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勞的醫療體系  

(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qjjkt6h

2013年08月29日

文/柯文哲(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對健保稍有研究的人就會知道,健保要永續經營,先決條件是「家醫」、「分級」、「轉診」、
「論人計酬」。當根本問題不解決,卻要醫師發揚史懷哲精神,結果就是「四大皆空」。此時再
感慨年輕醫師怕苦畏難、沒人要走急重症,已經和「反攻大陸」的囈語差不多,輕則被訕笑,重
則惹人反感。

我常說,「一個柯文哲之存在,見證台灣社會之荒謬。」如果我們有良好的安寧共照、居家安寧
這些政策設施,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設立所謂的「德蕾莎病房」(急診後送病房)。
是當系統沒有建立,而垂死的病人就躺在那裡,怎麼辦呢?又不能假裝沒看到,總是要有人去做,
但是這已注定會運作得很勉強。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醫師會優先救治急性病人,末期病人只好
先犧牲了。我們的德蕾莎病房試著擠出人力物力去處理急診末期病人的問題,但是榮總院長林芳
郁曾經託人告訴我:「你無法以一個病房去解決台灣的急診問題,更何況急診也只是台灣醫療問
題的冰山一角。」


仿美建立助理制度

醫師應該是一個團隊的領導人,而不是由醫師包辦所有大大小小的醫療工作。我們需要和美國一
樣,建立「醫師助理」的制度,並訓練「專科護理師」做更高階的工作,而不是把醫師拉下來做
低階之工作。但台灣目前醫療體系沒有醫師助理,對專科護理師的執業範圍也多方限制。於是在
台灣,主治醫師做住院醫師的工作,住院醫師做實習醫師的工作,實習醫師做歐巴桑的工作。幾
乎所有基層醫療工作由住院醫師、實習醫師承擔,他們的工作滿意度也可想而知。縫皮膚需要外
科教授縫嗎?其實一個醫師助理訓練幾年一定縫得比教授縫得還要漂亮。

我每次看到急診人山人海,有人在急診走廊的推床上等住院超過一個星期;或者清晨五點以前就
來門診排隊等掛號,我並不以台大醫院醫術精湛而自喜,而是同情病人之無辜。如果在自家附近
就可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誰願意長途跋涉,清晨五點去排門診?誰願意躺在急診走廊的推床上
好幾天,等一個不確定的住院機會?

證嚴法師說:「如果方向對了,走得慢,還可走到目的地。但如果方向錯了,那麼走得再快,也
不能達到目的地。」我們先問自己一個題目:如果台灣的健保要永續經營,那麼整個台灣醫療體
系應該是什麼樣子?醫師之分科組成應該如何分配?醫師、護理師及其他醫事人員的人數應該如
何?然後再問:我們目前的發展方向是朝這些目標前進嗎?


做到過勞死沒人知

此時會發現,事實上我們是離理想目標越來越遠!這時要靠醫界的唐吉訶德去 hold 住局面,做
到死了,或許有機會像林杰樑醫師被哀悼一番,其實更多醫護過勞死也沒人知道。至於撐不住,
帶著失望心情走人的,還要被冠以沒有醫德的罪名。

總之,這是兩難的局面,明知醫療體系有問題,怎麼做都是杯水車薪。但眼前急診的病人就躺在
那裡,怎麼辦呢?要我們醫師不發瘋也很難!

 


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829/352557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