀了母國經濟後,都知道要去瑞士開戶頭,到澳洲買房產,入籍加拿大享醫療福
利,因為相信別人家體制健全。而他的社會慘遭遺棄,就從他開始,國際投資客只是追隨他的
腳步。

出走型社會裡,人們因為出生而住在當地,很少自願移民,菁英階級大多受外國教育或領外國
護照,只留一腿在當地,利用優勢撈錢掌權,鞏固家族利益,政府不受信賴,法治無法落實,
依靠人治,政商勾結,貪腐見怪不怪,逃稅乃民間默契。這類社會最易受天災人禍影響,稍一
風吹草動,社會財富立刻大搬風,人才外流。希臘危機一發生,資金即大量出走,連民眾也在
提款機前排隊提領歐元,年輕人稍有能力便移居天涯。希臘政治領袖均有家族背景,首相英語
講得比希臘話還好,他們的有錢人從十九世紀開始就習慣跟國外強權合作,包括二戰期間的納
粹政權。

出走型社會抱怨自己長期活在其他強國陰影下,人民對母國的不信任感以及缺乏承諾才是社會
遭遺棄的主因。國家前途不穩定,像藏在雲霧裡的島嶼,時隱時現。今日這個國家在,明天不
知道在哪裡。跟公司一樣,如果消費者覺得這家公司說倒就倒,老闆容易跑路,當然不會首選
他家產品。這絕對是惡性循環,因為認為母國沒前途而不押注自己的未來,把故鄉當做搖錢樹,
只負責摘果子,卻不施肥,無論賺多少錢,財富永遠不會留下。沒有投資,沒有建設,更不可
能有未來。全球榮景,跟著笑呵呵,全球一不景氣,這類社會首當其衝,因為大家都想把錢儲
放在安全一點的國家。而會留下來的便屬於掠奪型投資者,專圖短線暴利。中國即使致富了,
卻仍屬於出走型社會,每天仍有大量菁英帶著財富跟孩子外逃。

保護政策並不能防止社會不遭遺棄,反倒加速社會遭徹底遺棄。社會如何跳脫遭遺棄的命運,
真的只能靠集體覺悟,菁英反省己身權力與責任,企業不把母國當作跳板,而是基地,每個公
民都積極工作付稅,保護國土環境,健全法治。

全球化時代,流動已成常態,各國拚的已不是變成所謂全球化社會,而是努力不讓自己變成出
走型社會。唯有扎根,才能欣欣向榮。

 

來源:http://www.lama.com.tw/content/news/index.aspx?id=20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ghome 的頭像
    twghome

    The Chosen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