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K
近期有感。經濟史告訴我們,任何投資的新形式,都可以創造。唯獨從頭到尾都沒有變過的,
是人性。所以南宋發生過的以印錢來創造財富的問題,今天,放眼美國,也是很熟悉。人類的
歷史會經常走入一種循環,因為每一代的七情六慾,沒有差別,只是使用的媒介與呈現的方式
不同。
貨幣的存在與延續,前提必須是印鈔者的誠信。民主之進程,為了選票,可以掩埋很多問題。
就算發生在眼前,也可以假裝沒看見。不只偉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台灣也一樣。看似表面上的
繁榮,其實是預支未來、尚未發生的十年、二十年後的後代資產。無須看著美國幸災樂禍,不
妨也看台灣政府如何解決長年的赤字問題,因為我們也逃不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地空
轉內耗,也是台灣的長處。我們過去已經用十多年向世界證明了這件事情。
歷史是有脈絡的,無法從中片段式切開只觀前不顧後。印鈔票還錢,打平收支,一直是最飲鴆
止渴的作法,但是與其告訴人們「我們一起過苦日子,共體時艱,才能熬過去」,政治人物會
傾向繼續避重就輕,這是為了政黨,為了選票,不得不說的善意謊言。社會學大師 Eric Hoffer
也曾言:「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所以選民不會接受你
告訴他如何自救,因此你只能繼續告訴他,這一切都可以改變,繼續選我,好日子依然是有可
能的。
無論如何,真相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難以下嚥。人們有窺探的欲望,卻鮮有面對的勇氣。
當所有國家宣稱的貨幣數量,與自己真實現有的黃金儲匯不等值時所造成全球性的經濟災難時,
攤開所有庫存貴金屬,重新檢視貨幣應該一比多少計價等值,遲早得發生。「金本位」或是
「貨幣本位」,本來就是標籤化後的名詞,世界的四大貨幣是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其
實還有第五個,而且它是最安靜的君王:黃金(它也是一種貨幣,只是被人們遺忘。宋鴻兵才
會在書中說它其實才是「沉默的王者」)
看著QE3,看著歐債,看著台灣的政治人物繼續口水戰,我最近常常有一些想法:所謂「敗家
子」,是一個人把「前人」留給這一輩的財產揮霍殆盡,會被叫作「敗家子」,那把「前人」
的、「這一輩」的、「後代子孫」的通通花光的應該叫作什麼呢?
--
美元末日:你不敢面對的最後一個全球經濟大泡沫
(節錄 第一章;個人建議循序漸進全本看完,尤其是最後一章)
文/朱冠華
第一章 隱藏在貨幣背後的祕密
現代貨幣的產生,可說是一種高明的「搶劫」。當銀行印出一堆紙幣,換走人民手上的黃金
白銀後,再以法律規定我們必須使用這些貨幣,他們就能夠控制一切,手段之高超,百萬人
中也未必有一人明白其竅門所在。
紙張換金銀的騙局
美國最神祕的政府部門是什麼?竟然是作為美國中央銀行的美聯儲。
美聯儲完全不受任何部門的監督?美國公民不行,國會議員不行,中央情報局不行,國
防情報局不行,聯邦調查局不行,媒體不行,甚至總統和最高法院也不行。雖然西方國家鼓
吹獨立的中央銀行,可是獨立到凌駕一切,不受監督也不對任何人負責的地步,是否有點過
頭了?
為何美國政府無法監督自己的部門機關?
不要以為美國聯邦儲備局有「聯邦」兩個字,就可以當它是政府機關,聯邦快遞不也有
「聯邦」二字嗎?美聯儲實際上是一家私人銀行,由國際金融寡頭所擁有。之所以不直接用
「中央銀行」的名稱,是因為美聯儲創建的年代,中央銀行一向聲名狼藉,美國憲法也規定
不准成立中央銀行。既然不准成立中央銀行,那國際金融寡頭就成立「美國聯邦儲備局」,
用「聯邦」名義來矇騙美國人。
為什麼負責創造貨幣的美聯儲要如此神祕?因為創造貨幣的程序藏有「不能說的骯髒祕密」。
現在,我們社會的流通貨幣,超過九成是私人商業銀行所創造出來的,這些銀行是我們
最常接觸的,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國家的貨幣是由它們創造的,還以為是政府財政部用機器印
刷出來的。
這個創造貨幣的程序到底是有多骯髒呢?
簡單說:如果有一群人存了一百萬元給銀行,又有一群人向銀行借了一百萬元,當一百
萬元借完後,理論上你是借不到了,可是銀行還是可以借錢給你。銀行可以打電話向中央銀
行借一百萬元,利息三%,然後再將這一百萬元以八%利息借給你和其他人。也就是說,商
業銀行是人民的銀行,中央銀行是商業銀行的銀行。
這體系有問題嗎?看起來好像沒問題?商業銀行借給我們的錢來自存戶。那中央銀行借給
商業銀行的錢是怎麼來的?
是有人存一百萬元在中央銀行嗎?沒有!既然沒有!那這一百萬元哪來的?
這就是現代貨幣體系背後的骯髒祕密所在。
在還沒進入電腦時代前,中央銀行須要打電話指示鑄幣廠開動機器印一百萬元的鈔票出來,
而現代只要在電腦上打打幾個數字,在商業銀行的戶頭中增加一百萬元的數字,就能無中生有
創造出一百萬元的電子貨幣。同樣的,現在商業銀行的貸款也是通過電腦,在借款者的戶頭加
上幾個數字,以部分準備金制來槓桿化,無中生有創造貨幣。這些電子貨幣進入我們的戶頭,
我們就能用銀行服務進行轉帳交易,或通過櫃檯、ATM提款機提取現鈔。因為全民不會一起提
款,所以紙幣形式的貨幣只須占貨幣供給量約五%就行了!
這個創造貨幣的程序有問題嗎?
我敢肯定,你將這程序告訴其他人,幾乎沒有多少人會認為有問題,反而認為「本來如此」,
何必大驚小怪。這是經過長期性的洗腦,人民對貨幣認識近乎無知的結果。如果你認為「本來
如此」,那我們幾千年來,貨幣形式是否都是使用紙幣?是否「本來如此」?
當然不是!幾千年來,我們使用的貨幣是黃金和白銀。「本來如此」的金銀貨幣,何時變
成紙幣了?現在紙幣或電子貨幣已全面取代金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我們的祖先會幹出
用金銀換紙張的蠢事?箇中內情,我們就得回到歷史的過去,看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貨幣的誕生
原始社會的人類,為了滿足各種物品的需求,必須與其他人交換自己無法生產的東西,這
稱為「以物易物」。但「以物易物」限制大,用來交換的東西對方未必需要,如此物品就無法
交易。交換物品的價值也難以確定。例如你認為一頭牛可交換二十隻雞,對方未必認同,可能
認為只能換十隻雞,如此不穩定的價格,很容易把市場搞亂。
價值無法統一確定,造成無法「等價交換」。「等價交換」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打比方說,
iPhone 和 HTC 的功能接近,價值相差有限,也許有很多人樂意相互交換,但是若用iPhone
和 NOKIA 手機交換呢?大概沒人願意吧。若沒有「等價交換」,貿易的發展就會受限,物品
流通管道就會阻塞,陷入貨品雖多,但人人匱乏的奇怪窘境。「等價交換」還藏有一重要因素,
就是作為交換的媒介需要有價值,原因在於有價值的東西大多稀缺,這就可以發揮穩定市場的作用。
「以物易物」即使在同一部落裡都會產生麻煩,更別提跨部落、跨區域、跨文化的發展。
為了解決這問題,必須有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物品介入。這物品被稱為「貨幣」,也就是我們
俗稱的「錢」。
至於該使用什麼作為錢呢?經過不斷的市場驗證,淘汰了無數的貨幣,總結下來,要擔當貨
幣的職責的東西,必須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第一、便於標準化、同等價值交換,價值容易確定。
第二、流通廣泛,且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第三、易於分割,方便「找零」。
第四、便於攜帶。
第五、不易變質。
健全的貨幣,還必須具備三種功能:
第一、交易媒介—商品交換的媒介且流通無阻。
第二、儲存價值—貨幣化的勞動力價值可穩定被儲蓄。
第三、價值衡量—衡量一切物品的價值。
在人類貨幣演變的歷史中,實驗了數不清的貨幣,曾用過的有牲口、鹽、糧食、稀有貝殼、
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玉石等物品。其中,糧食雖曾廣泛接受,但是交易受限於收穫季節
,且天天都在消耗,基本上沒有太多「價值盈餘」可供儲存。而寶石價值雖然高,但是品種太多,
無法標準化也難以分割。
選來選去,有一定文明水平的民族最後都會選擇以金屬作為媒介物。因為金屬的質地比較均
勻,容易分割,每一個被分割的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質地都相同。另外,金屬還可以被任意地熔煉,
製成不同的規則或形狀。更重要的是,某些金屬色澤美麗,取得不易,正可顯示擁有者的特殊身
分,而人類對這類奢侈品的占有欲是無止盡的。經過市場多次實驗後,能夠完全符合貨幣五大條
件的,只有黃金和白銀。而銅的存量太多,只能作為小額交易的「輔幣」。
馬克斯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天然貨幣是金銀」。這表面上看似矛盾的話卻是至理名言,
將金銀這天然貨幣的特性解釋得很徹底。金銀天生下來就不是貨幣,因為金銀在人類誕生前就存
在於地球上了,當時哪來貨幣這概念?可一旦出現了人類文明,就需要貨幣這東西,而可以稱為
天然貨幣的,只有黃金和白銀。也只有金銀才能滿足貨幣該有的「五條件,三功能」。
撇開宗教意識不談,黃金和白銀的確是上天創造的貨幣。金銀這些金屬元素,是在超新星爆
炸中誕生,這些稀有金屬需要超級巨大,最少八倍太陽質量的宇宙工廠才能產生。超新星爆炸的
碎片從宇宙掉落在會出現人類的地球,因此,金銀的確是上天創造給人類的貨幣。
真正的財富不是錢
雖然金銀因為其貨幣屬性和稀缺性,一向被人視為財富象徵。從物以稀為貴的商品角度來看,
金銀作為財富象徵基本上沒錯。不過若站在經濟角度來看就未必了!
什麼是財富?財富的本質是什麼?
真正的財富是商品物資,就是土地、糧食、石油、金屬,或者各種製成品等東西。貨幣只是
財富的反映,不論是黃金、白銀,還是紙幣或電子貨幣都一樣。貨幣只是取代以物易物的交換形
式,目的在於更方便得到物資,而不是貨幣。如果沒有物資,貨幣還有什麼用?
現代使用的紙幣或電子貨幣完全沒有內在價值,只是單純的財富反映。唯作為終極貨幣的黃
金和白銀,因為其稀缺性,所以永遠有財富價值。只有一種情況才會造成黃金價值下跌,那就是
「時貨不遂」的時候。也就是中國春秋時代的著名政治家管仲所說:「時貨不遂,金玉雖多,謂
之貧國也。」
「時貨不遂」的意思就是貨物、商品的生產中斷,市場無法供應。因為黃金白銀的功能在於
媒介商品交換,現在連商品都沒了,自然不需要錢。想一想,如果目前生產的稻米供應達一百噸,
剛好足夠人口需求,但若發生自然災害,導致稻米供應降至七十噸,又沒有其他代替品,到時候
你說是稻米值錢呢?還是金銀值錢呢?當然是稻米值錢!此時即使供應更多金銀也無濟於事。可
見貨幣的價值是建立在貨物的供應與流通上。
可是現代經濟學家卻忽視了這基本道理,錯誤地將財富反映當成財富實體。每次經濟衰退,
就打開貨幣閘門大印鈔票,天真認為印鈔票可以增加財富。以前西班牙大量掠奪美洲的金銀,也
沒有使其富裕起來。因為商品生產沒增加,過多的金銀反而造成金銀自身的貶值,物品價格全面
飆漲。金銀都尚且如此,難道無價值的紙幣會更好嗎?
現代經濟的問題,就是一大群經濟學家以約翰.勞(John Law)為師,相信「貨幣=財富」
的貨幣理論,人為操縱貨幣,扭曲自然經濟,終造成現在全球經濟結構病入膏肓。
金銀為什麼可以穩定物價?
為何以黃金白銀作為貨幣結算單位的經濟體系,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幾千年來都能夠穩定物
價呢?
首先,請你想一想,你身邊所看到的,無論便宜還是昂貴的物品,有哪一個物品的生產材料
不是取自天然資源?所有產品的生產全部都是自然資源的合成品,沒有一個是無中生有的。天然
資源種類繁多,有從事能源的石油、天然氣、煤炭、鈾等,也有作為工業原料的木材、銅、鈀、
鎳、鉛、鋅等,還有維持我們生命的糧食,如米、麥、雞肉、牛肉、蔬果、咖啡、大豆等。
天然資源的商品存量和黃金白銀一樣,在地球上是固定的。長期來看,其供需增減都是緩慢
的,世界人口不可能出現短期爆炸性成長。
了解這一點,就該想通「黃金追不上經濟發展」實為邏輯不通的謬論,因為所有經濟生產材
料都取自有限的天然資源,服務業是依附在製造業而產生的。有限的資源和緩慢的人口增長,注
定了經濟根本不可能出現爆炸性的長期成長,所以根本沒有黃金追不上經濟發展所需的問題。而
我們目前看到的雙位數GDP成長,大部分是通膨製造的貨幣幻覺,而非真實成長。
因為金銀貨幣與商品的存量有固定的比例,波動並不大,我們無法一下讓金銀和商品短期內
大增一半或大減一半,所以用金銀作為商品和其衍生合成消費品的結算單位,價格自然也是穩定
的!金銀可以穩定物品價格並非人為,而是自然的經濟規律。
商品財富和反映財富的金銀貨幣是不會憑空增加的,一方財富的增加必使另一方財富減少,
任何像約翰.勞那樣,試圖改變這條自然經濟規律的人,都會造成經濟體系的混亂。歷史上,試
圖改變這條自然經濟規律的利益集團,不管他走多遠,勢力多強大,最後都要回歸原點。
現代的經濟學傳播了不少荒謬的理論。每當經濟衰退的時候,不是順其自然規律,而是試圖
逆轉經濟規律,破壞商品財富和反映財富的貨幣之間的平衡。這些經濟學家怎麼做呢?
很簡單,就是降低利率,刺激消費和投資,說白了就是印鈔票掠奪人民財富。想走捷徑而不
提高真正的財富商品的生產力,反而增加反映財富的貨幣,這就是務虛而不務實。印鈔票怎能增
加財富?
對個人來說,鈔票增加了,財富自然增加,但對整體經濟來說,卻不是這樣。沒有任何財富
可以通過印鈔票來創造,因為貨幣只是財富的反映。真正的財富應該在於商品經濟,這種「逆經
濟週期」的寬鬆貨幣政策,只是在財富反映的貨幣上做手腳,讓它貶值,藉以推高名目資產價格
來推高GDP,欺騙大自然的經濟規律罷了!
金銀無法大量增加,也無法忽然縮減,所以通膨或通縮的發生,必然是紙幣或電子貨幣這些
通貨所造成。貨幣流通量必須和商品貿易流通對等,這才是健康的貨幣體系。商品財富當然無法
短期內大量增加,否則會產能過剩。對有關當局來說,增加反映財富的貨幣就簡單省事多了,因
為現在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紙幣。當銀行家增加了貨幣供給,貨幣就會因數量增加而被稀釋,購
買力就會下跌,而商品數量變動不大,結果自然是價格上漲。所以,錢是愈印愈窮的。
整個商品和貨幣的經濟架構可以這樣簡單解釋:財富=商品物資;金銀貨幣是財富反映;紙
幣是金銀符號;電子貨幣是紙幣符號。商品物資和金銀都需要大量生產活動和成本才可獲得,所
以用金銀為貨幣才能等價交換,經濟才能公平分配。
紙幣卻無法滿足貨幣物質的「同等價值交換」條件。沒有這條件的紙幣也無法完好執行「儲
存價值」和「價值衡量」的兩大功能。作為紙幣符號的電子貨幣則更糟糕。交易媒介的金銀被紙
幣取代後,商品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平衡被打破和扭曲,經濟體系從此進入亂七八糟、顛倒陰陽的
時代。
金匠銀行家的故事
當社會選擇以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時,便需要一批專門從事探勘、開採的人才,以
及一批把黃金鑄造成符合標準規格的錢幣的金匠。
金匠用高價黃金所鑄造出來的錢,自然得小心保管,於是,他建造了一座非常安全的保險庫。
其他人看到這保險庫造得這麼穩當,也想把他們的黃金錢幣拿過來放,經過溝通,金匠同意了,
但要收取一筆租金,作為保管費用。此後,出租保險庫成了一門生意,金匠幫人保管金幣,同時
發出一張「倉單」,或者說是票券,載明所存的錢幣數量,租用人可隨時憑此「倉單」來兌現黃
金。
由於金匠遵守商業道德,見票即兌,所以很受信任,而這些「倉單」隨時都可兌換金幣,十
分方便,不必沉甸甸的帶在身上一枚枚數,慢慢地,「倉單」有了公信力,成了黃金的符號,就
像黃金錢幣一樣流通起來了。
「倉單」後來被稱作銀行券,也就是我們現在稱作紙幣或鈔票的東西,它還有一個少人知道
的名稱叫做「通貨」。我們平時不滿物價上漲的時候,就稱這種現象為通貨膨脹,不就表明造成
物價上漲的原因是鈔票多了嗎?
只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通貨膨脹的名詞卻不解其意。在意義上,紙幣其實就是支票,是用來
兌換黃金的憑證。可我們現在卻用另一種支票來兌換紙幣這種支票,真是諷刺!
再說說金匠吧!他起初把保險庫空間分租出去後,發了一筆小財,可是年復一年,金匠又發
現一個現象,就是存款人很少來取走黃金,而且他們也不會在同一時間來取錢。這給金匠一個啟
發,他想利用這個特點,開創另一種「金融創新」業務,也就是貸款收取利息的生意。可是他不
是貸出黃金,而是那些被人普遍接受的紙幣。對金匠來說,這種紙幣要發多少有多少,一點成本
也沒有。
隨著工商貿易的發展,愈來愈多人向金匠申請貸款,而金匠認為租用保險庫者不會同時來兌
錢,他只要以租用者的黃金作為抵押,貸出他發行的紙幣,只要貸款者可以償還貸款,租用者也
不會有什麼損失,如此神不知鬼不覺的,利息就穩穩地裝進了金匠的錢袋。
人民將金幣存在金匠的保險庫,是請金匠保管,不是借給金匠,所以金匠的「金融創新」行
為根本就等同於偷竊。這時候,金匠不再是金匠了,而變成了偷竊的銀行家。他不勞而獲靠印紙
幣牟取的利益,比租借保險庫還多。經年累月下,金匠用別人的錢賺錢,變得比誰都富有,而其
他人也開始懷疑他不當使用客戶存在保險庫裡的錢。於是,客戶聚在一起,揚言要金匠澄清他的
收入來源,否則就撤回存在保險庫的黃金。金匠將保險庫打開,所有人的黃金都在保險庫裡面,
沒有損失一分錢(當然,金匠只是借紙出去)。存款人進一步知道金匠致富的內情後,並沒有將
黃金提走,反而要求金匠......不,該稱銀行家了,他們要求銀行家讓他們分一杯羹,分享利息的
收入。
早期是人民租用保險庫,付租金給金匠,如今演變成借錢給金匠,讓他去錢生錢,而客戶也
分得一部分收入,這就是現代銀行的由來。銀行家付給存款人低額利息,再把存款用紙幣形式以
更高利息貸出去,中間賺取差價,這是早期銀行的經營模式,也是我們熟悉的。
客觀來說,雖然金匠早期挪用客戶的錢用於放貸,的確是不守誠信的偷竊行為。但當時歷史
的發展,的確也有擴張信貸,激活經濟的內在需要。只是銀行家天天看著真金白銀,在貪欲驅使
下,逐漸走向偷竊全球人民財富的歪路。
現在全球的貨幣體系並非內在需要,而是隨銀行家私利建設的。現在的銀行早就不是過去那
種銀行了!以前銀行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現在卻是實體經濟的食利者和寄生蟲。
--
另外,全球金融進入危機,也在此推薦另外一本書。
(誠品就有進,而且是熱銷品,我上次有無意間逛到)
這本可以一次幫助你看懂很多事情─
崩潰背後,主導世界全局的一群人。
美元末日(感謝熱心的中文翻譯!) :
(共三集,看完後可以幫助你了解世界未來經濟局勢,解釋得非常好懂,而且親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