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  

(圖片來源:https://goo.gl/L0qDiz

其實,用鄉民語言,意即傳說中的「廢文產生器」。

第一眼讀完還蠻有趣的,而重新反芻後,
某種程度上,對於經常閱覽評論、聆聽他人見解的唸書人,也頗值得警惕。

--

文/馬伯庸


法國文學教授 Pierre Bayard 在2007年寫了一本書,名字叫《怎樣談論一本你沒看過的書》,
內容如書名所見,是教你如何在和別人聊天時怎麼評價一本你從來沒讀過的名著。


在書裡,作者開宗明義地寫道:「談論一本沒看過的書並不丟人,也不必因此而焦慮或慚愧。
有些人知道怎麼從正面去理解這種行為,知道如何消除自己的負罪感……」用更簡單的中文翻
譯就是:「人是鐵,范兒是鋼,一天不裝憋得慌」 談論一本你沒看過的書,這話題聽來荒唐,
實際上很有現實意義。現在是一個效率與個性並存,人們一方面需要談論一些書來體現自己的
品味與格調,另外一方面又往往忙得沒時間去閱讀。 當你被邀請為一本既不熟悉作者也無暇閱
讀的書寫書評時;當在某次聚會中你心儀的女性向你問起一本你聞所未聞的書時;當你需要準
備一次有內涵的文化演說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時——這些尷尬的場合,往往需要一些技巧來擺
脫窘境。更重要的是,作為一位普通讀者,當你打開報紙或者雜誌看到一篇篇引經據典的文章
或聽一位朋友口若懸河地白乎時,需要一些技巧來準確分辨出對方是真的讀書破萬卷,還是裝
腔作勢。來自於正反兩方面的需求,促進了「談論沒讀過的書「的手法的日益成熟,並最終變
成一系列技巧。這些技巧廣泛見諸於各大雜誌、報紙、談話節目、文學沙龍和咖啡廳裡,等待
著有人把它們整理成冊,總結成行之有效的幾點規律,這便是這篇文字的誕生初衷。那麼,如
何談論一本你沒讀過的書呢?

第一招,也是最基本的手法,叫做避實就虛。如果這本書是和西藏相關,那麼用儘可能多的篇
幅來討論西藏文化本身;如果這本書的主題是西班牙美食,那麼簡要回顧一下伊比利亞半島歷
史是個不錯的選擇——儘管這與美食毫無瓜葛,卻總能顯出博學。通常的對話會這麼發生:
「你看過林清玄的《心的菩提》嗎?」「嗯,他這書有著濃郁的禪宗味道,你知道,禪宗是由
六祖慧能創立,這麼多年來,它在現代社會更顯出影響力。我記得慧能有一首偈子……」避實
就虛的風險在於,你必須第一時間判斷出這本書的主題。《孤獨六講》、《於丹評論語》之類
的書名淺顯易懂,容易判斷;但像《追風箏的人》、《1984》之類,很難光憑題目來想像主題,
更不要說猜測內容。

於是還會有第二招,談論文筆。一本書可能沒有情節、沒有角色,甚至沒有主題,但絕不會沒有
文筆,哪怕是《時間簡史》和《腓力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這種技巧的精髓在於,
不要涉及到任何細節,不要涉及到任何可能會露餡的說辭。比如這樣:「你說《我的名字叫紅》?
噢,是的,這本書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很優秀,但給我最大的觸動作者的文筆,那是一種粗獷和
精緻彼此蘊涵的奇妙風格。掩卷之餘,讓我感覺到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靈震顫,如風暴過後的大
海,異乎尋常的平靜。」  

你看,這一段話沒有體現出任何有效信息,也不能證明與《我的名字叫紅》有任何聯繫。「粗獷
和精緻彼此蘊涵」可以用來形容任何文筆,沒有人會知道發言者被震顫的到底是心靈還是心臟還
是心臟瓣膜——可你讀起來會覺得很美妙,有時候還可能覺得很信服。這麼同樣一段話,在不同
的場合能夠替換成不同的書名,可以當成萬金油來使用。這一點要向我國的足球解說員們致敬。
他們是學習的榜樣。比如我最喜歡的一段國內足球解說詞是這樣得:「他們的三線彼此銜接比較
好,因此進攻起來非常流暢,防守時也可以及時收縮。當然邊路也很重要,應該像重視中場一樣,
絕不能放棄。事實上在目前領先/平局/落後的局勢下,我想只要他們不急躁,就一定能夠取得
勝利。」

第三招,叫做挾洋自重。大量引用名人名言是個錦上添花的好主意。你不必真的讀過這些名人的
語錄,只要記住其中的一些名句,並在談論的時候保持從容淡漠就足夠了,就像是不經意間提起
自己的鄰居和朋友一樣。比如一位涉嫌學歷造假的經理人喜歡把比爾蓋茨掛在嘴邊,於是他的成
功故事讓人肅然起敬。如果實在不記得什麼名人名言也不要緊。也可以這麼說話:「記不得哪位
哲人曾經說過,人生就像是一鍋菠菜湯,太苦了。」既顯得有飄逸自然的文學性,又不會被人捉
住痛腳。還有一種混搭的技巧,把兩樣不相干的話題聯繫到一起,在遣詞造句上推陳出新,兩件
事越是不相干,混搭起來的效果越好。比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時間簡史》就像是一個物
理學家對《尤利西斯》的致敬,霍金以清晰的理科邏輯與冷漠客觀的大宇宙觀,庖丁解牛般地消
解了《尤利西斯》那隱藏在紛亂的思緒碎片後隱藏的內在張力。」或者 「《杜拉拉升職記》是一
款情感掃瞄軟體,它鞭辟入裡地掃瞄著人生硬碟,並把每一條壞道殘忍地撕裂開來,展示在你面
前。」聽眾往往會被這種比喻上的新奇感吸引,津津樂道,從而忘記他們原本的目的。不過這種
手藝需要擁有廣博的知識面和豐富的聯想能力,才能讓聽眾徹底迷失。到了這個境界,隻言片語,
皆可迷人,要等到了幾十年後回首往事時,聽眾才會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孫子其實什麼也沒說。
其他的一些小技巧還有不少,可惜空間有限,寫不下了,大家可以自行揣摩,反正萬變不離其宗,
一字記之曰裝。希望書評家們可以藉此擺脫尷尬,而讀者們也可通過這些技巧,破除對這些人的
敬畏之心,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




來源:http://weibo.com/p/1001603730380422282460?mod=zwenzha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ghome 的頭像
    twghome

    The Chosen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