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K)
「眼睛睜開了 耳朵全不見了
嘴巴它說著 耳朵全給丟了......
......什麼是新聞 好像只有飢渴
攪盡了心思寫著 Just to be famous
你又被人騙了 整個世界變了
可能他的快樂來自於我的痛苦 瘋了
你又被人騙了 整個世界變了
只要他能 famous 管它什麼是真的 假的......
......只要他能 famous 想 famous Nothing's matter」
─ 何欣穗《Famous》(收錄於 2002年發行《她的發光搖擺》專輯)
----
文/胡晴舫
2007年春天,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發生時,違反人類逃生本能,研究生阿爾巴
古蒂(Jamal Albarghouti)不但沒有迅速離開現場,反而拿出他的諾基亞手機,像個勇闖
火線的戰地記者往槍聲連連的教室大樓匍匐前進,開始拍攝。不到半小時,他的四十一秒記
錄已經被有線電視新聞網重金買下,全球播放,同時也上載至 YouTube 網站以及他自己的
博客,點擊率當晚即累積百萬人次。媒體與科技業者同聲慶賀,這是市民記者時代的來臨。
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是現場的新聞見證人。
沒幾天,美國全國廣播電視臺收到了槍擊案元兇趙承熙的郵寄包裹,里面包括了長達二
十三頁的宣言、四十三張照片和二十八份錄像數據。當然,他的影片很快上了螢幕,讓全世
界親眼目睹他的憤怒與失落。趙承熙不假他人之手,自己「訪問」了自己。他,也是一個市
民記者。
歡迎來到 YouTube 年代。前不久,世人還在討論 Google 如何從此改變了我們的知識
地貌,科技形式已經又一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內容。
在這個人人記錄、人人寂寞的博客時代,越來越多產品必須冠上一個英文小寫的「i」
(大寫的「I」為我,小寫的「i」為小我),以訴求看似微不足道的個體,深化他們的獨立
存在,頌讚偉大的個人力量。什麽東西都是「你的」或「我的」(「你的」其實就是指涉
「我的」),不再是「人人的」、「全家的」、「全國的」。連法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候
選人也擁抱如此策略,她的政見核心即是「你決定法國的未來」,她的責任只是聽「你」說。
權力分散,去中心化,多元價值,讓美國《時代》雜誌兩年前根本選不出一個年度風雲
人物,最後,他們只好說,那個人就是「你」。因為這是一個「小我」的新世界,「你」──
也就是「我」──才有資格主宰。
且不論這份權力是否被過度誇大,或「小我」是否真的更不容易沈醉於權力的虛妄性,
我們的確已經活進一個人人自創頻道的時代。由於現代人學會了懷疑國家政府與主流新聞媒
體,我們更願意採信業餘者的說法。當我們睜眼檢視機構權力,卻忽略了業餘者的人性與專
業訓練,我們總以為業餘者沒有利益動機去說謊或犯錯,而政府或媒體大部分時候卻很難逃
脫這層嫌疑。其實,瀏覽網路時,就像我們收閱主流媒體一樣,都需要適當的懷疑反思,以
為每一個博客之後都是一個知識達人乃是我們時代的危險認知。
YouTube 崛起,更狂卷起一股小我風潮,各地業餘者興致勃勃製造不同的影片,非職
業化的拍攝手法結合了自我暴露的渴求,勾引了觀者眼見為憑的信仰。我需要你看見我,你
需要我看見你,兩股欲望扭轉成麻繩,強力拉動每個小我征服世界。點擊率成了最新指標,
只要是大家都想看的東西,就是好事。
就某方面,研究生阿爾巴古蒂與賓拉登、趙承熙乃至把激情照貼上網絡相簿的臺灣高中
男生,都分享了相同的心態,他們都追求個人的網路點擊率。這已不是舊有認知上所謂精英
文化對抗大眾文化的拉鋸戰,而是小我要求被注意的銳利尖叫。
在這個人人有頻道、個個沒人看的 YouTube 年代,炸掉紐約雙塔、殺掉三十二個人、
流通性愛錄像帶都不過是讓別人看見自己的一種方式。而研究生阿爾巴古蒂雖然沒傷害任何
人,卻滿足了趙承熙的期待。
他讓趙承熙的行跡被我們看見,同時,也讓他自己被看見。
眼見為憑,只要你看見我,就證明我的確存在。如果沒有人看見,我雖活著卻如同死去;
反之,若有人看見,我雖死去卻如同活著。讓別人看見,在網路時代成了個體實踐自我的最
主要手段。於是,從電視實況節目、網絡真人秀到網絡八卦站,許多個芙蓉姐姐、許純美、
從不知名角落冒出的各色人物,靠著敢秀就能紅的不二法則,即使只是暴露自身的人性,便
成功攫住眾人的目光。
不光無名小卒在網絡空間施展如此策略,以求三千寵愛集一身,甚至,精英名流也不自
覺藉由曝光私人生活細節,以追求民眾對個人的認同度。當法國總統薩科齊開始約會模特兒
出身的女歌手布里妮時,他們的羅曼史活脫一齣電視通俗劇,天天在法國民眾面前上演,一
會兒他們手牽手去巴黎迪斯尼樂園,一會兒他們漫步埃及尼羅河畔,一會兒,尚未擁有第一
夫人身份的她打算跟隨他去拜訪印度。當法國民眾擔心他們的年輕總統只知道吃喝玩樂,穿
華服追女人,正日不務正事,薩科齊正大光明地解釋是,他只是比他的前任更誠實,更像個
人;至少他不會學前法國總統密特朗搞個私生女,卻十八年不讓她曝光。
此套人性化的哲學,不僅沖擊了向來嚴肅的法國政治界,連總是冷酷刻板的俄羅斯總統
普京也被發布了一些他上身打赤膊釣魚的肌肉照,搞得全俄女性暈陶陶。至於臺灣地區,早
已習慣政治人物天天在民眾面前哭泣、下跪、殺雞頭、跑步秀大腿。政治在臺灣地區,形同
演藝事業,時時演出實境真人秀。
乍看之下,政治人物之所以忽然人性,似乎與二十世紀以來的反英雄主義有關,反英雄
才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們不似古代英雄遙不可及,幾近神,卻有血有肉,也會心痛也會受
挫,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為天生異稟,而是因為他們掙扎、受苦,最後終於征服了他們自己的
人性弱點。意思是,他們跟你我一樣都是人。
然而,以前形象總是堅不可摧的名人開始人性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社會的溝通媒介正
急速地改變,人性的私密細節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商品與市場手段。
以前社會溝通的制作成本高,且單向地由上往下。由於網路與影像科技的繁榮,參與的
價格降低,管道平等而多元,個人博客叢生,YouTube、MySpace 與 Facebook 這類網
站提供無名大眾展現自己的機會,表達自我已經成為最新的文化主題。通過手機隨機攝像、
無須沖洗的數碼照相機、廉價的錄像機,通過網絡的傳遞,人們不斷記錄且公佈自己與周圍
朋友的生活片段與私密想法,以達到自我表述的目的。
「我秀,故我在」,已經取代了「我思,故我在」,成為人類存在的本質。於是,一種
新形態的暴露狂主義誕生了。人們因此自願或被迫地分享許多陌生人主動公布的生活細節,
從電影品味、性幻想對象、心情故事到日常流水賬,無一不括。人類一直都多少有暴露狂的
傾向,只不過,以前我們只是強迫親友看旅遊照片或初生兒玉照,現在我們要他們觀看我們
在鏡頭前唱歌、洗澡兼喝醉酒抓狂。
當「自我表達」其實對等於「自我暴露」時,實時感──或說現場感──便成為最重要的
美學價值。影像業餘,文字青澀,都無所謂,而是「我在那裡,看見了這個,做了那個」,
捕捉瞬間,記錄永恒。公眾新聞的表述也跟著改變,一些主流記者開始採取電報文體,發手
機短訊,現場轉播才是關鍵,如同市民記者概念的盛行,信息的挑逗點在於「我在那裡,我
看見」。
暴露自己,也暴露別人,就是暴露狂主義的時代精神。
暴露狂主義到在主流媒體中的表現就是狗仔隊文化。狗仔隊在現代媒體中的功能就在揭
露名人的隱私面向。表面上,名人深受其苦,事實上,不少名人也利用了暴露狂主義,譬如
最近在狗仔隊鏡頭前演出崩潰鬧劇的美國歌星布蘭妮。從去年開始,在狗仔隊一週七天、一
天二十四小時的全面跟監下,布蘭妮暴露下體、理光頭、拿雨傘戳人,最後幹脆跟一名狗仔
攝影師交往,這些失控的畫面在網絡上撲天蓋地,竟然制造了所謂的「布蘭妮經濟」,價值
高達一億兩千萬美元。
布蘭妮的事跡正好也印證了暴露狂主義容易鼓勵極端路線,因為點擊率依靠的是驚嚇元
素。越聳動的畫面,越嚇人的舉動,越能喚起註意。點擊率成為判斷人氣的指數,而不再是
欣賞、認同或喜愛。
人性,原本是人類亟欲控制與隱藏的對象,誰知道,到了網絡時代,竟成了最值得炫耀
的東西。
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那些我們在網絡上讀來的信息究竟可不可靠。每天每時每分每秒,
就在我們說話的這一刻,全世界各地都有人正在鍵盤上飛快敲進新的信息,而另一個人正在
搜尋他剛剛寫下的信息。
網路正在改寫人類的知識體,而且還不是終結,才剛剛開始。當網路開啟了一道門,讓
知識免費流通,信息自由廣布,意見免除審查,網路便逐漸成為人類的集體記憶庫。人們去
網路上查詢信息,就像以前上圖書館找數據一樣。然而,這個日漸龐大的記憶庫,如同以往
人類的歷史記載,已經難以避免地充滿了人為的操弄與虛偽的記錄。
如同我們當年對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質疑,現在對網路上所搜尋來的知識與信息也要
小心看待。當年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問題是壟斷性的權威,所以當網絡被發明出來時,仿
佛是在一池靜水邊上開了個口,令新鮮泉水流入。而今,這股泉水匯成大河,成為眾人飲水
之地。當河面加寬,河流加深,奔向大海之時,難免開始夾帶許多未經篩選的雜質,影響到
知識的純度。
不同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的網絡1.0版,當時只算另開了一個傳媒管道,如今的網絡
2.0版鼓吹全民上陣。人人去維基百科撰寫知識,開博客抒發生活心得,上 YouTube 貼自
己邊挖鼻孔邊洗澡的錄像。缺少了傳統的專業把關者如編輯、學者、教師,網絡上充滿了各
種來歷不明、未經查實的文本。
由於網絡的匿名性,讓文本來源更難查證。網路空間早已不再無辜,大型企業、公關公
司與政府機構進入維基百科改寫自己的檔案,或開設看似獨立的博客宣傳自己的主張。每回
隨著大選迫近,參政的美國候選人在維基百科的個人檔案都會遭到對手篡改或添加負面暗示
的字眼。
不像傳統媒介,所有作者與編輯都身份公開,公司註冊有案,若是報道不實,你隨時能
上法院控告該公司與責任編輯,在網絡上,你找不到文責的對象。一名退休的美國記者抗議
維基百科無憑無據地寫他參與刺殺肯尼迪總統的陰謀,維基百科宣稱他們只是中性的載體,
恕難擔錯。而一名大氣科學教授上到維基百科試圖修改一條錯誤的基本知識,卻被憤怒的無
名網友一再刪除,對方的唯一理由是「你的數據不過是另一種說法」。
匿名性讓網絡輕易成為人格殺手的天堂、知識的百慕大三角區,因為「三人成虎」的定
律,讓知識求證變得困難,資料論證似是而非,而人們仍習慣性懷疑主流機構的利益動機,
往往傾向相信網絡上的業余說法,在不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以為網民一定是毫無私心
的中立者,也很少懷疑博客的言論是否足夠專業。
因此,質疑網路2.0版革命的人如美國作者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宣稱,今日的
網路是「業餘黨」的天下,我們活在一個「白癡專權」的時代,知識產權不受重視,傳統文
化產業工作者紛紛失業,人們不再能通過作音樂、寫文字、拍影片來過活,因為所有人都在
作音樂、寫文字、拍影片。這是一個沒有觀眾的年代,因為全部觀眾都上了臺。最後,只獨
厚了不負責生產、不負責付費也不負責後果的網絡平臺提供者如 Google、YouTube、
MySpace、維基百科等等。
就像飲食必須註重均衡,如果傳統信息產業不該是我們偏食的對象,網路也不應成為我
們唯一攝取信息的來源。尤其,活在一個暴露狂時代,主動暴露的信息就像遭到隱藏的信息
一樣,都需要我們的積極追究與冷靜思考。
並且,獲得信息從來不是知識的終極目標,而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做出有益的
決定。
來源:http://tinyurl.com/8jyczd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