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作錦
胡適當年倡導的「好人政府」僅存活三個月,「好人媒體」就更不用說了。
法國人托克維爾在1835年寫的《美國的民主》這本書,到現在仍被人閱讀和記憶。他在書中說,
對於美國民主而言,新聞事業是必須和重要的。他這一觀點雖被廣泛引用,但托克維爾對當時美國
媒體充斥暴力和庸俗的特性甚無好感。事實上,美國新聞界迄今仍未能完全「免俗」。不僅美國,
舉世各國媒體大體皆有此病。這似乎成了普世新聞界「必要的罪惡」。
有人為「必要的罪惡」下過註解:「罪惡是真的,必要卻未必。」
是則,媒體對暴力和庸俗仍應全力自省和自救。就像人出生就預知死亡,但還是要好好活著,進德
修業,以求有益人群。
媒體怎樣自省和自救呢?那就是不同流合汙,不以「大家都這樣」為遮羞布自甘沉淪。
《遠見》雜誌辦「新台灣之光100」選拔,找出為台灣增光的100人來。這些人刻苦努力,不僅提
升了自己,更把台灣帶進國際視野裡,讓世人認識台灣,了解台灣存在和奮鬥的意義。
《遠見》又從100人中找出四組人,包括景美女中世界拔河冠軍隊、布農族原聲童聲合唱團、遠東
科大1,257件發明的師生群,以及世界麵包大師金牌得主吳寶春的經歷,製成影片,7月29日在台
北誠品放映。每一個故事,都有汗水和淚水。是大家的汗水和淚水,灌溉出台灣的生命力。
燈光亮起,全場肅然,然後是如雷掌聲。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在現場致詞說,他看完後做的第一件事,
是擦眼淚。不僅陳益興,很多人都掉了淚。
《遠見》做這件事,花了大半年時間和不少金錢,賣雜誌相信收不回成本,何況一下子就被「陳致中
召妓」這類的新聞狂潮席捲而去,「新台灣之光100」不知幾人記得?
國人多相信「好人有好報」。當一等再等好報還未來時,就自我安慰說:「不是沒報,時間未到。」
其實,做好人只是自我追求,讓良心有個安頓處,不在乎有無好報。如果為「好報」才做好事,那還
算「好人」嗎?
同理,媒體不走邪惡之路,是基於對一種價值的信仰,並自願長期、忠誠的護衛。他們為其所當為,
在品格和精神上的滿足,就是應得和能得到的「好報」。
民主制度不是自然發生的,是人造成的。如果能自然發生,則所有國家都應民主才對。因為是人造成
的,而人的努力程度不一樣,所以各國民主程度就有不同的等差。
不錯,一國的新聞事業影響這個國家的民主制度。但若其新聞界不健全,不循正道的媒體受公眾歡迎
和寵愛,堅守專業規範者反而發揮不了影響力,則這個國家的民主政治是好不起來的。所以說到底,
民主的良窳,決定於人民,不是媒體。
胡適民國10年八月在演說中提倡「好人政府」。次年五月和蔡元培等16人聯名發起「好人政府」運
動。八月有三個簽名的「好人」進入政府:王寵惠組閣,湯爾和任教育總長,羅文幹任財政總長。胡
適高興的說:「雖不能做到清一色,漸漸趨向湊一色了。」可是內閣與國會不和,鬥爭結果,王寵惠
內閣十一月總辭,「好人政府」只維持了三個月。
台灣有人曾打過「好人媒體」的主意,想想「好人政府」的往事,就知那種想法是多麼不切實際。
來源:http://tinyurl.com/25tnluo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