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0113001 (edit)  

(影像來源:TK@MRT Poster stand, Singapore)



近期這個話題真的好熱門,對岸的各種論壇也非常熱衷討論,
就算我們兩邊中間橫著一條海峽,這好像都是同樣世代的重大議題。

(下方還有同場加映的探討文章!)

--

你是「不婚男」或「不戀女」嗎?單身職業大突擊!

2011-04-29 Cheers 雜誌 473期
 

文/王曉晴


你是「不婚男」或「不戀女」嗎?你知道工作也是造成單身的理由嗎?《Cheers》雜誌首開
先例,針對單身與工作間的關係,進行「2008年單身工作大調查」。當中許多驚人的發現,
將挑戰你的刻板印象。


「單身」這兩個字果然非常容易觸動人心,《Cheers》雜誌首次在網路上進行「2008年單
身工作大調查」,短短時間內就湧入3,300多筆回填問卷。

首先,高達九成的受訪單身上班族仍期待婚姻,希望結束單身生活。專門研究婚姻與家庭議題
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指出:「台灣人抱持不婚主義的比率很低,多數單身
者是因為找不到對象,或現階段覺得沒有需要才保持單身。」
 

單身 vs. 工作

單身跟職業有關嗎?如果依受訪者的職業分類,按單身者所佔比重排列,調查發現,「一般行
政/後勤」是單身佔比偏高的職業,其次分別為教師、業務、行銷企劃、軟體工程師、政府相
關機構行政人員等。

擔任行政/後勤的上班族,若不積極向外打開社交圈,在單純的工作環境中,的確很難遇到適
婚對象。以總經理祕書為例,座位大多設在總經理辦公室門口附近,一天下來最重要的談話對
象,就是往往已經結婚的總經理。

學校更是封閉的環境,很多教師必須透過資深同事、校長等長輩引介,「否則根本很難認識其
他異性朋友,」一位今年初剛完婚的女國小教師自嘲。

不過,業務、行銷企劃、記者/編輯、空服員、公關等,這些看似光鮮亮麗,比較容易遇見優
秀對象的職業,竟也名列前五十大榜單中。

從事這類型職業,通常本身就有不錯的內、外在條件;加上工作環境中認識或共事的對象經常
是社會佼佼者,眼界不自覺拉高,有時候會掉進自己跟他們是同一族群的迷思裡,實際上卻並
非如此。「這時再環顧周遭的異性朋友,自然認為他們不夠優秀,」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嚴曉
翠說。


親愛的,你在哪裡?

《Cheers》調查發現,上班族三大單身原因是:無交往對象、沒有機會認識異性、尚無適婚
對象。

再進一步看,只有三成二的單身上班族目前有交往中的異性,也就是近七成單身者,還在茫茫
人海中尋找對象,連個施力點都沒有。

然而在路上或公司會停下腳步與你交談的熟識異性,卻是少之又少。專門舉辦單身聯誼的SIP
科學園區單身俱樂部總監盧瑞琪舉例,曾有擔任採購工作的女性上班族在活動中不諱言指出:
「一天只能碰到六個男人,已婚主管、已婚同事、不投緣同事、快遞員、大廈管理員、老爸,
怎麼談戀愛?」一番話道出了很多單身者共同的心聲。

對象難尋,是單身上班族最難克服的瓶頸;如同調查中,高達七成七的單身上班族認為不容易
在工作上認識交往對象。而且已婚者的首要結婚對象來源,竟是學生時代認識的同學或朋友。

校園情侶固然必須經歷畢業、男生當兵、找工作等幾段人生波折,但那種純真情感仍是愛情與
信任的最大基石。
 

工作造成的四大絆腳石

此外,盧瑞琪分析,因為工作而造成單身的絆腳石一共有四種:

第1是工作環境。

例如教師、行政、財務是不容易自然認識異性的工作環境。若不積極打開社交圈,能夠認識新
對象的人脈資源平均一年左右會用完。因為當你是新進同事時,熱心的已婚資深同事會幫忙搜
尋好對象。但經過一年的撮合未成,資深同事的意願會逐漸降低。

第2是工作時間。

像飯店與服務業從業人員,長期需要假日輪班,交往對象能否配合與體諒,將成為彼此能否維
繫感情的關鍵因素。

第3是工作壓力。

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的工程師、業務員,最容易因為倦怠感,失去積極認識對象或培養感情的動
力。

第4是生涯拼戰時間點的差異。

「三十而立」對男女的意義各不相同。這是女性認為走進結婚禮堂的夢幻時間點,男性卻認為
這是打拼事業的黃金起飛時刻,無法取得共識,便容易導致分手。
 

別讓工作趕走你的幸福

婚姻的本質是追求穩定。而穩定,包括感情與生活兩個面向。但今天上班族面對各種變動、突
發的工作狀態,甚至調派大陸或國際工作的機率升高,都讓越來越多人不敢輕易談感情,或決
定結婚。

自我檢視一下你的單身原因,一個人固然能過得好,想追求兩人份的幸福,也絕對可以找到方
法。重點是「坐而怨不如起而行」,別再讓工作阻礙了你的幸福!


同場加映:女人眼光高,男人娶無某!台灣「剩男」是社會危害?

在中國大陸,過了適婚年齡的高收入單身女性,被稱為「剩女」。但事實上,無論在台灣或
大陸,都有更多討不到老婆的「剩男」,導致經濟與社會的諸多隱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a Sen)研究發現,以中國為例,在一九九O年女男比例
大約是九四:一OO(正常值應為一OO:一O二),這表示每一百個男性就有八個女性是
因歧視而消失的!沈恩將她們稱作「失蹤女性」。以當時五億五千萬男性計算,中國的失蹤
女性就達到四千四百萬之多。如果將印度、巴基斯坦等歧視狀況一樣嚴重的國家算入,九O
年代初期,全球失蹤女性總數很輕易就超過一億!

隨著時代的進步,不論在醫療或教育上,女性所受到待遇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失蹤女性的
問題照理要大幅改善才對。但弔詭的是,據德國克雷森(Klasen)教授估計,即使到了二
十一世紀初,這些國家失蹤女性總數卻還是高達一億。

政策與性別鑑定技術的出現是抵銷了女性死亡率下降所帶來改善的兩個主要原因。一九七九
年起,中國政府開始實施一胎化政策。雖然本意是為了控制人口成長,但包括超音波、羊膜
穿刺等包生男的性別篩檢技術剛好在當時發展成熟,生育行為有了重大變化。有學者研究中
國海關統計資料就發現,光是一九八九年進口的超音波機器,就足夠讓全中國每個縣都分配
到一台!在印度當時婦產科門外招牌就寫著:「現在五百盧比(篩檢費用),省得日後五萬
盧比(女兒嫁妝)。」
 

「剩男」危害多

一九八O年,中國新生兒男女比例仍處於一O五至一O六的正常區間。但到了九O年,比例
增加到一一二,而兩千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更顯示,當年新生兒性比例不但達到一一七的歷史
新高,第三胎男女比例更高達一六O。

去年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算出:二十歲以下人口
中,男比女多出三千兩百萬人,約等於加拿大的總人口,是台灣總人口的一倍半!

「剩男」所帶來的社會後果為何?有些研究發現,出生在相對數目較少時期的女性,她們的
老公教育程度較高、較有錢、也願意分擔較多家事。台灣早期所謂外省男人「較疼某」的現
象,其實也是同樣的原因。

然而,除此之外,剩男對整個社會產生的影響都是負面的:首先,這個現象會扭曲社會的儲
蓄與消費行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魏尚進(Shang-Jin Wei)就發現,中國許多家戶
(特別是農村)採取減低消費與提高儲蓄的方式,來因應節節上升的聘金數目。這顯然會讓
政府總體經濟刺激政策(如家電下鄉)的乘數效果大打折扣。

而更嚴重的是,在婚姻市場上競爭落敗的「剩男」,增加了社會不穩定的風險。清代台灣有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之說,基本上就跟「羅漢腳」太多,脫不了關係。哥倫比亞大
學教授艾德蘭(Edlund)等人研究也發現,中國「剩男」愈嚴重的地方,犯罪率愈高。


台灣也有剩男嬰


台灣自一九九O年至今,總人口的男女性比例從一O七一路下降到二OO八年的一O二,表
示幾乎已無剩男。不過若從新生兒性比例來看,仍然有隱憂:一九八O年代初期,台灣的新
生兒性比例在停留在與正常值相去不遠的一O六左右。但到了二OO八年,此一比例到達了
一一O左右,其中第三胎比例可能更高達一二O:一OO。這表示從二O一O年開始,連續
二十年,至少都會有約有八%左右的適婚年齡男子無法找到伴侶。

台灣社會該怎樣因應性比例失衡所帶來的衝擊?就消極防治來說,教育單位要將較多的輔導
資源放在偏差行為高危險群的男生(如中輟生)身上,而治安單位也得特別針對年輕男性的
衝動型犯罪如幫派、鬥毆、飆車等,發展出防治策略。

若要積極防範未然,則必須從如何增進新移民的就業、教育、社會適應等公民經濟與政治權
利,以及設計更有效率的婚姻移民面談機制等面向下手,降低移民成本來解決婚姻市場的性
別失衡問題。

讀者或許會發現,我怎麼沒提到政府應如何作政令宣導以去除重男輕女的陋習?

從芝加哥學派的角度來看,市場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當父母發現,和二十年前與自己女
兒條件相仿的女孩比起來,現在不但想追她的人更多、條件更好、結婚後在家中更有議價能
力(bargaining power)、而且女婿也願意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時:誰能抗拒生女兒的
誘惑?


為什麼不婚、不生?

高雄醫學大學六年級生吳亮廷,二十六歲,身高一八O,中英文流利,明年就可以當正式醫
師,未來可以出國,也可以留在台灣行醫。

但他不想結婚,更別說生小孩。「把小孩帶到世界來,只是受苦,我於心不忍,」他早熟地
說。

四十歲的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劉維公,留德博士,是家裡老么,一家四個兄弟姊妹,只有二
姐結婚,大哥、大姊和他都未婚住在家裡。捲起袖子、戴著眼鏡,一襲牛仔褲,「我不排斥
結婚,緣分還沒到,」劉維公說詞一貫,「住在家裡也沒什麼不好。」

這幾年來,結婚率下跌,從每年的十七萬對降到每年十三萬對,生育率也創新低。

衛生署所做的「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研究」裡前景更不樂觀,二十至三十九歲未婚人士
中,男性有三分之一不想結婚,女性有一半不想結婚。
 

很多人忙於工作,交朋友都有困難

吳亮廷每天七點半起床揉眼睛,就得趕到實習的高雄醫學院附屬醫院,跟著老師巡房、開
刀,到下午四、五點回家,又要趕第二天的報告,到十一、二點才能上床,沒有心情交女
朋友。「這只是開始,」他說,「以後作醫生會更忙。」

這幾年,台灣又遭逢全球化競爭,各公司精簡人力,薪水低,又超時工作。很多年輕上班
族朝九晚九,甚至朝九晚十二。

在公關公司工作的李小姐,接緊急案子時,家裡只離公司坐車十分鐘,都不能回家睡覺,
通宵待在公司。「要生存,必須耐操,耐磨,」六年級尾的李小姐說,「不要再叫我們草
莓族。」

經濟前景不好,也是很多人不婚不生的主要原因。全國失業人口中,有一半是年輕族群。
李小姐和男朋友認識五年,男朋友工作也不穩定。兩個人父母都不是有錢人,婚禮費用得
自籌,結婚後都得自力買房子,買車子,「生小孩,至少要等我們兩個人月薪有十五萬才
行,」李小姐說。

養兒大不易,經濟負擔沉重。衛生署所做調查中,有一個小孩的父母們,五一%不願意生
第二個。

不願再生的原因,經濟能力及養育成本兩項加起來的百分比都超過六五%。父母們普遍認
為政府應該做的是,「改善教育制度與降低教育費用」及「改善社會經濟」,這兩項就佔
六三.八%,覺得「提供生育補助與獎勵生育」重要的,只有很低的一一%。

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劉維公說,更深層的,其實是親密關係的改變。選擇增加,年輕人尋
求最沒有壓力的關係,好聚好散,不願意受束縛。新一代更不把小孩當作是私有財產,很
多單身的人會去做志工,幫助兒童。「這是種延伸式家庭,」他說,「單身的人有更多選
擇去幫助孩子。」



(作者林明仁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來源:http://tinyurl.com/9ag6v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