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goo.gl/mzLkdT)
2016-01-25
文/KnowYouself(羅輯思維)
「一粒米養恩人,一石米養仇人。」
—— 中國諺語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我明明為 TA 付出了那麽多,TA 怎麽可以完全不當回事?怎麽可以這麽對我?」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體會,也許首先值得深究一下你去付出和幫助的動機。
有時候這種動機是和道德感相關的,你需要向自我或他人證明自己是個好人、好的家庭成員、
好的伴侶。
有時這種動機則是和自戀相關的,通過幫助別人,你獲得一種「我比對方更強、更優越」的
自我價值感。
這兩種動機都可能讓你不願意退出你自以為的「幫助」和「付出」。
但事實上,對方一定能夠感受到你在這個過程中是在「自我滿足」,你的行為更多是為了自
己,而不是為了他們。於是,看起來得到了幫助的他們,卻會同時有一種「被欺騙和被利用」
的感覺。他們也許無法清晰地表達出這種感受,卻會忍不住疏遠你。
另外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過度的幫助會引起對方的認知失調。
人類的注意力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原始的生存本能讓我們對偶發的事件更為敏感,而不太容
易注意到那些始終在發生的、不變的情況。一旦你的幫助成為了 TA 的生存環境中習以為常
的東西,TA 就不太會注意到,而一旦你「減少」付出,就會引起 TA 的警惕和不滿。
可能性還有很多,比如說你可能有依賴共生的問題。但有一點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否認的:
好的意願很多時候的確會帶來壞的效果。
即便你真心實意地懷著幫助和付出的願望,也不代表你的幫助就是「健康」和「適度」的。
而「不健康」、「不適度」的幫助 —— 也許得不到對方的感激,也許對方的感激很難達到
讓你滿意的程度 —— 總是會讓你不快。
下面我們給出關於「不健康的幫助」的 10 條評判標準,如果你覺得有幾條適用於你,你可
能就陷在一種過度的付出中:
1. 你的幫助和給予助長了 TA 的依賴、不負責任,或者不良性格。這種傾向一天比一天明顯。
健康的幫助會促進他人的成長、獨立,讓 TA 得以逐步發展自己的潛力。但不健康的幫助則
恰恰相反。無論是親子之間、伴侶之間、還是朋友之間,當你認為自己辛苦地為對方操辦一
切時,你其實已經剝奪了對方自己成長的機會。
2. TA 一再表示自己需要緊急援助,但並沒有用所得到的幫助去做承諾過的事情。為了幫助
TA 你違背了自己的很多原則。
如果你面對著這樣的情況,是時候停止相信他們、停止給予他們機會了。當人們利用你的幫
助,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自己的責任時,最好鼓足力量終止你的幫助。
持續幫助那些不處理自己問題的人是對你自己的一種不尊重。如果你繼續這樣做,你將變得
越來越生氣、不滿。而可能出乎你意料的是,對方並不會越來越感激,反而同樣會越來越生
氣、憤恨。
3. 你的幫助和給予阻礙了對方培養和自己年齡相稱的生活、職業技能。
這一點和第一點密不可分。如果說第一條是對方有意識的依賴,這一條一定會造成對方無意
識的依賴。一個不會照顧自己生活的成年人,一個沒有工作能力的成年人,可能都是過度幫
助的受害者。不健康的幫助,會讓受幫助者的能力變得更弱,而不是更強。
4. 你的幫助或給予要求你不誠實,或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你的正直。
比如為他人編造虛假的借口,或者替人遮掩,這些從來不是健康的幫助或給予。健康的幫助
通常不涉及欺騙、秘密,也不需要違背我們的道德準則。
5. 你明確地感受到,你正被操縱去提供幫助和付出。
有些人擅長操縱別人。比如說,TA 會故意說一件事,引發你的負罪感,然後順便提供一個
幫助 TA 的機會,讓你減輕這種內疚感。這種操縱的本質是有意欺騙和利用。你應當留意你
的直覺。對方很有可能是過河拆橋,你的幫助會帶來積極結果的可能幾乎是零。
6. 考慮到你的資源,你能預見,你的付出將越來越不能持續。
健康的幫助,是不需要你犧牲自己的身體、精神健康的,也不需要付出自尊、或財務的代價。
健康的幫助意味著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助人。
7. 自從幫助某人後,你和 TA 的關係因為與幫助有關的糟糕感受惡化了。
健康的幫助會強化人際關係,對一段關係有持久的積極影響。但不健康的幫助卻會讓你們的
關係之間充滿失衡、衝突、受傷害和憤怒的情緒。
8. 你的幫助容易使他人保持一種不健康的狀態,從而推遲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避免服用藥
物、或執行其他更有效獲得幫助的計劃。
有時,你需要承認 TA 面對的問題或挑戰超過了你的能力範圍,可能是你自己從沒遭遇過的。
假如你不願意承認這一點,那麽也許你幫助別人的動機是一種自戀的心理 —— 你覺得自己比
對方「強」,因而能夠處理 TA 的一切問題。當對方接受了這種錯覺,TA 很可能放棄尋找真
正有效的專業幫助,從而讓處境不斷惡化。
當然,同時你也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他們也許不會接受你的建議,不去尋找任何「有效的
幫助」 —— 這也與你無關,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生活。
9. 在一個團隊中,你的幫助不能鼓勵一種合作的團隊文化(即每個人互相幫助);相反,它
導致其他人的懶散,留給你被利用的感覺。
當你看到這一點,請愉快地宣布你正在撤退,為他人的進入提供空間,同時協助他們發展必
須的技能(示範給他們看該如何做,因為他們也許之前沒能學會),之後放下不屬於你的責
任。
10. 你發現你打算只持續一段時間的、適量的幫助,已經變成你討厭的、有負擔的、無目的、
長期的責任。
這是一個陷入幫助、給予圈套的征兆。提醒自己,你過去的幫助不能作為永久幫助的承諾。
你並未對此作出承諾。如果你知道事情會這樣發展,你不會同意幫助。因此,如果你退出,
你沒有違背你的承諾,或者當壞人。
以上 10 條中有你符合的情況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你該考慮果斷停止這種付出了。
本文作者 KnowYourself,由只有一部分人喜歡的心理學科普微信公眾號「 KnowYourself 」
授權羅輯思維發布。
--
(羅振宇回應)
1. 幫助的客觀結果不是道德升華,而是彼此依存。
2. 如果不願意形成彼此依存的關係,則短期的幫助更為良性。
3. 反之,長期提供的幫助,客觀上一定帶有「馴化」的結果。
4. 所以,幫助他人的強度,不能取決於善意,而要取決於未來你想形成的關係。
來源:https://goo.gl/AYL63e
- Apr 20 Wed 2016 11:58
[十點] 什麽時候你該停止幫助他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