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y Vincent Lin  

(攝影:Vincent Lin)

知道這個消息有點震驚,由於印象很深刻,
我前幾個月曾經轉錄過寇謐將之前談論「公民1985」的文章《來真的,還是偽設棋局?
看來現在又有一位資深媒體人要登出台灣的新聞體系了.......

特放上此文章,關注這片土地日益惡化的報導環境、倫理和態度,
也省思媒體工作者(或說在這個政治、商業體制中的守門人)這些年來的更迭。

--

2013-11-23

台北時報容不下寇謐將 

文/一心

寇謐將連續兩天在網誌上發表新文,一篇較為直接、一篇較為間接地解釋了他為
什麼要離開英文版《台北時報》。

在昨天那篇「Failing to connect the dots」,他指出:「台灣傳統的新聞媒體,
不負責任地忽略許多重要的故事,並且因此讓外國讀者無法看到更宏觀的畫面──
以及將至的風暴。」

「傳統媒體(外電新聞社,主流報紙,主要的新聞頻道)對公民社會的忽略或者
報導不足,已經將政府與人民切割,並造成了一個只能夠膚淺地向外國民眾或政
府解釋台灣情況的新聞環境,而外國政府又依賴這些媒體所提供的訊息,來制定
其對台政策。」

「這樣的問題,大概也存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那些被認為是『邊陲』的國家,然
而,中國強大的文宣機器殘酷地邊緣化台灣,毫無疑問地,讓問題更加複雜。而
事實上,台灣的確是一個民主國家,人權侵犯的狀況,相對沒有周遭其他地方那
麼嚴峻。」

「結果就是,想要了解台灣在地政治情況的學者或一般人,就必須轉而尋求非傳
統、非市場驅動、網路為主的媒體,以上這些,大概是台灣目前僅剩的調查性新
聞報導的堡壘了,但由於絕大部分都只有中文,非中文使用者,或者不論何種原
因將自己侷限在英文媒體的人,幾乎無法運用這個豐富而且通常更為即時的訊息
來源。」

他以中國海協會長陳德銘此行來台,將桃園航空城列入參訪行程的新聞報導為例,
台北時報、中央社、或其他傳統新聞媒體,都沒有盡到媒體責任,都沒有將線索
串聯起來、提供一個完整的圖像,使得華盛頓的台灣專家(很多位都以《台北時
報》為唯一消息來源),無法了解陳為何要拜訪桃園。

負責的媒體,應該會更大幅度地追蹤報導航空城倉促、且不符合標準程序的聽證
會,政府想要年底前辦完聽證、明年開始招標。負責的媒體,應該會更關注相關
抗爭、農陣新聞稿、老農的自殺,並且會指出,前副總統呂秀蓮被雇用為該計畫
顧問、已經開始尋求外資。

負責的媒體,應該會把近來日益增加的土地徵收案連結起來,指出政府只顧與開
發商和投資者聯手,完全不是站在人民這一方。就像服貿協議,政府說反服貿就
是反商。任何負責的媒體,都不可能忽略,自從去年行政法令通過後,中資已經
可以合法進入台灣的基礎建設工程了。

「這則新聞不但有國家安全的角度,在桃園,以及台灣的其他地方,成千上萬的
台灣人,正在面臨迫遷以及重新安置所帶來的錯亂與恐怖!」但因為主流媒體都
不負責任,讀者也就難以察覺到這樣的恐怖。

今天這篇「Exit stage: Leaving the ‘Taipei Times’」,他直接以自己離開英文
版《台北時報》為主題,他在《台北時報》工作的時間,佔了他在台八年的七年,
那裡,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家,也是在那裡,他獲得了很多發揮的機會,並累積了
一定的品牌,逐漸受到其他國際媒體的認可,開始刊登他的文章,對此,他表達
感謝。

然而,在過去一年來,他跟管理者之間,處得越來越糟,他們對於這份報紙應該
是什麼、未來如何發展,顯然有很大的歧見。另外,在過去十個月,他和頂頭上
司的關係,已經惡劣到他無法繼續做報導的工作了(他沒有寫出詳情,但是,有
興趣的人,可以讀他即將出版的新書 Officially Unofficial ),原因似乎是,他變
得太有名氣,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沒有安全感。他想要全天候在外跑新聞,他們
卻百般阻撓,只想把他鎖在辦公室。

他試著爭取但毫無進展,於是,決定離開。他說,此刻,沒有憤怒,沒有後悔,
只有解脫。

「我的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但是我不會消失,我將會尋找新的挑戰,同時,竭
盡所能把台灣引人入勝的故事,告訴全世界…。」

讀到這裡,我的眼眶泛著淚水,我看到一個熱愛土地與人群,從未忘記初衷、不
願妥協的媒體人。這些年,他的身影,出現在台灣島上每一個公民運動的重要里
程碑,他的文字和攝影,永遠忠實地記錄著這塊土地上,人們的淚水與汗水,希
望與失望。

感謝他,讓我們看見真實的台灣。





來源:http://tinyurl.com/m2porb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