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會觀測 (139)
- Oct 06 Tue 2009 09:10
[轉錄] 沒有人知道:台北鄉民
- Sep 19 Sat 2009 07:39
[轉錄] 誰能停止社會記憶的戰爭?
文/胡晴舫(文化評論者)
扁案迄今儼然一場公開的社會儀式。
誠然,陳水扁是第一位中華民國卸任元首遭貪汙起訴,具歷史指標,但在一個
正常的現代法治社會,司法審理強調低調理性。一場審判若透過媒體與判決書文字
過度激情演出,看起來不像伸張社會正義,卻更像在「表演」社會正義。
- Sep 15 Tue 2009 07:51
[宋記] 中經訪談:對話宋鴻兵
(影像來源:中國經濟網)
- Aug 07 Fri 2009 09:12
[轉錄] 從「搞軌」查驗「無能民主」
捷運、高鐵、台鐵… 搞什麼軌?
【聯合報╱陳敦基/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台北市)】
2009.08.07 04:15 am
最近兩個月自從內湖線捷運系統通車以來,斷斷續續出現各式各樣的狀況之後,高鐵、
台鐵似乎也不願瞠乎其後,紛紛曝露各種營運問題,或發生人為意外事故,國內軌道運
輸系統好像得了夏季瘟疫一般,所幸這些狀況未致釀成重大安全事故。不過我們仍要問
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們之間是否有所關聯?主管單位到底誰應該對此負責?
- Jun 18 Thu 2009 08:04
[宋記] 第二波金融海嘯推演
發文時間:2009-06-04
文/宋鴻兵(2006,《貨幣戰爭》作者)
我認為,第二波金融海嘯的到來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正在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只是全面債務危機的引爆期,美國債務高企這一結構性
矛盾即將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場危機的演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Apr 03 Fri 2009 06:46
[轉錄] 天真的學生與犬儒者
(影像來源:TK)
本文寫得很好,難得有一篇對「鄉民式言語」的正面迎擊。
網路的匿名性使人放肆又大膽,
說穿了,這樣的媒介體系,正好反應出一個人的素養與是否尊重彼此。
(這是在你「發言」時,並沒有「預期」真的有人知道你的「真實姓名」的前提下)
喜好在「眾人皆不識我」的環境下,
用文字挑釁的人,其實正反應出自己的懦弱與自卑性格。
傷害他人不等於自身清高。
而是顯露出自己有多麼恐懼與不足。
- Jan 29 Thu 2009 21:36
[轉錄] 真小人與偽君子
第一次看完這篇文章,是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後記附註的文章。
這篇的原文很長,分成四大部份,我只節錄了兩個部份,
我也把來源附上,內容都很精彩,大家想看完也可以連過去看。
他從對於作品,一個閱聽者的回應心態與基本素養,
談到了他回應讀者「老牛」一些他的歷史觀。
內容談到善惡與真偽的辯證、思考,頗為豐富,值得與各位分享閱讀。
- Jan 18 Sun 2009 10:56
[轉錄] 憤怒拳頭握緊的都是羞怯的眼淚
文/Jon
你可以跟隨螢光幕的聲光活動來閱讀這個國家,你可以
在四方的平面箱子裡任憑他們裁剪、拼湊、渲染成你以
為你要但其實是他們要你喜歡的樣子。你可以拿著遙控
器當一晚客廳的主人,讓怨怒和煞有介事的探討聲潑灑
在你的家庭。
- Aug 05 Tue 2008 23:38
[轉錄] 誰在表演親密? ◎藍佩嘉
誰在表演親密?
2008-08-01 中國時報
【藍佩嘉】
最近媒體大幅報導了兩場名人婚禮。富賈與明星的戀愛軼事,
一直是媒體追逐的焦點。偷窺的狗仔,試圖捕捉雙方在肢體、眼神
交接之際,隱約透露的曖昧情愫。關係公開化的伴侶,在攝影機與
記者的直視下,更需要用「十指緊扣」、「深情相望」等肢體語言
,具體地向大眾宣示:我們的戀人關係沒有因為先前的外遇傳聞而
受到影響,或者,跨越年齡與階級鴻溝的婚姻,不是誘於青春或財
富,而是為了愛。
- Apr 02 Wed 2008 14:29
[轉錄] 慶幸,而不會後悔。雖然累了
彷彿好多這個島國過往的愛恨情仇,
如水一般流動,埋葬在時間的興衰之中。
※ [本文轉錄自 camduck 看板]
作者: camduck (camduck) 看板: camduck
時間: Sun Mar 23 21:01:46 2008
選前那夜,一種奇怪的預感驅使著我寫下長長的信
面朝自己,使用「靈魂」這般字眼並未誇大
因為人最終必須和自己誠實對話
即使是政治這種看起來不太personal的事
- Feb 10 Sun 2008 10:21
[轉錄] 李家同教授和凱文卡特的生與死
看完這篇文章和下面一位板友的觀後留言,讓我面對這整起事件,非常有感觸,
這一整篇文章,值得我們好好閱讀,重新省察,我們到底在用什麼態度檢視自己看待事情的觀點。
是否,我們的愚昧,殺了人?
包括那群要伸手救援的人?
- Jan 31 Thu 2008 19:08
[閒聊] 我們認知的死胡同
在我的觀念中,「會搭衣服」、「會穿衣服」,
永遠先於購買名牌的貴重衣服或配件。
我覺得一個男生或是女應該要找適合自己的穿衣風格,
而不是聽設計師說今年流行的是什麼顏色,
或是現在沒有什麼就太遜了而跑去買、穿。
並不認為這些外在盲從代表什麼,
頂多,只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呈現和意思表示。
- Oct 25 Thu 2007 13:45
[剪報] 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
先正視台灣內部的聯合國
文/藍佩嘉
上月中,我參加了由「沒錢沒身分」行動聯盟發起的
反對婚姻移民入籍財力限制的遊行。抗議所在的內政部與
移民署,都高掛了「UN for Taiwan」的醒目旗幟,其下是
一字排開的、面無表情的警察,隔離著一群群來自台灣各
地的東南亞與大陸配偶、台灣家人及支持群眾。
- Oct 19 Fri 2007 09:22
[剪報] 藍綠都不願面對的真相
中國時報 2007.10.17
藍綠都不願面對的真相
文/沈富雄
謝長廷出關後,立即以「公投入聯」出招,邀請馬英九進行辯論,
馬英九雖以「笨蛋,問題在經濟」虛應,但這一場老戲碼的統獨口
水戰,顯然不會就此休兵。統獨議題係攸關台灣命脈之大是大非,
原可藉由四年一次的大選愈辯愈明。問題是主導大選議題的兩個政
黨,不是畫地自限,就是暴虎馮河。
- Jun 04 Mon 2007 08:02
[轉錄] 不可承受之輕
不可承受之輕
聯合報/王正方 2007.05.14 01:42 am
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壓垮了趙承熙,這個「輕」是別人對他的輕蔑、輕忽、輕心。
流光十五年是一段漫長的路程,匆匆過往的同行者何必如此自私、吝嗇?多給路上朋友一
點微笑、關懷、協助和鼓勵,一場血案或許可以避免,冷漠是最可怕的殺手……
- Apr 19 Thu 2007 10:08
[新聞] 校園血案 改變擁槍文化?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蔡繼光/綜合報導】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十六日爆發美國有史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槍擊案,有識之士可能有意趁機
再抬出槍枝管制議題,但截至目前為止,美國政界人士客似乎並不急於重調這個老調。倒
是外國政府與輿論對美國的擁槍文化,一片撻伐之聲。
- Apr 11 Wed 2007 23:46
[轉錄] 黃老師厚銘給大家的信
之前在政大社會的一位傑出教授,現在於國外進修。
本文雖然是寫給政大社會,但是我覺得不論是誰都值得一看。
- Nov 06 Mon 2006 17:41
[轉錄] 透明的安息日
陳青天悄然地走了。
好不好,世界已經太吵了,
在看這篇文章的以前,能不能空出一個時間,
讓我們想一想:選舉、媒體、發言、生存,
這一切的一切,我們究竟要的是什麼?
身為一個人類,一無所有的人類,他的吶喊是什麼?
一場場永不間斷的仇恨?
一次次僅止於感人肺腑的演說?
看看世界,想想自己。
- Jun 22 Thu 2006 19:50
[分享] 總統的牧師
我在自由時報看到這篇文章,
覺得其中有許多值得人們自我省思和檢視的生命元素,
特別一個一個字打上來與各位板友分享。
更希望你們分享自己從中的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