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utterstock_101551237  

(圖片來源:http://goo.gl/Kb2jgp

2016-01-09

文/李笑來(羅輯思維)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生活中處處都是問題,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煩惱,就痛苦;
同樣的問題,別人解決不了,你能解決,那你就高人一等;別人都解決不了,只有你
能解決,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這麽說並不誇張,因為歷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質上來看其實都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

壹:有些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


有個很重要的概念,永存問題(Persistent Problems),指那些持續存在的,反覆
出現的,好像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

每個領域都有一些特有的「永存問題」。比如,教育行業,有一部分教育者永遠不合
格。這就是永存問題的特徵 —— 誰都可以識別這個問題的存在,可就是誰都沒辦法拿
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消滅這個問題。

    再比如,在股份激勵體系中,永遠做不到徹底的公平,先來後到就是比能力更重要……

    這個看起來不合理的,有時也確實非常不合理的問題,誰都解決不了。


    又比如,每一代人的出生,都是一次「野蠻人」對「文明」的入侵。

    我們必須在這些野蠻人長大成勢之前,用好的教育消滅那些可能的惡勢力(指思維中
    的惡勢力)。一代人的退步,需要許多代人承擔損失——這個問題反複出現,持續存
    在,誰都沒辦法徹底消滅這個問題,雖然整個人類一直在與這個問題抗爭。

對於永存問題,正確又簡單的方法論是:

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暫時)別去解決了罷。

這並不是說徹底放棄了,徹底不管了。這就好像人類為了文明建立了法制,並通過無數代
的努力不斷完善…… 可最終,法制也有缺陷,也引發了一系列更為難辦的永存問題。所以,
更準確的陳述應該是:

面對永存問題,盡力就好。

因為有些問題既然是永存問題,那麽它很難被解決,只能慢慢被改善,而這個時間需要很久,
常常並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絕大多數人能做的,只是添磚加瓦——當然,這一點點的
貢獻也確實非常可貴,所以,真的是盡力就好。


--

貳:有些問題是不用解決的


有些問題,看起來很重要,實際上卻沒那麽重要,把時間花在解決它們身上,實際上是浪費
的,效率低下的。

    在演藝行業裡,長相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啊,非常重要啊!可是,若是如此,那又如何
解釋葛優、黃渤、馮小剛(第一次當主角就讚譽爆棚)的大成?

    更細致深入的解釋是這樣的:

    總體來看,在演藝行業,長相確實非常重要,甚至說「顏值即正義」都不過份;但從每個
個體出發來看,即便顏值即正義,別說自己不是最帥的那個了,連自己不夠帥(甚至很醜)
都是只能接受的一個永存問題。

    所以,對個體來說,一旦自己已經進入演藝行業,長相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其
他方面,屢敗屢戰的勇氣,不斷進步的演技、深入思考快速學習的能力,等等……當然還有
一個同樣更重要的、「身外」的東西:運氣。

有個說法:「魔鬼在細節之中。」換個樸素的說法:細節很重要。

說實話,我並不反對這個建議,但我很少把它當回事兒 —— 更多情況下,我覺得「細節很
重要」是用來嚇唬那些沒做成過事兒甚至壓根就沒做過事兒的人的。

做過事兒就知道了,哪兒有細節上不出問題的情況?!無論多麽偉大的電影,都有穿幫鏡頭;
無論多麽偉大的作家,寫出來的手稿中都有這樣那樣的拼寫錯誤、語法錯誤;無論多麽偉大的
設計,落實成產品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 —— 誰的良品率都做不到 100%吧?

徹底的完美主義者都是脆弱的。

他們不懂「永存問題」這個概念的,他們離這世界的真相太遠,又不自知,於是腦子裡追求完
美,行動上永遠做不到,真的是壓力山大。

只不過,隨著能力和實力的提升,有更多機會、有富余的時間精力去關注更為細節的問題,因
此,大師們做事,在細節上比業餘愛好者更為精致。這是能力與實力提升的結果,不能反過來
看。雕琢細節本身並不能讓一個人自動成為大師,或者讓一個作品自動成為經典——因為最重
要的東西沒做好,細節再好也沒用。

主次不分,是絕大多數人的永存問題。

有些問題不用解決,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問題被解決之前解決。

--

叁:有些問題可能會自動消失


有些問題就和感冒一樣,只是身體的一時問題,我們自身的免疫能力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將其
消滅。

用不著吃藥,用不著打吊瓶——頂多,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覺就行了。

有一點問題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質上只是天真。誤以為這世界有什麽沒問題的事物存在。

世界上的每個人,幾十億個體,都是有問題的 —— 即便現在沒有疾病,未來疾病的基因出生的
時候就在體內…… 這個事實很「治愈系」吧?而且,這些有問題的個體,每天都會遇到這樣那樣
的問題,不是嗎?那憑什麽你就不會遇到問題,憑什麽你就能度過完美的一生?開玩笑!


    比如,大多數情況下,家庭成員對財務的焦慮,就是一種「感冒」。

    若是家庭成員都在努力,都在進步,那麽就相當於整個家庭「免疫力」足夠強。過段時間,
「感冒」就痊愈了。由此來看,大多財務焦慮引起的家庭爭吵,通常是不必要的。

    再比如,創業公司人員流動大,也是一種「感冒」。

    若是一個創業公司發展迅猛,人員流動大又如何?若是一個創業公司發展極為迅猛,誰捨得
離開啊?忙都忙不過來呢,哪兒有功夫各自勾心鬥角?

    一般來說,公司內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於發展不夠快,或者發展放緩造成的。

    夠快地發展,持續地發展,相當於免疫力,大多數問題只不過是感冒,甚至不需要治療。

--

肆:有些問題是自己造成的


寫的文章多了,讀者的提問就越來越好玩,比如:

    娶了一個不講理的老婆怎麽辦?

唉,誰讓你當初認為「有講道理的基本素質」並非最重要的問題來著呢?誰讓你當初認為
其他的問題更重要來著呢?或許是長相?或許是身材?或許是學歷?或許是家庭背景?或
許是別的什麽?

有些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含淚吧。(Live with it)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本來並不困難的事情,但起點上偷懶了,起點上不紮實,後面才變得
困難起來,問題不斷,直至寸步難行。

很多人問我,零基礎如何開始學英語…… 我很難回答,因為我知道,大多數人根本不是零基
礎,而是負基礎 。絕大多數人的母語是不過關的——

    文章邏輯複雜一點,就各種淩亂,讀不懂;

    文章篇幅稍微長一點,就根本沒耐心看完;

    自己從來寫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看別人寫的文章不服氣,卻無法做到有理有據地反駁重點……

基礎很重要!

這麽樸素、簡單、有效的建議,絕大多數人這一生都沒聽進去過 —— 然後,最令人啼笑皆非
的是,一生都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卻又從不自知。

--

伍:有些問題是其他人的問題


有些問題,並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意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在意識到的那一瞬間,就等於放下來了一個巨大的負擔,擺脫了一個
沈重的枷鎖。

比如,不被理解…… 這是個大問題,有人甚至高喊「理解萬歲」。可實際上,在你確認自己
是正確的情況下,這並不是你自己的問題,這是其他人的問題啊!

大多數人都是錯的,還有什麽比這個更正常的事兒嗎?這是歷史已經反覆證明的,那些尚未
被證明的,歷史終將證明……

這些年來,我腦子裡有太多「不一樣」的觀念:

    時間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時間的意願和煉丹求長生沒啥太大區別。

    與其控制情緒,不如繼續求知,學識才決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質。

    外語發音不好,說不流利又怎樣?我使用外語的最大用途是閱讀。

    想要學什麽,我就去教什麽,反正我學得快,至少比大多數人的學習經驗更多一些,學習
時間更長一些。

    誰說不能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我跑步的時候還聽音樂呢,我走路的時候還聽電子書呢,我
甚至在寫文章的時候也同時看電影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業的,不是限制我個人的,誰說過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時候效率並不重要,長期努力更重要。

    ……

不一樣的觀念,導致不一樣的行動,導致我長期很難「合群」。但這不是我的問題啊!這明明
是他們的問題啊,不是嗎?

互聯網幫我解決了這個心理負擔。我長期在網上寫作,總是可以得到一些反饋,讓我體會「嗯,
我確實並不孤獨」…… 我就這樣挺過來了。

有人在網上威脅我的人身安全。我老婆問我,這是不是很麻煩?

我說,不麻煩,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在網上過過嘴癮,打打嘴炮,真的跟我沒關係。
若是他親自找上來,那時候才是我的問題。可我也是鍛煉的人,到時候,對方可能會發現那還是
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

陸:有些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


這一點上,中國的文化比較落後,「只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根深蒂固的普遍
共識。這很討厭,最終的結果就是「家家戶戶都有陳年瓦上霜」……

    養魚的,以為自己從此再也不吃魚就可以了,反正賺了錢可以買別的吃;

    養蟹的,以為自己從此再也不吃蟹就可以了,反正賺了錢可以買別的吃;

    養雞的,以為自己從此再也不吃雞就可以了,反正賺了錢可以買別的吃;

    養豬的,以為自己從此再也不吃豬就可以了,反正賺了錢可以買別的吃;

    養牛的、養羊的、養蝦的、養鴨的……

    最終,其實無論花錢買什麽,都是養的人堅決不吃的東西……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就是現狀。

最可怕的是,壞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自己不吱聲,希望有人替自己出頭,卻又完全不知道
「替天行道」實際上是成本很高、風險很大的活動……

別人家的孩子被拐賣了,覺得跟自己沒關係。到最後自己家孩子也丟了,就開始怪別人沒有同情
心,沒有社會責任感,完全忘了自己過去的選擇,這……多少有點活該吧?

--

柒:大多數問題需要特定的人解決
                

歷史書看多了,就明白了,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就是那麽一瞬間。

在漫長的時間軸裡,只有些許個重要的瞬間。在那些瞬間裡,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就在那裡,
於是他們成了關鍵。

雖然很多人都足夠努力,但在那個特殊的時間點上,在那一瞬間,恰好已經有能力做那事兒的人,
又恰好站在那裡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壓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麽多看似簡單、貌似早就應該
被解決的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

反思自己年輕的時候,少不經事,於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情緒在自己其實壓根就無法解決的
問題上,也把很多時間精力和情緒寄托在他人身上,以為他們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甚至錯誤地把
責任橫加在他們頭上,想想也真是不應該。

正確的方法論可能是這樣:

    一方面,專注於自己的進步,讓自己成為能解決更多問題、更大問題的人;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都給解決了。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那些可能解決很大問題的人。

    但必須牢記,解決那些問題,可能並不是此人的責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運氣。

很多的時候,就是這樣,所謂的「平和」只不過是認真思考的結果。



--


(羅振宇回應)

大學畢業之前,中國人都是在「考試」中參與社會競爭的。

這意味著——「問題」和「目標」都是他人強加的。

所有的能力,都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定義問題的能力。

所以,中國人「入世」第一課就是要學會重新定義問題——

1.無法解決的問題。
2.不用解決的問題。
3.事緩則圓的問題。
4.應該承當的問題。
5.與己無關的問題。
6.適當介入的問題。
7.必須求助的問題。





來源:https://goo.gl/r5t75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ghome 的頭像
    twghome

    The Chosen

    twg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