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曉清
(2008/12/18)
在要開始寫這一段文字的此刻,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因為
時光是如此不留情面地一直往前走,回頭看一路走來的痕
跡,告訴自己雖然過程辛苦,還是要盡量向前看。只是即便
如此,仍有一些事情是非留下痕跡不可的,因為那集合了太
多人的心力才得以完成,比方說本書就是一例。
文/陶曉清
(2008/12/18)
在要開始寫這一段文字的此刻,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因為
時光是如此不留情面地一直往前走,回頭看一路走來的痕
跡,告訴自己雖然過程辛苦,還是要盡量向前看。只是即便
如此,仍有一些事情是非留下痕跡不可的,因為那集合了太
多人的心力才得以完成,比方說本書就是一例。
(圖片來源:https://goo.gl/MCgWW8)
文/鄧惠文(現職精神科醫師)
不只一次了,男性讀者留言:「男人也有很多煩惱」「男人壓力也很大」「偶爾也該寫寫男人
的心事」「既然男人是女人煩惱的根源,多談男人的想法才能解決問題」。
談《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誕生始末
文◎馬世芳
我的母親陶曉清是資深廣播人,打從一九七O年代便是美國權威
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的訂戶。父母臥室的床頭和
地上,常常攤著他們讀到一半的書。父親亮軒那邊是雜文、小說、
古籍;母親這邊,枕頭底下便經常壓著一本《滾石》。我自己是
到上了中學,認真聽起搖滾,才慢慢感覺《滾石》的厲害。儘管
以我當時的英文程度和音樂知識,大多文章只能半讀半猜,卻也
很長了不少見識。
文/TK
一個劃時代的句點,留下了「百大」,是如此不容易的過程。
這讓我想起伍佰有一次身為頒獎人,
在金曲獎頒獎典禮,最後一個大獎「最佳專輯」,
有了這麼一段讓我至今仍畫面猶新的表示。
(影像來源:ESPN、Daylife)
本文轉錄自ptt NBA板。
原文取材於ESPN Weekend Dime 的 Nash 專訪,原作者為 Marc Stein。
--
我是Steve Nash,是NBA費尼克斯太陽隊的球員。2009年
2月7日,我度過了自己的35歲生日。
(影像來源:Zaobao,此為西瓜雕刻作品─血盆大口。沒錯,這是真的西瓜!)
很多人喜歡用嘴巴論戰,尤其是網路上。
而且經常只要匿名丟出一句負面的批判話語,
又可以藏回去黑幕後方,自顧自地生活,然後享受四處的砲灰和硝煙。
(實在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心態)
我想距離新專輯的完成應該已經非常近了。
這次日記寫了好多錄音的甘苦談,
真是讓我們這群進過錄音室或是Home studio,
也同時拿起樂器一次一次想錄進好音樂的人,看了真的很有感觸。
這是一篇老少咸宜的文章,
誠懇專業,卻又使用很普及的字眼,值得一讀。
第一次看完這篇文章,是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後記附註的文章。
這篇的原文很長,分成四大部份,我只節錄了兩個部份,
我也把來源附上,內容都很精彩,大家想看完也可以連過去看。
他從對於作品,一個閱聽者的回應心態與基本素養,
談到了他回應讀者「老牛」一些他的歷史觀。
內容談到善惡與真偽的辯證、思考,頗為豐富,值得與各位分享閱讀。
無意間在朋友的轉寄信中,
忽然看到的一個句子,覺得很美,就節錄了一小段。
--
常常我們認為,會跟一個人吵架一定是跟他感情不好,其實不然。
我們最容易跟家人吵架,最常跟情人吵架,最會跟好朋友吵架。
(影像來源:Barnes & Noble)
Alonzo Mourning 的新書出來了。
我翻譯了一篇外電,
也順便將 Zo 接受專訪的文章與一些短片做了整理,願與大家一起分享。
當他的球衣高掛在球場中央時,願他充滿艱辛與戰勝逆境的故事,
也能像他的球場英姿被眾人深深記得。
Though he retired, he'll always be our warrior.
我看到一位板友(Andylove35)談基督信仰。
在此節錄一小段好美的形容。
文/Jon
你可以跟隨螢光幕的聲光活動來閱讀這個國家,你可以
在四方的平面箱子裡任憑他們裁剪、拼湊、渲染成你以
為你要但其實是他們要你喜歡的樣子。你可以拿著遙控
器當一晚客廳的主人,讓怨怒和煞有介事的探討聲潑灑
在你的家庭。
的確,我覺得只有真正明白「我服事是為了什麼的」,
還有「神希望我從服事中學習什麼」的人,
他才能真的在主的同在中成長、茁壯。
(並且發現自己的「才能」─ 這個是越磨越強的美好禮物)
對心態健康的人,有主同在的服事,
真的是件很美好,也很享受的事情。
祝福各位都找到自己該努力的方向。
(影像來源:TK)
我是羊,也是牧者。
(「牧者」,也就是「領袖」,或是「應該要成為領袖」的人)
最近好幾次靈修,我一直重複看著這篇經文,反覆思索。
裡面的每個字彷彿都是對這個世代的牧人和羊群說話。
牧人的責任,就是將羊群帶回神的面前。
我的現代中譯本,上面,這篇的標題這麼寫著:「譴責失職的牧者」
(影像來源:Yahoo Sports)
有一群人不斷在用各種方式證明:
「他們,真的很想贏球」,並且,他們願意一再努力。
(影像編輯者:TK、影像來源:blog.masslive.com, Dime, Getty Images)
--
(轉錄自 ptt Celtics)
The Truth Revealed
Author:S.L. PRICE
(ptt全文翻譯者:bri,另外感謝板友SexyCassell提供雜誌封面圖片)
勝利還依舊重要嗎?當運動被認為是娛樂更勝於競爭;當球季和季
後賽延續的這麼長,如此赤裸地是為了營收,休賽期短的像一個禮
拜;當球員賺了如此多錢,以致於一場輸球,一季或兩季或三季輸
球,一點都不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贏得一座冠軍還可能有同
樣的力量嗎?當你走進一座像是波士頓TD Banknorth花園的運動殿
堂時,這是你無可避免地會思考的。當休息室舖上了絨布地毯,
104 個豪華包廂充滿了低語的侍者,像是藝術品的高畫質得分板,
它不像舊的花園,聞起來有著尿味、煙味或你爺爺的鞋。每個細節
都宣告了它高科技的價值;你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思考著:那一定是
砸了一大筆錢。它聞起來充滿錢味。
特別是今天,2008年球季的開幕戰。再過幾分鐘他們就要頒發冠軍
戒指,掛上塞爾蒂克的第十七面冠軍錦旗,但是……
(影像來源:TK)
I asked God to take away my habit.
我求神把我的惡習拿掉。
God said, No.
神說:不。
It is not for me to take away,
but for you to give it up.
不該是我去「拿掉」,該是你去「捨掉」。
文/黃執中
--
妻罵「一無是處」訴離 夫同意反挨罵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屏東縣報導 2008-11-18)
四十多歲陳姓婦人以丈夫「一無是處」為由,訴請離婚,法院昨天開庭前進行調解,婦人
連罵半個多小時,調解委員問男方願不願離婚?他點頭如搗蒜「當然同意」,未料婦人大罵
「你這個死沒良心的,我只是要嚇嚇你」,強拉丈夫離開,留下錯愕的調解人員。
原文標題: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Authored by Andrew Perna RealGM.com
ptt翻譯作者:bri (本文轉錄自ptt NBA板)
如果你看看任何一本介紹經濟學的教科書,翻到索引頁你可能會發現
一個相當技術性的,有關「邊際報酬遞減定律」的定義。
也許會像是哥倫比亞百科全書所寫的解釋:「邊際報酬遞減定律在經
濟學的定義是,當所有其他因素沒有改變,只有一個產品因素增加
時,在超過一個時點後,總體的報酬會相對減少」。
(影像來源:Brad Paisley 官方網站)
當代鄉村樂風的吉他翹楚 ─ Brad Paisley,
這位深深被耶穌的愛所吸引的 guitar monster,
曾經說了一段讓我很有感受的話。
我想,這正是每一個吉他手這一生最美的禮物吧。
向各位介紹一下一位美國的喜劇演員─Michael Winslow。
(下面我會放他的影音,讓各位大呼過癮)
說實話,以我一個從1990年代初期,就在自行研發、玩樂並沉浸於 Beat-Box(口技) 的人,
現在這個資源共享的時代 (尤其是網路分享的科技日新月異),
真是已經讓會玩 Beat-Box 的人,一點都不稀罕了。
◎亮軒筆記
信不信由你,有的男人寧願他愛的女人不要那麼漂亮,如果那個女人以為他要的就是她的漂亮的話。
漂亮讓許多的女人得到讚美,也讓許多女人受了極大的痛苦,但是,女人的漂亮,其實也會傷害到男
人的。在她們疑惑男人是不是真的愛她們的時候,這樣的傷害也就隱然的形成了。自信自己很漂亮的
女人就天生的不會太相信男人,她們常常想到的問題就是:他到底愛的是我呢?還是我的漂亮?一個
男人要怎麼去證明他真正愛的就是這個女人而不僅僅是她的漂亮?這可比要把氫和氧從水中分解開來
還麻煩。
(本文收錄於第十二期犢報)
文/TK
去年某天,我與幾位友人同桌聊天。其中一位女性跟我們談到她的
感情問題。我們靜靜聆聽,沒有太多的發言,而我透過她對事件的
詮釋,也漸漸發現到這整個問題的「核心」。我找了個時機自然地
讓她停頓,便隨口問她:「嘿!之前的討論我們就先暫停一下吧!
我蠻想聽你自己聊聊─呃,你覺得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呢?」她對
我的問題感到不可思議。後來她的回答,其中一句讓我印象最為深
刻。她說:「其實,我知道我是個非常討厭自己的人。」我想,我
們或許找到一些關鍵點了。
巧合在網路上看到這篇報導,這雖然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我相信,當時下面一定也有一些學生群起表示:
「傳院罔顧我們學生的權利!」、「有這麼嚴重嗎?」
我深知,任何時代都有這樣的「反對與嘲諷勢力」。
(尤其是完全「去脈絡」的言論,台灣的社會從來不缺乏)
今天,我只想說,我以身為政大傳院一份子為榮。
我真的為這群勇敢的教授感到極深的驕傲。
仔細想想,李敖的這些發言未嘗不能成立。
他好幾年前就把這些話寫在書上了,
現在拿出來,卻依然讓人有深深的感觸。
歷史學家 Paul Johnson 的《所謂的知識份子》(Intellectuals)。
想一想,欲完成本書,並且進行出版,需要莫大的勇氣、毅力。
但是深問一句:「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作者的心態是什麼?他希望讀者的心態,又是些什麼?
(影像來源:Yahoo sports)
翻譯ptt作者:wunai (無奈小袋鼠)
Chauncey Billups talks candidly about trade, Flip
(槍蜥談了談關於交易和老桑)
克里夫蘭報訊--槍蜥和Rip在夏洛特Hilton City Center槍蜥的房間裡又哭又笑。
活塞用槍蜥跟金塊交易來了AI,
Rip和小王子在槍蜥缺席的投籃練習上聽到了這個消息。
他們跑回旅館用力敲著槍蜥的房門。
文/焦雄屏
《海角七號》證明了台灣本土市場有四億台幣的潛質,
打破了《色.戒》,打破了《功夫》,也打破了《侏儸
紀公園》。多少年來,大家都在說,電影只有受本土觀
眾歡迎才有意義,《海角七號》的熱潮對那些自詡寧可
為國外觀眾拍片的創作者無疑是當頭棒喝!
然而,台灣近七十年影史也只出了一部《海角七號》,
我們能只靠台灣市場生存嗎?
(影像來源:立群的部落格)
其實我覺得要成為一個體育主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平時不太敢「批評」任何轉播比賽的主播,
因為我認為如果是我去報導,那肯定更是醜態百出。
記憶拼圖(Memento)其實在2000年就已經完成上映,
由於後來口碑太好,台灣的觀影人,才有機會在近幾年一睹它的風采。
我在台灣時也不例外,於出租店借了一片回家看。
當時我只覺得手法很酷,但是並沒有像網路上的人說得這麼「讚嘆至極」。
我一直有點懷疑,我看的是不是跟「全球」的人不太一樣。
為了證實我的懷疑是否正確,
我昨天在NTU的高級圖書館選擇再看一次時,
竟然發現,台灣版的「記憶拼圖」DVD真的有極大的問題!!!!!
(而且這個錯誤很大,大到非常可笑!!!XDDDDDDD)
這是一個女生親自寫的,我不認識她,但是覺得她真的好勇敢。
知道最近有些朋友在感情與相處上有困難,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你們一些想法和學習。
這真的是一篇真誠又動人的好文章。
願神祝福各位,也願祂更多祝福這位勇敢的女孩。
(影像來源:Yahoo sports)
我在交易完成的第一時間正好在國外網站即時新聞看到這則消息。
當時後來腦中想了一些東西,
包括猜測了許多Joe Dumars的盤算和對於Pistons整體的未來計畫。
沒想到接著在論壇與許多地方發現:看衰Iverson的族群真的很多。
文/TK
前一段時間答應了一些剛開始接觸吉他專輯的朋友們,
找時間介紹他們一些不錯的吉他手,在部落格寫相關文章。
當時我記得我這麼回話:
「不錯的吉他手很多,啊這樣你是要我怎麼辦?(苦笑)」
其中一個人說:
「這樣好了,如果我們縮小空間,
你只需要向我介紹『一位』(當代吉他手),你會向我介紹誰呢?」
我當時內心就有了答案。(此為本篇的主題人物)
(本文收錄於第十一期犢報)
文/TK
Langston Hughes說過:「延遲的夢想就如同曝曬在
烈日下的葡萄,終究會乾枯。」但,倘若停止坐視,站起來
面對夢想,是否有機會獲得上帝擁抱的甘霖?
對於「某某某的接班人」這種名號,我一向沒有多大興趣。
從職業運動、音樂,到所有領域,
我對於媒體這種「劣質習慣」頗不以為然。
甚至可以說,我對於這類「唯表面是從」的媒體現象,
完全沒有任何隨之起舞的激情,反而是非常感冒,也非常冷漠。
音樂人方大同前些日子,在面對專訪時說的一段話,
真是讓我痛快,在電腦前站起來驕傲地為他掌聲鼓勵。
(影像來源:TK @Genting, Malaysia)
這篇針對網友發的問題,動筆寫回應文章的作者─cool,是來自南加大的熱心校友。
我對裡面的一些標點符號、錯別字與斷句進行了些許編輯,
希望可以讓通篇文章順暢、輕易閱讀。
這篇寫得很用心的好文章或許會對你當頭棒喝。
太平洋的另一端,有些人是這樣念大學,是這樣面對自己的生命的。
我們自己呢?
08/17/2008
學士vs.碩士vs.博士
文/鄭陸霖
很久沒寫這個blog了,今天在網路上碰到在千葉大的Denny,聊了
一下最近觀察某學界的聯想,之後有種念頭想回來這裡寫點東西,
內容跟聊天的主題沒有直接關係。看了一下上一篇,哇,已經都8個
多月了,真的假的!其實,我本來一直想要整個關掉算了,留到現在
大約還有一點不甘心吧,之前有個留言好像用到defy,我一直想是
不是那種心情,好像說對了。Anyhow,我從這一則開始再寫起,盡
量寫短,像打草稿一樣寫,像寫學術遺書一樣寫,哈。不說廢話,
免得又寫不成。
很久很久以前,我在社會學界的newsletter上看到一位得了碩士論
文獎的學生感想,他提問,到底學術社群要怎樣的「碩士」,要怎樣
的「博士」?他說從來沒有人跟他講,他也一直不知道答案。我那時
一直就在想這年輕人的這問題,發覺後來的newsletter也沒有人給
他回應,不管有沒有人回答,我希望他已經暫時找到可以填空的答案。
對於剛踏入社會的人很有助益的一篇表格整理喔。
--
另外附註一下,這個是台灣行情,
如果舉辦的地點是大城市(如:台北市),成本會更高,
你需要預備的,最好再比這邊寫的金額多上一至兩成比較保險,不失禮。
(千萬別去爽吃完,結果讓婚禮方賠錢,這是很嚴重的罪過啊!!)
作者: egg7212 (egg) 看板: (某隱形看板) (Excel 製表:TK)
聽過數次孫中興教授本人的演講,真的是非常有趣的一位教授。
也蠻想上他未來開的「笑話社會學」的,
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去旁聽。
原來這位也是個藏書量極為可觀的教授。
愛情,這的確是一門好課,
所謂必修,應該不是非得談它個一場不可。
反之,是帶著一種成熟的責任感和願意的對方一起學習。
竟然看到有教人怎麼把字「寫好」的部落格!
所謂網路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啊!
我覺得裡面的資訊和圖片都非常受用,
反觀我周圍一堆人寫字的姿勢奇形怪狀.......
真的蠻需要這個網站的老師救一下的.....
(圖片來源:Tribune)
電影 "Glory Road" (光榮之路) 所講的焦點人物─Don Haskins,
我記得是2006年的電影,雖然觀眾看了可能會覺得很「公式化」,
但是這是真實事情,事發的當下事非常轟動的。
發現一個人之所以偉大的瞬間時刻,是非常讓人欽佩與崇敬的。
他在私底下一向是個安靜的教頭,
執教風格惟才是用,不喜歡鎂光燈,私下生活低調內斂,
這個創舉,也讓現在運動界的黑人運動員真正出了一口氣。
願神祝福他與他的家人,把這麼美好的運動帶給世界。
--
打破種族歧視的NCAA傳奇教頭哈斯金斯辭世。資料照/Getty Images提供
特約記者趙怡安/綜合報導
電影《光榮之路》的故事主人翁哈斯金斯(Don Haskins),於周日在家中辭世,
不過他打破傳統、大膽任用黑人球員的故事,至今仍發人深省。
我最近在 YouTube 上面找一些投籃教學的影片,
主要是由於自己想修正一些出手姿勢的爭議,
想說看看職業球員怎麼說,
後來竟然被我發現了這個好東西。
綽號「手槍」的 Pete Maravich 真的是個傳奇,
大學時代每場平均得分40分以上先不用說,
上了場那種街頭式的傳球,完全是觀眾的激情製造者。
雖然他英年早逝,而他對籃球的熱情,
很多時候依然深深感動著我。
(聽說他睡覺前都會持續籃球手感的練習...XD)
把這些連結貼出來,
跟各位想要增進籃球技術的朋友們分享。
我找到了上篇文章提到的這篇報導,我想,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本報對這幾篇報導加以摘錄整理,讓讀者瞭解外人對新加坡制度與政府的觀察。
|
《聯合早報》(編輯:蘇亞華)
臺灣雜誌《天下》報導新加坡——看見新加坡 (2008-09-07) 他們比臺灣國民所得高一倍,但政府和人民仍懷著高度危機感。 面積人口比臺灣更少,全球化影響更劇,但他們穩步向前,要做亞洲新門戶, |
在 Youtube 上面找東西,意外發現這個小男孩─Sungha Jung。
他應該是個韓國人 (純粹靠直覺推測,不知道是不是)
他的好多檔案點進去看都蠻恐怖的。
下面附上連結。