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4739 (edit)    

(影像來源:TK @London, UK)

文/TK



講個稍嫌粗俗又矯情的─所謂「正向思考」之我見。

理應的正向思考,應該是:「我此刻還做得差勁,但我相信繼續努力加油,我可以做到」。

毀滅性的正向思考,則是:「我超爛,但是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屌的」。

第一種是有可能翻身的,第二種嘛......是非常值得同情的。

--

Director Wu


繼中X新聞前幾週告訴我們何謂:
「外國人在畫面動嘴巴即可,他講些什麼我說了算」之後,這次輪到吳導。

剛剛看到他寫了三行回應,相信這又可以成一則晚間新聞。

(文章最下方附上中X新聞當時的「即席翻譯」,歡迎收看!)


--

最近由於在準備考試,小弟需要大量閱讀BBC的內容。
(好幾本新聞英語、聽力,外加定時網頁瀏覽)

深感BBC是一個還存有「自我期許和專業要求」的大型媒體。

雖然他們並不完美,而每當我需要列舉英國生產 (Made in UK) 的驕傲時,
我還是不得不說,BBC確實非常犀利,而且有觀點。我很難不提及他們。
(雖然他們此刻也有不得不裁員,引起罷工的內部問題,所謂各家媒體原本就有各自的難處)

然,在我眼中,沒有完美的媒體,但是,可以成為最努力的媒體。

這段閱讀時日下來,在他們這群從業人員所建立起的世界觀,
我看見了南非、印度、南極、中國、智利。
這些都是我在台灣媒體罕見的新聞題材,而他們俯首皆是這樣的範疇。

BBC更討論無數個英國當前的棘手問題,從財政改革,文化發展到歐元危機。
(多到我真的看不完,只能稍作了解,淺嚐即止)


BBC Web  


原來,國際報導內容不僅是天災。
反觀,台灣的國際新聞多為災害,不然就是歡笑一籮筐翻拍網路短片,中間地帶不存在。
同樣也身處島國,BBC講國內更談國際,
提供閱聽者高濃度紮實的政經法社脈動,還有背後發生的問題與檢討。

別看我如此拙劣的形容,其實它們的內容毫不乏味,非常好看!
遠超越台灣人近十年對於新聞的想像力。


BBC news  


其實,面對嚴肅題材,記者養成的訓練就是需要成為民眾普及知識的橋樑。
BBC並不十全十美,而他們嘗試的企圖心與拿出來的專業與素養,卻深使我敬畏。
包括我觀察他們描述的亞洲概況,也非常高段。
比起台灣,他可能真的比我們更能客觀認識中國的現況。

如果你認為BBC他們的總部距離中國這麼遠,我們卻只隔個台灣海峽,
那我必須說出這個真相:正由於我們對於中國缺乏客觀、公正、廣泛地認識,
看著我們每天只能報導「人民幣看漲、陸客都好髒」的新聞台,
BBC的這一大步,讓我對於我們的媒體現況更為擔憂。

拿起報紙,打開電視,你看不到世界,離你最近的所有事情,
都是以欄計費的工商廣告,或是所有雞毛蒜皮,你近乎可以不需要知道的事情。

權力發言位置的極度不平衡,
台灣在號稱最自由、民主的「絕對壟斷」媒體環境,賞了自己一巴掌。

隨意翻閱媒體,除了「錢」,我竟然難以搜尋到關於對岸這群人,
來自於新聞專業的客觀詮釋,與分析描述。

有一堆事情等著要告訴你,然,新聞價值的三大要素:
沒有一件真正「重要」、「客觀」、而且「接軌國際」。

如此狀況,我們的著眼點卻只在乎經濟成長燈號什麼時候從「黃藍燈」改變,
卻完全忽略「媒體溫度計」已經亮起紅燈危險區至少十年。


Lu 01  

Lu 02  

Lu 03  



TWN 01  
TWN 02  


拉回台灣,回到我自己。

剛剛我去吃飯,自助餐店在播放新聞。

看了從整點起跳的三十分鐘(照理來說是最關鍵的黃金頭條時段)

不得不自問:我雖對「戰政治」極度冷感,
然,無數次想「端正」國際視聽,一再強調我們是個有自己國旗的國家,
看看這個「國家」做新聞餵給大眾吃的東西。每每如此「義憤填膺」,我們怎會不覺害臊啊?

「我們提供的內容,是全國新聞頻道呢,還是地方電視台?」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仔細想想,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不是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