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82/4776156728_f55bbb5005.jpg)
文/李拓梓
世界上令人討厭的東西很多,有人討厭蟑螂、有人害怕老鼠,雞一定很不喜歡來拜年的黃鼠狼,
而人們討厭政治,好像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幾日前,備受敬重的知名導演柯一正在一場反核記
者會上公開表示:「政治人物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聲明他反核「沒有政治力介入」,並呼籲政
治人物從反核議題上退駕,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面對批評,在非核家園議題上努力近三十年的民進黨也從善如流,要求公職三月九日參與民間團
體舉辦的遊行時,應該避免攜帶政黨或者候選人個人旗幟。一位資深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私下喟
嘆,推動反核三十年,效果好像還不如林志玲出來說三分鐘。這些現象都直指一件事情,政治人
物的社會的風評慘不忍睹,普遍共識似乎認為,只要和政治扯上關係,八成都沒好事。
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政治這個因於權力分配、決定人民幸福與否,被亞里斯多德認為是偉大生活
實踐的領域,今日竟淪落如此冷嘲熱諷?人們為什麼不喜歡政治?政治人物為什麼常常惡名昭彰?
的確是個有趣又值得探討的話題。
如果把政治分成精英的供給面和社會的需求面兩個層次來看,在供給面上,政治人物丟出了太多
光說不練的糖衣砲彈,而且貪得無饜、機關算盡,固然導致自己信用破產;但需求面上,民眾自
己對於自己的權利無甚關心、即使民主化之後仍抱有臣民(subject)心態,對於無直接利益公
共參與意願的相對低落,對政治隳壞的責任,也難辭其咎。當然,這些因素其實是透過媒體來相
互影響的,媒體在其中因為權力或者金錢之故自甘墮落,失去公共性與批判能力,甚至成為某些
政治力量的幫兇,其實也是這種惡性循環的推波助瀾者。
也就是說,這種因為政治很爛而討厭政治、遠離政治,然後導致政治越來越爛惡性循環,無論是
精英、公民或者中介者,人人有份,實在不只是政治人物自己的問題而已。這惡性循環中,關於
政治精英和媒體素行不良的討論汗牛充棟,不需要再行陳述;倒是公民的責任問題,值得花時間
細究。
本土社會研究者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台灣形成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該有的條件什麼都
有了,公民社會卻始終沒辦法浮現?他們多半歸因於西方公民社會肇因於對國家不信任的傳統而
來,而台灣卻沒有這種傳統。但如果關心西方知識圈的發展,也會發現近來西方學者也對公民社
會的存在感憂心忡忡。
其實,公民社會之所以不浮現,可能也是因為如下因素,第一,公民本身如一盤散沙,如果沒有
政治組織的動員,本來就很難動員起來。歷來的選舉研究都顯示,政黨認同才是投票行為的黃金
變項,其他的社會議題主張,動員能力都很薄弱,非直接利益相關者的感情,也多半很疏離。很
不幸的是,政黨認同往往建基於該國特殊的歷史裂痕脈絡之中,因此有些政黨認同在緊繃之時,
難免會「自然溢出」(spillover)地挑動到族群神經、或者煽動了階級動員。也大概是因為如此,
才會被認為政治總在搞一些敏感討厭的事。
第二,政黨以外的公民團體,多半只針對單一議題有深入認識,對於社會整體缺乏觀照。他們所
組成的社會固然有「交疊共識」(overlapping consensus)存在,但對於自身關心議題外公
共事務的冷感,也導致了力量的分散。甚至在共同目標議題上,也難免也出現廟小妖風大的現象,
幾個團體因為微小的戰術差異或人和恩怨而分裂、互不溝通,甚且放任同儕團體彼此間差異的鴻
溝,比異議者距離更遙遠。
這些公民社會之所以不浮現的既成現象,給有心的政治人物可乘之機,他可以用民主之名發動公
民投票,再利用規則的優勢或者不會浮現的公民社會力量,來擊敗他的政治對手,並解決一些政
治上的燙手山芋。也就是說,當他們以政治手段,來解決政治問題的同時,他們也充分掌握了公
民社會以為這是一個社會議題,並且反對政治介入的立場與態度,並以之逆轉擊敗他們本來有道
德高度的政治對手。
不過被執政黨和團體都當作標靶而被亂石擊中的民進黨也不用太怨嘆,這個明明與團體同調,甚
至比團體還早開始倡議反核的政黨,之所以會不受到公民社會的信任,除了公民團體難免有點自
命清高之外,也要怪自己正是把公投的特殊性玩 low 的始作俑者。當年幾個公投成為政黨鬥爭的
劇碼,讓民眾想起公投就皺眉,也讓公投失去了神聖性,代表台灣兩大政治力量的藍綠兩黨,對
於公投被認為是政治的、被討厭這件事,都脫不了關係。
但回到政治的本質面來看,公民社會的團體們也應該要認清,反核公投一戰,其實不可能避免政
治的力量介入。因為這個公投,一如過去幾場公投般,本身就是一場政治算計下的產物。面對執
政黨的機關算計,要妄想靠一盤散沙式的公民力量來完成任務,可以說是天方夜譚。如果真的想
要贏,政治力量當然不可以在這場公投中缺席。
但民進黨和其天王們也應該要了解到,公民社會對於民進黨的不信任其來有自,相較於執政黨的
百般算計,民進黨的當務之急其實應該是默默動員、重建信任。當初前輩肇建這個政黨,是為了
政治上尋找「好社會」(good society)的理想,而對於「善」(good)的追求,其實從希臘
時代以來,也是政治領域中本質上不可忽視的價值。唯有回首當年「非核家園」的理念,是源自
於當時的政治從業者對於善的素樸想像,含有了對人定勝天的反省、含有了對永續環境的企求;
並且堅定在「非核家園」的議題推進上,成功可以在林志玲,而不必在我的立場,然後社會力量
才會相信,民進黨對於「非核家園」的理想,固曾猶疑,但初衷不變。
來源: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60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