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17  

林書豪很特別,但又沒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特別

文/楊照

2000年美國大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共和黨提名的布希和民主黨提名的高爾相持
不下,最後靠著最高法院的關鍵投票,將總統大位給了實際上獲得較少選票的布希。很少
人會記得,在民主黨初選中,有一位出馬競選,後來敗給了高爾的人,名叫比爾布萊德雷
(Bill Bradley),他的主要政治資歷是曾經當選過三屆新澤西州的參議員,在參議院待
了十八年。


那麼,當選參議員之前,布萊德雷是幹什麼的?或者該問:一九七八年,他憑藉著什麼樣
的條件,當選參議員的呢?答案是:他是NBA的明星球員,在NBA打了十年的球,一
九七七年退休,他的名氣如此響亮,輕而易舉就選上了參議員。一九六七年,布萊德雷加
入NBA,他打的是紐約尼克隊,就是林書豪目前效力的那支球隊。

布萊德雷和林書豪還有更重要的相似之處──布萊德雷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主修美國歷史。
換句話說,「哈佛小子」林書豪帶著傲人的學歷闖蕩NBA,不是空前的,布萊德雷四十
多年前就幹過這樣的事了。

林書豪在哈佛的戰績很光榮,那是他得以闖蕩NBA的根基。打完四年大學籃球,林書豪
創下了驚人的全能紀錄。總得分超過一千四百五十分,總籃板超過四百五十個,總助攻超
過四百次,還有超過兩百次的抄截。這樣的全能表現,是長春藤聯盟史上的第一人。大四
那年,林書豪帶領哈佛球隊創下了全季最多勝場、聯盟內及跨聯盟最多勝場、主場最多勝
場等紀錄。還有,在和當時全美排名第十二的康州大學對戰時,林書豪個人拿下了三十分
和九個籃板,引起美國籃壇注意。

不過這樣的大學成就,不見得就能壓得過布萊德雷。布萊德雷在普林斯頓四年,平均每場
得分高達三十點二分,遠超過林書豪的十七點八分。更重要的,布萊德雷做到了林書豪沒
做到的──將普林斯頓大學籃球隊,帶進NCAA四強賽,到準決賽才敗下陣來,而且在
季軍爭奪賽中,布萊德雷將無緣得冠的挫折發洩在對手身上,硬是豪奪了五十八分。

布萊德雷畢業後,選秀時被尼克隊看上,不過他同時取得了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所入學許可。
他決定先去牛津,拿到了碩士學位後,才回美國打職業籃球。布萊德雷參與了尼克隊最輝
煌的年代,一九七一和一九七三年兩度拿下NBA總冠軍。兩次總冠軍的先發五人一模一
樣(那個球員和球隊都還講究忠誠的年代!),後來,這五個人,通通入選籃球名人堂。

以名人堂的標準看,布萊德雷是長春藤畢業生中,在NBA裡成就最高的。不過要是換不
同的標準看,那他還不算是最優秀的呢!

布萊德雷闖蕩NBA十年,留下了每場平均得分十二點四分的紀錄。和他同時期在NBA
打球,有他普林斯頓的學弟,拓荒者隊的派特里(Geoff Petrie),得分能力遠在他之上。
雖然他大學四年平均每場得分十八點三分,遜於布萊德雷,不過拓荒者隊卻在一九七0年
的選秀會上以第一輪的第八順位選了他,他應該是僅次於莫林納斯(Jack Molinas)在
NBA選秀中排名最高的長春藤盟校畢業生了.派特里也真的不辜負球隊期待,一進NBA
就大爆發,第一年打完,每場平均得分高達二十四點八分,有這樣的數字,他不拿「新人
王」誰拿?

可惜派特里只在NBA打了六年球,就因傷退休了。不過他留下的每場平均二十一點八分
的紀錄,還是遠高於布萊德雷。還有,他生涯單場最高分是五十一分,並且六年當中,就
有兩年入選明星賽。他退休之後沒有追隨布萊德雷的腳步進入政壇,而是繼續留在職業籃
球界;他退休之後也沒有能像布萊德雷般堂皇進入「名人堂」,不過他換個方式找到自己
的天空,擔任國王隊經理時,連續兩年獲選「NBA年度最佳經理」.

布萊德雷還有另一個普林斯頓畢業的學弟,一九七二年進職業籃球聯盟的泰勒
(Brian Taylor)也很有成就,參加「籃網隊」在一九七四和一九七六年,拿下兩次聯盟
冠軍.只不過那時還是「紐約籃網隊」,不是「紐澤西籃網隊」,更不是即將搬家易名的
「布魯克林籃網隊」,那時的「籃網隊」還不屬於NBA,而在ABA.泰勒後來轉戰
NBA,算是個稱職的球員,六年間每場平均也有超過十二分的進帳,不過當然沒到明星
級。

看起來,長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頓的籃球表現最優異.此外,哥倫比亞畢業生也值得特別
一提.那個老前輩,比布萊德雷早十多年混跡NBA的莫林納斯啊!一九五三年,活塞隊
以第一輪第三名選秀權網羅了他.第一年,他表現平平,遠不及後來派特里的耀眼輝煌,
然而,第一年球季還沒打完,莫林納斯就以完全不同的理由再度躍上全國報紙版面。

他被NBA驅逐禁賽!理由是:還在當大學生時,莫林納斯就策動其他學校籃球員詐賭打
假球,被他影響的球員遍布在二十七所不同學校裡,他可真是神通廣大啊!為了這個當時
震驚美國社會(大學運動精神蕩然無存!長春藤名校菁英帶頭作弊!)的案件,莫林納斯
不只賠上了NBA生涯,還鋃鐺入獄坐了六年的牢。

相較之下,林書豪出身的哈佛大學,沒出過布萊德雷、派特里等級的球星,也沒出過莫林
納斯那樣的魔王.林書豪之前,哈佛畢業生一共只有兩位闖入NBA,兩人在NBA的資
歷加起來是──兩年五十四場比賽,總得分是三百六十分,我就不將他們的名字抄在這裡了,
讀者應該也不會計較的啦!

然而如果不將眼光侷限在職業籃球場上,放寬到所有的美國職業球賽領域的話,尤其把在
亞洲最少受到注意的冰上曲棍球加進來,那麼我們會發現那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哈佛畢
業生,不,應該說哈佛學生在美國的職業冰球聯盟裡,那勢力可龐大了。

職業冰球聯盟NHL和NBA很不一樣的一點,他們會從大學隊裡挑球員,然後讓挑中的
球員同時打校隊和職業賽.所以NHL的選秀,主要選的是大一新生,而像哈佛這樣的冰
球強隊,傳統上陣容中會有好幾個職業球星在列。

例如當前正在到處征戰的這支哈佛校隊,陣中就有高達八名球員已經進入職業球隊了,而
光是去年的選秀中,哈佛就有四名學生被NHL選中.很少有哪一年NHL選秀中完全沒
選上哈佛學生的,最高紀錄的一年,哈佛有六名新生入選NHL,到目前為止,打過
NHL的哈佛學生、畢業生,一共有八十八個,我無法一一介紹他們,讀者也應該可以諒
解吧!

整理出長春藤盟校和職業運動的複雜牽連,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林書豪很特別,但他特別
的程度,可能沒有台灣或中國大陸社會以為的那麼嚴重。關鍵在於,台灣和中國大陸,都
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深信會讀書的小孩,沒有道理選擇去當球員,因而也就會對於能夠
從哈佛畢業的林書豪,竟然選擇去打球,感到如此不可思議。還有,這兩個社會的人,也
都普遍存在著職業高下的固定評斷,總覺得打球當球員,就算打得好、打得成功,都是相
對低下的職業,更何況決心闖蕩NBA時,林書豪根本沒有把握能夠在聯盟裡有怎樣的表
現,那他為什麼不善用哈佛學歷,去找「更好的」的工作?

順理成章地,中文媒體就會將報導與評論的重點,放到林書豪的父母身上。他們一定很不
一樣,栽培小孩唸到哈佛畢業,竟然願意支持他去打球!的確,林書豪的父母非但沒有阻
止他的籃球夢,甚至他對籃球的喜好,主要還是他爸爸啟發的。這樣的態度,也和這兩個
社會中設想的家長,很不一樣。

然而,造就林書豪真正最大的力量,畢竟是美國社會的基本價值,尤其是和我們很不一樣
的部分。首先,大學唸什麼,不必然就決定了你未來走什麼路。人有權利,也有空間在年
輕時去摸索自己的可能性,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劃好一個圈圈,給你一套固定的訓
練,而是給你充分的刺激,尋找到自己最想做、最有本領去做的事。沒有那麼天經地義的
規範,唸了哈佛大學就一定得要如何,要不然哈佛大學也就不會在美國成為那麼重要的好
學校了。

此外,一個年輕人將來要走什麼樣的路,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他自己的決定,和他父母
的想法,沒有關係。相應地,到了大學階段,到了大學畢業,年輕人的父母也不會決定自
己有權利、有辦法幫孩子做選擇。並不是說「開明的」父母特別寬容子女,而是大部分
「正常的」父母都不覺得自己可以去干預子女的未來。和我們的習慣相反,不干預是正常
的,干預才是奇怪、反常的。

在「林書豪現象」中,我們看到這種美式教育提供的機會,可以讓我們拿來對應參考;另
外在關注「林書豪現象」的過程中,又映照出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教育迷思,一種老想用
自己狹隘生命預期來限制孩子,改不掉的習慣。

 

來源:http://tinyurl.com/9xmrqz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